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结构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对而言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墙体以及楼板裂缝现象的出现,但是由于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实际原因包括很多方面,这就给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想要避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出现,首先就需要针对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一定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科学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控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现象。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1简要介绍裂缝的特征
特征有:①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很大一部分是竖向产生的,而且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尺寸与墙体的实际高度相符,结构裂缝的实际形状表现为中间相对较宽而两端延伸部分逐渐变细直至看不到;②规模相对较大的结构裂缝的宽度一般都小于0.3毫米,只有极少数的结构裂缝的宽度大于0.3毫米;③结构裂缝的位置很大一部分出现在墙体的中间,只有极少数的结构裂缝出现在墙体的两端;④由于拆除模板之后的结构裂缝出现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这就说明结构裂缝的出现与温度的快速变化具有非常大的关系;⑤经过时间的变化,裂缝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逐渐向着数量逐渐变多的方向发展,但是结构裂缝的实际宽度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这就表明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受到砼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长短的影响;⑥在对墙体进行回填的过程中,结构裂缝中一般会出现漏水的现象,但是实际漏水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
2建筑结构裂缝的成因
2.1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就是建筑自重对承重结构造成的压力下,经年累月的应力使混凝土结构逐渐出现了裂缝。与非荷载裂缝相比,更强调了裂缝所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也突出了该结构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在相应建筑标注制定的过程中,曾经广泛的借鉴了西方建筑行业的经验。实际上,建筑荷载预估值通常都比较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又比较高。这样的偏差下,就令行业标准难以真正的指导实际建设,荷载裂缝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部分企业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应付质检一味的对行业标注进行生搬硬套,忽略了我国的具体国情。最终就导致了建筑结构抗裂性不足,这个问题在一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最为多见。
2.2温度应力裂缝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国土受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其表现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在巨大的湿热差下,热胀冷缩现象就更加明显。在项目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就很难把控其中的参数。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大量水分流失就会造成建筑裂缝的自身。如果在内外部温度、湿度差异过大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表层就会率先团结,内部则相对滞后,这种情况也会造成裂缝,并且会沿着结构线不断的延伸。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后的3小时之内是凝固的关键时期,如果出现了强风天气,就会加速水分的流失。施工人员若是不进行及时的补水工作,裂缝问题也难以避免。
2.3塑性沉降裂缝
塑性沉降也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现象造成的质量问题也往往更加严重。在混凝土的现场浇筑过程中,骨料和砂石需要充分的搅拌均匀以分摊自重应力。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含水率的问题,使内部颗粒团结沉降,内部的水分受到压力之后不断排出,最终形成了坍缩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部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骨料的大小和质量把好关,从而使浇筑过程中出现了自然沉降。
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3.1对于原材料的选材要十分的严谨
原材料的质量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是原材料的质量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根据资料显示,由于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原材料没有一个准确的要求就很容易造成质量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企业为了使得成本能够得到控制,就会选择相对比较廉价的材料,因此建筑工程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在结构设计阶段对于材料的搭配以及材料的实际品种以及规格进行明确,在对于原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是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以及标准来进行的,对于厂家的选择也应该严谨,进厂之前对材料进行审核,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
3.2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控制
在结构设计阶段还要注明混凝土的实际浇筑顺序,除此之外,还要注明混凝土的浇筑方案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就能够对于裂缝的产生很好的阻碍作用,浇筑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环节,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施工相关人员的施工技术要过关,因此,施工相关的企业应该针对浇筑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活动,保障施工相关人员的技术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样也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
3.3提高建设质量
在建筑项目中,建材的使用一直都是业内比较关心的问题。许多豆腐渣工程也均是由于偷工减料造成的,可见对材料与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前文提到过由于骨料的使用不恰当导致的塑形沉降裂缝,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建设环节的监督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笔者建议,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对材料的进场进行排查,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同时还需要强化施工质量,提高建设人员的质量意识。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都需要工程质检部门进行检查,通过之后才能继续进行施工。这种方式能够给建设单位打好预防针,同时也避免了裂缝造成的返工问题。
3.4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当我们在处理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时,我们要科学的运用各项技术,首先要确定裂缝所属的类型,再去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方案。表面修补以及填充等都是处理结构性裂缝的技术。表面修补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裂缝比较狭小的区域,弥补房屋建筑工程表面的不足,增加其美观性。如果想要有效地处理房屋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结构裂缝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应用充填法。充填法主要针对那些裂缝比较宽的区域,首先我们可以将混凝土的表面凿出一个凹槽,加入树脂砂浆等材料加以填充,可以起到修复裂缝的作用。此外,不得不提到的一种方法是注入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缝隙狭窄但是很深的裂缝,把修补材料注入混凝土里,同样可以修补房屋建筑的裂缝。在房屋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混凝土的结构变化会产生裂缝,在处理这些裂缝的过程中,不得不提到水泥灌浆的方法,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技术。水泥灌浆法可以加固砌体的裂缝,可以有效的增加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3.5使建筑结构设计的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
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最大的还是人,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相关的人员而言,需要在图纸设计过程中注明混凝土实际浇筑的细节。还可以使用一些图解来帮助理解,由于施工蓝图的制定者是设计人员,所以设计相关人员的实际综合素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是非常大的,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升设计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责任意识,还可以加入一些考核以及实际的交流来保障施工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裂缝问题给建筑的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不断的提升建设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裂缝问题。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治理,将裂缝进行控制和修复。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
[2]乔栋.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初探[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5).
[3]杨永杰.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8(5).
论文作者:李瑞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裂缝论文; 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