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品牌,如何引爆流行_家纺论文

家纺品牌,如何引爆流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纺论文,品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许多外贸型家纺企业开始关注国内市场的销售提升,纷纷用产品+代言人+广告+终端=品牌的路数,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工作。可为什么,代言人请了,广告打了,销量却没有与其快速的增长?促销上了,价格降了,售点还是门口罗雀?专卖店也开了,就是销售不见起色?

这是家纺企业拓展内销市场面临的共同问题——家纺行业因其无科技功能方面的技术型差异,同质化竞争态势显著,操作手段上也趋于雷同,想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很困难的事情。反观绝大多数的家纺企业,忽略了消费者的认知特点和购买行为的研究,这成为手段用尽,但效果不明显,无法出头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那么,就没有办法了吗?以下一些通过消费者认知和行为的研究,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洞察主流消费群购买心理

购买家纺类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数是女性,女性的购物导向及需求,直接影响整个家居的形象。绝大多数商品的流行大多是随女性的审美观变化而变化的,充分重视女性群体的审美要求和偏好,值得家纺企业的反复分析。不能强求或着要求女性消费者购买我们的产品,接受我们的观念和文化,必须迎合他们这样一种心理,不要试图改变她,我们只要启动这个心理需求的过程。让女性不由自主的按照本能行动,那么厂商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家纺企业来说,掌握目标消费群这种的特殊的情感,加之利用和放大是必须的,因此在选择品牌代言人方面选择诸如刘嘉玲、李嘉欣可以表现某些品牌内涵,但忽视了消费者的感受价值,这些明星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形象,缺少和消费者深度沟通,与自己内在价值不相吻合的情况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一个“没有牌子”的家纺品牌无印良品成为席卷亚洲的知名品牌。原因在于就是他们洞察了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在消费者生活形态入手进行深度的实践,发现众多的消费者已经厌倦了浮夸攀比的生活方式,向往宁静节约的生活。因此,无印良品的设计师考虑的不只是一间普通的商店,它更是以“生活形态提案店”来定位。消费者到无印良品购物,不再只是购买商品本身,而是品牌背后所欲传递的一种简约、自然的生活形态。当消费者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商品,也可以兼具质感与美感时,本来只要购买毛巾的顾客,可能接下去购买枕头、床品、地毯等家纺用品。藉由这些商品,落实了心底原本对简约生活的向往。例如一般日式零食的包装,通常是精美且多层次;但无印良品的原料虽是处处精选,用的却是简单透明的包装,以符合其简约、自然的基调。

打破行业标准,建立深入人心的品牌体系

建立有效的品牌定位和区隔,是家纺企业持久获得销量的关键。纵观国内目前家纺企业的品牌运营质量和运作水平,基本上还处在初创期——投资不少,成效不大。粗放式的品牌营销手段,明星代而不言,言而不明,产品款式同质化,传播推广模式单一,品牌定位风格的未能得到充分演绎。目前国内主要的一些家纺企业,尽管已经初步具有的品牌建设的意识,纷纷对自己的品牌和款式进行了定位(如图),但即便在这样的一个定位基础上,是否能真正体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竞争对手形成区隔,到目前来看,还做得远远不够,差强人意。

同时,目前的家纺企业普遍存在品牌规划缺失或失当的问题,对如何紧紧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开展的研发、广告传播、终端销售、促销、公关活动、经销商管理、网点布局等行为缺少系统整合与执行,往往通过以下几个品牌动作,就能够完成品牌建设的工作:

如果仅仅做以上的四个主要动作,并不能为品牌提升和销量作出根本保障,因为这些动作所有的主要家纺企业都在做。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共性标准,容易被模仿跟进,如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如下图:

在真正有效的找到企业的产品属性、产品功能、确定的品牌风格,以及工具价值和终极价值,集中资源和精力,始终保持自己的品牌风格,不偏离、不游离、不轻易模仿、不轻易放弃,通过低成本的体验营销、事件营销、价值营销三位一体的系统模式实现之,最终从市场份额的争夺转向内心份额和思想份额的争夺。

除此之外,练好内功,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是为建设品牌家纺的基本前提。如某企业首先提出“家纺”行业概念的,品牌诉求是“生活点精品”,真的能做到精品吗?相反,罗莱家纺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获得跨越式发展,超过老对手,一个重要因素是和产品品质和设计专有花型密不可分,据悉他们的设计总监年薪是50万元人民币,这在行业内没有几家能超过。对于技术设计方面的投入,形成行业领先优势,是作为强势品牌的基本功。

