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中问题链的设置论文_何骋宇

初中英语阅读中问题链的设置论文_何骋宇

摘要: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发现,现阶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已基本摆脱了过去的“教师讲,学生读、背、记笔记”的模式,但在阅读活动设计方面所不足的是,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有的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只针对文本的表层信息,使课堂变得平庸。 基于上述阅读课教学现状,笔者提出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題链模式”。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问题链;设置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启发性、趣味性、双向性、梯度性,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和谐的英语课堂,引导学生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一、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问题设定的原则

(一)注重问题设置的合理性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设定问题需要遵循合理性原则,英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还要考虑教学目标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其次,教师需要控制好英语阅读问题的难度,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要结合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定一些较为合理的教材问题。

(二)注重问题设置的启发性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设定问题过程中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教师需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多设定一些思考性、启发性、发散性的英语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提出和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意识,面对不同的事物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注重问题设置的趣味性

初中英语知识相较于小学英语知识,难度比较大、知识量比较多,很多初中生对于学习英语知识存在较为严重的抵触、厌学心理,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问题设置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的快乐,拥有较强的学习动力。

(四)注重问题设置的双向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设置的双向性,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相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师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去质疑与思考,充分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问题情境。

二、教学中问题链的设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引擎。问题链教学实施的前提是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和细化。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形成、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线”,将“学习目标”转换成“问题链”,并据此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考虑后再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

1. 设定生活化的英语阅读问题

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设定生活化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引入生活化素材,把英语语言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样以“The difficult search for American Products in the US”为例,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出国旅行的情境,并且提出一些问题:If you have a chance to go a broad,where will you go?If you go to Swit zerland,What will you buy?在这些提问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MadeinChina”这个概念,同时让学生结合课本与标题中的美国国旗来回答相关问题:Is it easy for him to buy American products?Why?通过课堂学习与提问,让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技巧,把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出英语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

2.展开性问题——关注文本差异,凸显阅读能力

文本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到位、深入。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挖掘文本中的隐性情感,然后在教学设计时,围绕文本解读所提炼的主线,设计问题链进行启发追问,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思考。教师所预设的问题链不仅要有广度和深度,而且要注意难易结合,层次分明。

3.巩固性问题——明晰态度,深挖内涵

从文本阅读到文本理解,不仅仅是认识几个词汇、熟悉几个句型、掌握几个语言点那么简单。从导入到展开,从了解故事到知道故事的发展过程,必定会有一个理解升华,也就是文本阅读的意义所在。本课的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层次性,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由文本知识上升到人物性格的分析再到对现实的反思。

4.抓住阅读教材的切入点,巧设悬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阅读教材的切入点,巧设悬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到阅读中去。比如,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充分結合阅读素材的图表、导语、题目让学生去预测,并且结合悬念让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在阅读材料“What should I do?”中,教师可以设定如下问题:Look at the title. It seems that the authoris puzzled about what to do next. Can you guess why he is puzzled?这个问题充分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期间去验证自己的想象,这样也能能够引导学生快速抓住阅读的主题,为接下来的英语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5.用问题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来强化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大概了解文本的基本脉络,其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与讨论,比如,在“Should friend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中post-reading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友谊的谚语,但是不要让学生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例如“Canyoudiscusswithyourpartneraboutthistopicandreportyourideas?”在此过程中学生实现语言的输出,让英语知识成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三、观课反思

通过本次的同课异构活动,让我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沉下心来,学生的思维才会朝着深度发展。英语阅读课也可以像语文阅读课一样精彩,阅读教学要发展成一种对话教学才有意义。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更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裴松.问题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6):75-79.

[2]宋冠男.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现状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43.

论文作者:何骋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初中英语阅读中问题链的设置论文_何骋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