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文_李雯雯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文_李雯雯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出路。与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一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教学目标正是发展学生的“意义潜势”。不论是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语篇阅读中、翻译中还是在写作中,系统功能语言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简介

系统功能语言学又可以被称为系统功能语法,是由Halliday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系统功能语法主要包括两大不可分割的部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前者层次结构比较复杂,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了意义潜势的形成,最终将语言系统解释为能够通过层层选择实现“意义”的网络系统;后者是建立在系统语法的基础上的,重点强调语言的实际作用,并非行为潜势,功能语法的这种实践性恰恰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教学改革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为外语教师系统地解释语言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帮助英语教学回归语言本位。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运用

(1)功能语法在语篇阅读中的运用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在语篇阅读方面,教师仍然沿用陈旧的逐字逐句阅读的方式,这样,学生就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对个别单词理解上,忽视了篇章的整体性。还有的语篇阅读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也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但是只是形式上发生了改变,将阅读的重点放在问题上,实质也是传统的类似阅读考试的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可以针对语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我们知道,在系统功能语法中,小句是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语言三种功能意义的结合体。也就是在语篇阅读分析中,应该将小句最为基本分析单位,而不是单词。一般在语篇分析中有三种常用的分析方式,第一种,是将整个语篇进行划分,分解出各种意义过程和伴随成分,也就是运用概念意义的分析方式,在识别小句中,找到关键的动词。第二种,每个小句都是语篇传达意义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人际交流,传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成分,因此,可以运用人际意义划分的方式进行理解。第三种是谋篇意义分析方式,找到语篇中的主位部分,通过主位识别小句,然后将小句作为切分语篇的单位,遵循从微观到宏观的语篇分析规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篇章的理解,而不是将焦点放在个别单词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功能语法在翻译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翻译不仅仅包括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也不是简单的语言编码的转换,更重要是它包含不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一个好的翻译者为了能够理解源语境,并且能够将其通过目标语言呈现出来,应该尽力掌握源语言语境和目标语言语境。这样才能朝着翻译的理想目标“信,达,雅”更近一步。因此,功能语法中的语域理论知识在翻译中至关重要。

根据语域理论的相关知识,在翻译中,原文和译文不仅仅要实现语言形式(也就是词汇和语法方面)上的对应关系,更重要是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意义和功能方面的对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翻译模块的讲解,教师要注重强调原文的语域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表达原文的语境,使语篇在不同的语境下传达相同的语言意义。在语域理论的指导下,刚刚接触翻译的大学生能够逐渐培养翻译思维,加深对句子,篇章的理解,避免对单词意义的生搬硬套。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只讲授翻译技巧和方法,要注重与特定的语篇材料相结合,通过把握整个语篇,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语言功能的言语功能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原文。

(3)功能语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英语写作水平高低能够很好地体现一个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水平,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但是写作水平却很难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帮助学生分析常用的词语的使用语境,不断总结归纳不同的文体的交际功能,把握语场、语式以及语旨的不同作用。这样,大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方面就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写出较为得体的文章。将系统功能语法知识和外语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不同文体的使用,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提高在语言潜势中选择合适语言的能力。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针对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掌握英语作为一项必备的语言技能,结合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单词、语法等灌输的教学方式,结合系统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2005.《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 2005.《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Halliday, M. A. K. & R. Hasan. 2001. Cohesion in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论文作者:李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文_李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