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是一项十分复杂且专业性较高的工作,分析其安装、调试工作的内容和要点,提高对安装、调试的了解掌握水平,有助于增强机械设备整体质量的可靠性,对机电安装行业的进步发展也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管理技术;分析研究
把握设备安装中的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提高设备安装质量。从工程机械机电设备安装的流程管理入手,论述设备安装及调试的技术要点。
1.机械设备安装技术要点
1.1严格履行设备开箱清点程序
机电设备在出厂的时候,都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在产品装箱的过程中也要对部件的类型与数量做好规划,并加以控制。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在实际的装箱过程中出现误差。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应当在设备到位之后,对设备开箱,对具体的数量进行清点,然后对照设备清单,对设备的零部件种类与数量逐一的检查,还要对设备部件的质量进行检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对设备的质量与数量进行保证。在检查合格之后,将设备送到安装现场,位设备的顺利安装奠定良好的基础。
1.2确保设备定位精准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设备的安装方向、位置以及水平度等,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安装之前,安装人员需要对设备的安装地点进行查看,并标注,对设备的安装基准线应当明确,然后按照安装设计图纸将各个零件部位有顺序的摆放。所以,在进行设备的安装之前,技术人员应当对安装图纸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对设备安装的相关规范也要了解清楚,以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安装顺序措施、安装位置不准确等情况。以露天采矿机为例,这种设备是从道路机械和井下综采机组移植开发的一种新型露天采矿设备,开采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分层铣削方法,对地面物料一层接一层地铣削来完成工作。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应当对机械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然后按照安装顺序保证安装质量,从而使其安全运行。
1.3规范设备就位操作
在设备定位的完成之后,通过安装基础的检测之后,就可以进入设备的就位程序了。在安装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循安装规范,保证每一个部件都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当中。除此之外,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也可以对设备的结构进行分析,对设备的各方面状况进一步的掌握,从而提高设备的安装质量与强度,以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符合比基础承受的负荷大而出现的安装问题。
2.机电安装中机械设备调试常见问题
机械设备调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了解问题发生原因,采取适当措施解决,使机械设备工况向着良好方向发展,这也是调试的一项工作,最常见的问题有:一是轴承温度过高问题,其原因有轴承异常、润滑处理或冷却不到位等,可以通过听声、目测、手摸等方式来确定具体原因类型,通过更换轴承、减少加油、设置压缩空气冷却等措施来解决相应问题。二是轴承振动问题,是指轴承发生超出范围的振动幅度,其产生原因多为自身因素,比如部件材料不合格、制造加工误差过大、轴承故障、安装不精确等等;在问题处理上,主要是加强轴承生产、安装环节质量控制,消除不利因素,来有效解决问题。
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
3.1警示灯的接线安装
通常机电一体化设备上的警示灯接线有5条,不同的线路颜色代表不同的性能,红色线共有两条,较粗的那根代表电源,较细的那个代表红色警示灯控制,绿色代表绿色警示灯控制,而最后一根棕色线则代表公共接线。在设备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循环使用,接线线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这时首先要判定电源的正负极,此时可以通过指针式万用表的欧姆挡来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步是对红绿色控制端的判定,选取设备五根接线中的任意两根,进行表笔测量,此时需要注意,要对接线经常重复测量,其后确定出两根电阻为零的接线。第二步是对公共端的进行判定,选取未经过第一步测量的三根接线中的任意一根,通过红表笔进行测量,而剩下的两根接线则要通过黑表笔测量,当两次检测所得电阻均在8千欧上下,这时红色笔所接的那一端就是公共端;第三步是电源的正负极接线。警示灯输出端和变频器输出端是由同一端子进行控制的。一般来说,在警示灯接线时,公共端引出线处于悬空状态,有极大的可能被工作人员忽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由于共用一个控制端子,为了保证警示灯正常工作,这就需要连接公共端子。
3.2电磁阀的接线安装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通常采用24V直流电压作为电磁阀的电源,按照红正绿负的方式进行接线安装,但这仅仅是理论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变故,由于通电状态下会产生相应的磁场,电磁阀的内部线圈会对阀芯产生驱使动作,这种情况下,正负极状态是被忽略的。一旦正负极接线错误,电磁阀指示灯便无法正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对接线进行调整,确保接线正确。
3.3输入与输出设备的安装
输出与输出设备的安装,必须保证设备性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映,同时该位置应该便于进行输入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类型不同的传感器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和产品的要求,位置的确定必须立足于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某些关键的安装点要远离管道焊缝及周边的位置,如水流开关、蒸汽压力传感器、水管性温度传感器和水管流量计等;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将空气质量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安装在蒸汽放空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在安装输出设备时,方向问题需要格外注意,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应该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的方向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在安装之前进行模拟动作,如果发现电动阀门的口径和管道口径不符的情况,可以通过渐缩管件才解决问题,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阀门口径进行精确计算,保证其与管道口径的相差范围在两个档次以内。
4.机械设备的调试
4.1调试过程
(1)为确保设备质量,出厂前要进行总装与负荷试运行,但这种试运行无法保障设备的使用精度。而且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会使相关参数与出厂时存在较大变化。因此,需要在设备安装工作完成之后,再对其进行调试,以确保设备的精度。调试前,需对装配情况进行检查,如查看有无渗漏现象等。调试时的技术要点包括:淤需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进行,如对于电气设备的调试,需要检查设备的程序软件,以及模拟信号是否正常,然后在进行设备测试。于空载试验。需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效果。盂满负载联动调试。在上述实验与测试完成之后,需进行满负载联动调试。首先是系统联动调试,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调试过程需要监理人员在场。调试前需制定实验方案,并递送监理部门进行审批,在通过后方可实施。榆编制实验报告,应将调试的参数和形成数据等上报给有关部门备案。
4.2各部件设备调试
在机电工程的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电机与电控系统的调试对于后续各个部分的调试有先决条件,所以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从而保证电控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以及电机工作的性能良好。在电机与电控系统调试完成之后,需要对润滑系统进行调试。在润滑系统的调试中,首先需要在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满润滑剂,然后将设备正常运行,对润滑剂的油路能否供给到各个零件仔细的观察。
结论
在机电安装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安装于调试加强管理,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转。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掌握各种安装于调试方法,改善设备安装、调试条件,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宝芳.浅谈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调试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108.
[2]迟会港.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浅析[J].河南科技,2014,09:92.
[3]张长喜.关于机械设备安装调试问题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7:196.
论文作者:鲁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设备论文; 接线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备安装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