宫颈环形电切术临床应用并发症预防论文_腾利秀 许芳

宫颈环形电切术临床应用并发症预防论文_腾利秀 许芳

腾利秀 许芳(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第二人民医院 134300)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中宫颈环形电切除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预防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 年至今接诊治疗的实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探讨研究。结论:通过对患者情况的分析探讨,了解LEEP 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并发症;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73-01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广泛用于治疗包括CIN在内的女性下生殖道所有癌前期病变,是大面积多部位的生殖器湿疣、各种赘生物切除的主要手段。其成功率高达90%,损伤小、恢复快。近年来,因术者缺乏系统严格的训练或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滥用leep术、盲目扩大手术适应症尤其是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导致leep手术并发症发生且发生率逐年增加。现就我院于2001年开展leep术,回顾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结果如下。

1.LEEP 并发症原因分析1.1 出血术中出血多为血管丰富、止血不彻底或术野暴露不充分造成。

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5-12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LEEP术后1-2周内通常出现黄色、棕色或黑色阴道分泌物,大多无创面出血,约1周后多数患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系宫颈痂皮脱落,创面底部毛细血管破裂的渗血,持续2-7天,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创面一般1月内愈合【2】。

·诊断标准一般认为,排除月经来潮后出现以下情况视为异常出血:(1)术后出现多余或类似月经量的阴道出血,常发生在术后4-6天内;(2)术后1月内反复阴道出血,累计出血量多余月经量;(3)术后1月后阴道仍有反复出血。

1.1.2出血原因(1)切除范围大:由于切口的深度及宽度过大,损伤局部血管,致使创面出血或痂皮脱落时深层痂皮剥离遇到深层动脉或静脉丛引起大量出血。部分患者创面巨大,呈伞状,创面难以愈合而持续出血;(2)凝血功能障碍:本组凝血功能障碍共10例,包括血小板减少3例,PT延长6例,白细胞及血小板异常增高(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慢性粒血胞性白血病)1例,占出血的22%;(3)感染:宫颈创面感染使局部血管壁受损,易致出血。局部炎症还可致炎性息肉形成,造成接触性出血。

1.2 感染LEEP术后感染致急慢性宫颈炎或盆腔炎,系术前生殖道炎症未得到控制、术中感染或术后不规范抗感染治疗所致或患者本身不遵医嘱提前性交导致严重感染。

1.3 宫颈管黏膜外翻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体检可发现宫颈管黏膜向外翻出,锥切的外缘暴露于宫颈外口,并可触及宫颈口松弛【3】。

1.4 宫颈黏连狭窄患者可见宫颈口瘢痕或探针难以通过宫颈口,可致不孕或月经期经血淤积,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宫颈黏连狭窄多发生于LEEP术6个月后。

2 LEEP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2.1 出血怀疑宫颈出血需排除异位妊娠、流产及月经来潮。治疗以压迫止血并宫颈换药为主,用活力碘消毒宫颈创面,敷以有止血抗炎作用的中药粉剂,如云南白药粉剂,填塞无菌干纱布或活力碘纱条压迫止血,于24h内去除;若仍有活动性出血,再压迫止血24h,若无效,使用具缩血管作用止血药(如6-氨基乙酸)治疗2-3天。出血量大或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者在出血有所控制后,用LEEP刀球形或针形电极点凝血创面止血。创面巨大的患者术前宫颈注射肾上腺素,术后抗感染及止血治疗。

2.2 感染全身抗感染治疗,每日宫颈消毒,敷以中药粉剂,至感染症状完全缓解,治疗中防止损伤宫颈创面。宫颈有赘生物可用LEEP环形电极切割摘除,摘除物需送病检排除CIN及宫颈浸润癌。

2.3 宫颈管黏膜外翻行TCT检查排除CIN 及宫颈浸润癌后,予以全身或局部抗感染治疗,症状控制后行宫颈冷刀锥切加成形术以收紧宫颈内口,使外翻黏膜回缩至宫颈管,恢复正常解剖结构。

2.4 宫颈黏连狭窄局部麻醉下行宫颈扩张术:用窥阴器暴露宫颈,选用宫颈扩张器按从小到大的编号依次扩张宫颈并来回抽动数次,一般扩至8号扩张器即可。术后抗感染治疗。

3.LEEP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掌握LEEP术适应症、合理应用LEEP术是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前提。LEEP最佳适应证是CIN Ⅱ及随访困难的CIN Ⅰ,也可用于不典型鳞状细胞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性锥切或反复物理治疗无效或无生育要求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预防措施:术前行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确定病变范围及病变类型;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在行LEEP术前局部注射垂体加压素防止出血。选择合适的电圈型号是预防多种并发症的重要方法,纵径长横径短的电圈可有效预防宫颈管黏膜外翻的发生。暴露宫颈后用碘液涂布宫颈,标记移行区范围,切除范围应在碘不着色区外缘外5mm处,理想深度为7mm。创面出血时应避免使用球形电极大面积烧灼,有活动性出血时用针形电极可以更集中的定位止血。所有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包括慢性宫颈炎者。

门诊手术患者应至少观察2h,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及阴道有无出血。术后抗感染治疗,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和阴道冲洗。术后一旦出现并发症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1] 郝万明.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的疗效对比研究[J]. 河北医药,2014,16:2467-2469.[2] 李君华.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病变治疗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7:4516-4518.[3] 周樱.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云南白药治疗难治性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

论文作者:腾利秀 许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  ;  ;  ;  ;  ;  ;  ;  

宫颈环形电切术临床应用并发症预防论文_腾利秀 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