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档案数字化工作初探论文_1.宋淑萍,2.吴松岩,高寒,3.卜云婷,吴新洲

基建档案数字化工作初探论文_1.宋淑萍,2.吴松岩,高寒,3.卜云婷,吴新洲

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2.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大连 1160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基建档案数字化是依赖网络信息、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基建工程产生的多种资料呈现在计算机信息平台的一种档案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基建档案数字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能够缓解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工程信息的共享程度,为档案资源使用者提供更大便利,实现对基建工程全过程信息的全面掌握。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点策略。

关键字:基建;档案;数字化;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基建档案在整个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为基建档案数字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电子文件能够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已经趋向于成熟,网络建设为基建档案数字化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基建档案管理建设进入信息化、数字化阶段。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分析了新时期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优化对策。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1基建档案数字化需要的条件

1.1电子文件能够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

鉴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的自动化、标准化以及网络化已经逐渐趋向于健全完善,由此,电子邮件、电子文书、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大量的电子文件开始产生。电子文件的数据支持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影响,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为实现基建档案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1.2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已经趋向于成熟

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专业管理软件的广泛运用,已经实现了基建档案工作从收文、发文、归档、电子存储等许多环节的基建档案数据转换。通过运用于基建档案工作的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系统的大力技术支持,能够为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基础运行环境。

1.3网络建设为基建档案数字化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中国的网络构架已完全形成,并且具备了网络条件。可以说,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建设为电子档案的集中管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网络建设已经为电子档案的集中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并在网络环境下提升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而民众信息意识的提升也为电子档案的集中化管理创设出了较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2新时期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软硬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档案数字化最终目的是将基建工程资料收集到计算机平台,这就需要计算机的机房设施配置齐全。但仅从现状来看,许多基建工程单位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并不重视,或是工程项目的资金紧缺,致使计算机设备数量不够、计算机配置过低、网络设备紧张等等,档案管理人员没有齐全的工作基础条件,就无法有效的展开档案数字化的建设工作。此外,计算机系统不健全、网络软件不配套等等,也会影响档案数字化的工作效率,给以后的档案查阅和档案管理也形成了许多困难。

2.2档案传输问题:管理软件的不兼容

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单独的统一收集,更要与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相互传输工作,从而获取最新的档案资料,或是将资料传输给对方提供查阅便利。但是从现状来看,档案数字化管理软件常常都会出现与其他办公管理软件出现不兼容情况,管理软件之间无法形成对接,就无法将档案资料传输给对方,也无法接收对方传输来的资料,阻碍了档案资料的互通交替,从而要重制档案资料的传输形式,给双方带来了工作复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安全隐患

档案资料的数字化虽然使纸质档案从潮湿和火灾隐患上摆脱,但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接踵而来,而且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更加难以控制、难以防范。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网络上遍布木马、病毒等,稍有不慎的操作就可能使得网络局域遭到侵略,致使基建工程的档案泄漏、外流,给基建工程单位带来重大损失。此外,档案管理的系统问题也存在极大隐患,计算机系统和管理软件系统是以程序编码构成,其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一旦崩溃和损坏都会造成基建档案资料的丢失。

3加强新时期基本建设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宣传,不断提高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的思想认识

基本建设档案是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是服务当代、关系未来的珍贵历史财富。而基本建设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基本建设事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与途径,经常向有关领导宣传基本建设档案及其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取得有关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与支持。领导的认识提高了,相关的人、财、物等问题,就会得到妥善地解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意识,使他们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基本建设档案的数字化、现代化的实践之中。

3.2强化档案业务建设,推动数字化工作深入发展

(1)坚持规划为先导,做好整个基本建设档案数字化进程的规划和统筹安排工作,力求基本建设档案数字化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2)借鉴国内外基本建设档案工作的经验,重点构建基本建设管理规范化和基本建设档案信息标准化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建设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建设,奠定基本建设档案数字化发展的基础。(3)加强基本建设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做好各大硬件环境建设、整个系统软件建设和网路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基本建设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安全性能。(4)抓好基本建设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建构完整的专业化、数字化基本建设管理运行体系,整合好各大基本建设数据库,全力做好基本建设档案的数字化开发工作,努力做到科学完整、安全无误。

3.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会步入信息、数字化时代,人们对基本建设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服务需求。高层次的服务,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所以,强化人才培养,尽快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档案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1)根据目前基本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素质现状,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培训和提高的力度。要在不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档案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他们在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使其较好地适应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需要。(2)大胆招聘和吸引一批档案数字化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现有基本建设档案管理队伍。通过这些工作,加强基本建设档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为基本建设档案数字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4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数字化建设得到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完善与齐全的软硬件设施,需要在数字化建设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鉴于此,基建工程单位要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相关计算机、网络等设备的齐全性与先进性,为档案数字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要结合数字档案建设实际,对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软件进行及时更新与升级,及时弥补缺漏,完善功能,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有序开展。除此之外,针对机房的各种设施与设备,要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及时排查相关设施、网络以及软件兼容等问题,为数字化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运行环境。针对软件兼容问题,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依靠专业机构进行程序优化。

参考文献:

[1]高校基建档案数字资源状况调研[J].张宝玲,肖玉.中国档案.2017(05)

[2]医院基建档案的特点及信息化管理策略[J].杨丽萍.城建档案.2019(04)

[3]论学校基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张爱清.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

[4]高校基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SWOT分析[J].刘溪.办公室业务.2013(21)

[5]关于基建档案收集与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想法[J].张萍.档案管理.2012(03)

论文作者:1.宋淑萍,2.吴松岩,高寒,3.卜云婷,吴新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基建档案数字化工作初探论文_1.宋淑萍,2.吴松岩,高寒,3.卜云婷,吴新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