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论文_李红梅

(江苏省荣军医院护理部 江苏无锡 214035)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康复预后情况。结果:护理前组间在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上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上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更高,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能够更有效地使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延续性康复护理;康复效果;预后情况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202-02

脑梗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局部的供血动脉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血流突然减少或者停止,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是一种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的神经内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呕吐、偏瘫等[1]。随着护理工作的发展,其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作用日益上升,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近年来研究显示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效果确切,是理想护理模式[2]。本研究亦对其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44~78岁,平均(58.7±7.3)岁;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43~76岁,平均(58.2±6.9)岁。纳入标准:(1)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能积极配合;(2)大面积脑梗死;(3)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上具有均衡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的重要性,促进患者配合度的提高;(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护理;(3)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情绪变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关怀与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护理人员通过指导患者看书报、看电视、听音乐等来刺激患者感官能力,增强患者智力水平,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语言能力训练,加快患者语言功能恢复;(5)运动功能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给予患者肢体康复锻炼,包括被动肢体活动、按摩和主动肢体活动等;(6)在患者条件满足下指导患者练习穿衣、上下床、吃饭等日常事件,并根据患者爱好组织一些活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为:(1)护理人员通过建立电话随访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为患者强调疾病及康复知识,告知患者用药、饮食、锻炼等相关注意事项,询问患者近期情况及心理状态,提出相应的建议,并给予心理指导;(2)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免费电话咨询,患者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随时打电话咨询,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解惑,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建议;(3)在出现电话随访无法解决的问题且患者到门诊复诊困难时,护理人员进行上门随访,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患者遵医嘱情况,将康复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促进患者恢复。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通过SAS和SDS进行评分,采取百分制,评分50分以上说明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分数越高越严重。(2)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护理后生活质量,分别采用NIHSS和QOL进行评分,前者分数越低说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后者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SAS和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组间在SAS、SDS评分上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脑梗塞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临床上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常会出现肢体偏瘫的并发症情况,该类情况不仅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若护理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佳还会导致其发展成为永久性残疾,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十分重要,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的关键所在[3]。

延续性康复护理是一种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的一种康复护理,其包括住院护理、出院计划及患者居家后持续性的随访和指导,其通过持续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掌握院外情况,及时提供相应的指导,进而提高护理效果[4]。将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可通过院内院外持续性的知识强化,不断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同时还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患者护理指导,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进行整改,促进患者良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更为明显,充分印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能够更有效地使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葛兆敏,赵悦.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26):203-204.

[2]秦君华.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4):11-13.

[3]刘艺.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病人复发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27(3):181-182.

[4]韩玉香.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价值[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6):41-43.

论文作者:李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论文_李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