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参与式”教学创新模式探究论文_李孟繁 陆翔

李孟繁 陆翔 湖南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 芷江 419100

摘 要: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产业之一的旅游业正越来越广泛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旅游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广泛、多层次的知识结构,更要跟上信息化的浪潮。作为旅游人才培养输出最基础的中职学校来说,旅游服务专业教学在信息化普及应用以及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承担着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信息化 参与式教学 中职旅游服务专业教学

一、参与式教学法

1.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特点。

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具有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参与式教学法源于国际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组织,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它强调听课者的高度参与,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在西方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自20世纪末期开始引入我国,首先在健康学、医学和MBA等专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中展开,之后拓展推广到各类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教学方法,教学主体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具有教学目标统一、教学主体关系平等、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内容开放以及教学氛围轻松活泼的特点。

2.参与式教学法在国内的发展。

参与式教学法自20世纪末期开始引入我国,在国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这两大方面。很多学者在这两方面探索和研究参与式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分析主要是从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理论依据着手。参与式教学法的发展是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依据的,包括成人教育原理、心理学内在和外在激励关系理论、佛洛姆丝期望理论(陈华,2001)、“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钟有伟等,2007)等。这些理论基础一直伴随于参与式教学法的发展实施中。

除了从理论上分析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内涵、特点、教学形式外,另一方面对于参与式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则主要体现在与某个专业、某门课程的结合运用上,即在某门课程上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形式、过程或实施经验。国内同样有很多学者在参与式教学法实践层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3.国内研究参与式教学法的缺陷与不足。

纵观我国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自引入国内后便开始,很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参与式教学法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具体表现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推广度不强、实现形式研究不充分、教学效果评价研究有限、参与式教学法创新力度不够等方面。

二、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这种思维正在持续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它彰显出一种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想。互联网思维不仅是可以用来提高效率的工具,也是构建未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应该成为我们一切思维的起点。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互联网的发展依托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思维得以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理念、行为习惯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2000年10月25日,原教育部部长陈至力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信息技术不仅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获取信息的方式变成随时随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同样在教育教学理论传播上也发生了改变。

三、中职旅游服务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是定位在义务教育基础之上,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石。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应用型、实践型旅游从业者紧缺,旅游教育面临着人才需求和输送压力。在旅游行业中,掌握现代化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并具备过硬的专业服务技能的一线服务型人才尤为紧缺,因此,中职旅游服务专业教育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通过调查,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普遍停留在基础职业教育的应考阶段,大多存在专业课教学方法落后、与行业脱节严重、毕业生适应性差等问题。那如何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在信息化浪潮与全面素质提升教育发展大趋势下,中职学校开展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创新模式探究以中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为突破口是十分必要的。

四、互联网思维下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职旅游服务专业核心课程上的应用

1.“参与式”教学方法模型设计

2.互联网思维下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职旅游服务专业核心课程上的应用过程

(1)初级阶段,参与设计课堂。在学生刚接触一门旅游服务专业课程时,通过小组讨论、圆桌谈话、头脑风暴到集体讨论,找准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寻找切入关键点。围绕关键点通过互联网创设情境,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课堂,这样有利于课堂的组织。

(2)中级阶段,参与知识建构。当设计课堂的总框架建立起后通过翻转课堂、情境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APP、社交软件下发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建构知识完成任务。此时教师的角色变成一位观察者,比如观察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观察整组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表现。随机选择几组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学生建构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3)完成阶段,参与知识整合。此阶段关键在“反思”和“评价”,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后首先通过多元评价包括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行业点评(技能型课程)让学生发现并能主动找出存在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技能,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直到解决问题。给予学生这样一个评价机会,可以使学生的评价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基于明确价值判断标准,这是最高水平认知学习的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评价反思完成了知识的整合。

参考文献

[1]罗高飞 信息化——我国旅游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J].旅游科学,1998,(3)。

[2]马守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运用实践探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3]周尚莉 参与式教学在中职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

[4]陈志辉 陈小春 旅游信息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5]陈华 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150)。

[6]文国韬 参与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此论文用于编号ZJZB2016225课题项目。

论文作者:李孟繁 陆翔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参与式”教学创新模式探究论文_李孟繁 陆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