颜色管理,像做时装那样让家纺流行起来

家纺产品如果能够形成流行,时装领域很值得家纺企业认真学习和借鉴,款式和流行色都是从这个行业发展起来的。正如近年来,粉红色系的服装席卷了整个中国,导致了家纺中的床品和毛巾、窗帘的颜色发生了粉色革命,在2006年度,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床品中,有多款是这个颜色的受益者。

而时下,不少家纺企业都在宣扬自己代表一些所谓法兰西风格、挪威风情,可还是就产品开发忽略了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感受,难道这些是目标消费者真正所关注的吗?所谓的风情和艺术的表现,又是从何而来呢?心理实验已经表明,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85%是通过视觉刺激完成的,家纺行业更是如此。在评价一个物体(如商品或建筑)时,人们反应的第一件事就是它的颜色,并且人们的这种自动感知反应能占到人们对这个物体印象的 60%-2秒钟决定一切。

因此产品设计的颜色、花纹、规格等产品外在的属性,能否唤起消费者知觉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时,必须进行有效的规划:如低收入人群倾向于纯粹、简单、浓重的原始色,假如使用淡雅的颜色,往往并不能被他们接受;高收入人群倾向于更复杂的颜色,这就是为何现在床品流行小碎花的一个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家纺企业设计的众多产品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实际的需求,这正代表着设计思想还仅仅是满足温饱的低收入群的审美需求,针对特定消费群的颜色研究,在产品上发动一场“颜色革命”,是成本最低,效果最直接的营销手段,而有关家纺产品颜色设计,不仅仅从本行业发展趋势考虑,更要和时装行业、整个房产装修、家具流行趋势考虑,通过和相关的企业定向开展合作,取得更符合居家环境和谐一体的产品系列。

符号化包装,带动销量的秘密武器

任何一种平面广告作品如外包装、海报等都是由广告构成要素即:图形、色彩、标题、标语、商标、文字等组成,而这些构成要素正是代表商品信息内容的广告符号,对符号运用的合理与准确,可以强化或弱化功能,符号学包装可以提高销售价格,应用符号学原理设计的包装可使尝试率增长20%以上,减少广告投放。

但目前的家纺品牌缺少系统的符号化设计,导致消费者获得的品牌信息支离破碎,难以产生立体性综合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突出某一符号的特色,无法刺激唤醒消费者的大脑,导致大量的广告资源被白白浪费。例如现在已经进入家纺领域的恒源祥,当初投放的广告可以说一点创意都没有,只听到话外音说“恒源祥”,紧接着是一个小女孩说“羊羊羊”。但通过大面积高频率传播,消费者记住了恒源祥,并联想到恒源祥是作羊毛有关产品的。这一声音符号的强化应用,奠定了今天恒源纺织行业龙头地位功不可没。而现在很多看上去很美的家纺品牌的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消费者看到了却没有什么品牌印象,这是值得众多企业反思和借鉴的。

品牌氛围营造,开辟特色化营销模式

目前家纺品牌的终端,大多数就是一个产品的简单陈列,几张床,几个柜子,床上用品及其他产品就原模原样的铺在上面,品牌氛围的营造仅仅体现在平面、电视广告中,本身的品牌形象风格也缺乏深度的传播,无法打动消费者的心智,缺少一个整体的身临其境“家”的氛围营造。氛围感召式的设计非常重要和有效,创造体验型终端迫在眉睫,至少包括视觉环境、空间环境、展示环境、听觉环境,形成顾客的五感完整体验过程。

比如同样是在销售床上用品,一个从美国来的家纺品牌却表现与众不同。为了突出自身代表浪漫生活价值属性,利用各种五颜六色的蜡烛点缀,忽明忽暗的烛光,熏衣草的气味、时隐时现,让人联想到“烛光晚餐”等许多浪漫的事情,唤醒消费者对品牌高度的认知和体验,同时还和促销相结合,赠送带有音乐和香味的蜡烛,让消费者在家中感受到这种只有在影视文艺作品浪费生活,产生了很好的销售效果,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

因此在终端的氛围营造方面,采用一些道具和小饰品,进行相应的包装,同时邀请目标消费群的代表进行现场测试和评价。有研究表明,现场灯光冷暖色调,完全可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如何创造一个真正独特的品牌,让目标消费者可感知品牌定位的风格,构建有声有色的体验式终端,实现价值飞跃。

标签:;  ;  

家纺品牌,如何引爆流行_家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