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低迷——香港创业板的困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低迷论文,创业板论文,走势论文,困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创业板成立已两年有余,但在这期间市场表现可以说是每况愈下。整体市场指数及市值迭创新低,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10月31日,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增加到41家,但创业板市值仍从年初的702亿港元下降至496亿港元。融资额及交易额也不断下降,有些股票全天几乎都没有交易。虽然2000年的市盈率曾一度高达226倍,但是,现在的创业板却再难以像当初一样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相反,现在倒是轮到市场各方包括管理层想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的时候了。
公司为何忙“跳槽”
由于市场交投平淡,上市香港创业板公司基本丧失了后续融资的能力和机会,因此,有条件的公司已经在考虑转往主板上市。这一行动早已有了先例,今年1月,浩伦农业就成功实现了转板计划。对这种现象,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当初成立创业板的主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扶持那些不具备条件在主板上市的中小企业,而现在这些企业通过初期的融资获得了发展资金,业务及规模进一步壮大,因而出现相应的转板活动,这根本就无可非议,因为这恰好说明创业板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这种现象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正常的资源流动。而且,我们更不用担心这种做法会成为一种潮流,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因为并不是公司想转就能转的,公司首先得符合能在主板上市的条件才行,而目前满足这些条件的公司应不在多数。
虽然不用太过计较目前的市场活动,但导致转板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因为这种转板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上市公司如微软及英特尔同时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有着根本差异,后者是公司在两个市场进行双重上市,即在主板上市的同时并没有取消其在二板市场的上市地位,而且这种上市是在公司于创业板市场取得成功的前提下进行的。而香港出现的转板活动则与此不一样,它是在二板市场使公司觉得没有发展前途的前提下出现的,同时,它是取消二板市场的上市地位而以在主板市场的上市取而代之。所以,有关公司的行动至少表明创业板在什么地方确实已经出了问题。
天时地利优势不明
目前的市场表现如此不尽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创业板推出的时机恰恰是在科技股泡沫膨胀得最大并开始接近爆破的时候,结果使香港创业板生不逢时,这也就如同一个人在最高价位买了股票,其接下来的结果当然就是等待长期套牢。其次,在市场建立初期,可能是出于想通过吸引大批公司进行上市活动来聚集人气的考虑,该市场在初期曾出现过对部分公司的不规则行为进行从宽处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市场规则方面存在着不完善。与这一点相联系的是,由于许多公司主要是通过定向配售的方式上市,结果使股票一开始就集中在市场大户手里,从而为市场的大幅炒作提供了便利,许多公司的股价在上市初期都曾出现过大波升幅,但随后便出现大幅下挫,这很容易使人想起公司大股东是不是在制造高价套现的机会。如真是如此,则其与内地出现的上市公司圈钱现象没什么两样。这是否说明了香港创业板市场在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果说天时不好,那么,香港开设创业板在地利方面是否也是如此呢?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之一,但这一中心与世界上其它金融中心最大的不一样就在于其它金融中心都由实力及规模强大的实体经济作基础,无论伦敦和纽约,还是东京和法兰克福,都是如此。香港在这方面明显是不能同它们相比的。而香港之所以能在金融方面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就是善用其它地方的资源,投资者、筹资者甚至制度设置无不如此,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可以说,香港的地利优势为创业板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内地的大量公司进入香港,那么,香港创业板是否开得了以及建立后的表现能不能达到目前的水平都是值得怀疑的。而且,目前盈利增长最理想的公司似乎都是内地的公司,如格林科尔、浩伦农业,而格林科尔更是在上市后又杀回内地,收购了科龙大部分股权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但是,即使有这种地利上的便利,香港创业板也难以得到发扬光大,因为支撑一个创业板诞生及成长的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创业板所在经济体内要有足够多的可供上市的资源,也就是要有大量新兴有活力的中小型公司,而且这种资源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行,而这又需要浓厚及成熟的创业风气和文化,包括风险投资机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及意愿。香港虽然是一个有创新及有活力的城市,但不得不承认,它的经济规模和中小企业的数量及科技含量水平是不足以满足一个创业板的需要的,更不用说建一个具规模、上档次及有影响力的创业板。而这种资源禀赋严重不足的情况可以说是香港创业板之所以处于困境的根本原因。新西兰创业板之所以被关闭,其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经济体内并不存在足够的资源所致。而美国纳斯达克的成功及欧洲创业板市场总体上的不景气,其原因可能就在于二者的创业风气及创业文化浓厚程度不一样。
改变方向是根本
当然,香港创业板存在这些问题并不等于它就不能向前发展,纵观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板,在开始一两年都不是很景气,目前亚洲区被公认办得比较成功的创业板要算是台湾地区的二板市场了,即柜台交易市场,也叫ROSE,其目前的上市公司总数虽然才十多家,但质量都不错,绝大多数都是能真正为投资者带来高回报的高科技公司。韩国二板市场在建立之后也出现不景气,但从去年底至今也已上升了近50%,日本的二板市场MOTHER虽然处于日本这个经济发达国家里,而且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表现也并不如人意,这或许是因为日本人的模仿能力强过创新能力所致。
如果将来全球再出现一次科技潮,香港创业板也肯定会跟着再火一把,但这种方式并不是发展创业板的根本之道,根本的方法还是在于要改变香港的“炒”文化而向原创性方向发展,尽管这种努力将是一条很漫长的路,但只有这样,整个经济体才会真正出现一批有活力及前途的公司,才能真正给投资者以高回报,才能支持创业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