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吹摆法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丽

伊春市第一医院医保办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气球吹摆法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以及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锻炼,研究组加用气球吹摆法训练,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困难评分。结果 研究组出院后6个月FEV1、FEV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气球吹摆法训练可以显著的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值得广泛的进行推广。

关键词:气球吹摆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患者的肺功能逐渐减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除了采用药物治疗、氧疗外,康复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其中,呼吸功能锻炼是康复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气球吹摆法应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效果十分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研究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4.2±9.2)岁;病程2-21年,平均病程(9.5±2.4)年。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3.9±8.8)岁;病程3-21年,平均病程(9.4±2.6)年。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方法如下:①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指导患者缩闭嘴唇,通过鼻子吸气,并以缩唇动作慢慢呼气,呼吸时间比1:2。②腹式呼吸。嘱患者放松,取半卧位或前倾位,用鼻慢慢吸气,以嘴呼气,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腹部尽量回缩,缩唇缓慢呼气,呼吸时间比2:1。上述方法均每次15~20 mi,每日3次。

1.2.2研究组

进行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方法如下:将吹至直径约为30 cm左右的气球悬挂在患者面前5~10 cm处,先深呼吸,然后对着气球缓慢吹气,用一口气将气球吹摆到某一位置,并尽可能延长吹气的时间,并进行缩唇腹式呼吸的动作,吹完后休息片刻,继续重复上述动作。每次15~20 mi,每日3次。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来院复诊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以及其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采用呼吸困难程度量表(mMRC)进行呼吸困难评分,0~4级分别计为0~4分,分数越高,说明呼吸困难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出院后6个月FEV1、FEV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呼吸困难评分比较

如表2所示,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除了急性发作外,多数患者处于疾病的稳定期,需要在家进行治疗和功能训练,以改善肺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因此,对出院后缓解期的COPD患者实施延续性的结合康复训练的护理非常重要。呼吸康复特别适用于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仍然有气促等症状以及运动能力下降的患者,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证实,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可以明显的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肺功能、日常运动耐力,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治疗效果。实践表明,传统的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效果并不满意。由于多数COPD患者为老年人,接受能力差,文化水平较低,反应比较迟钝,记忆力也明显的降低,传统的呼吸锻炼难以掌握要领,趣味性较差,患者难以掌握,依从性明显的降低,导致治疗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弱[2]。气球吹摆法的训练比较简单,且有一定的趣味性,患者容易掌握,依从性也较高,因此,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呼吸困难的症状[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出院后6个月FEV1、FEV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气球吹摆法训练可以显著的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值得广泛的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施春娜,马红映,丁群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B):4207-4209.

[2]孟立波,张影,刘哲,等.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792 -3795.

[3]杨秋平.气球吹摆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36-37.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气球吹摆法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