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跆拳道精神,创跆拳道特色学校论文_郑建华

弘扬跆拳道精神,创跆拳道特色学校论文_郑建华

(顺德区北滘镇西海小学,528311)

西海小学创办于五十年代,坐落于红色抗日革命老区——北滘镇西海村。2004年,北滘镇镇政府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效益,实行集约办学,将原西海小学和桃村小学合并,按省一级学校标准易地新建了新的西海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29个,学生1345人,教职工78人,教师学历达标100%。西海小学先后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跆拳道训练基地”、“顺德区跆拳道推广优秀单位”、“顺德区体育先进单位”、“顺德区德育示范学校”、“北滘镇先进单位”、“北滘镇课改先锋学校”、“北滘镇提质创优示范学校”等镇级以上荣誉称号。

现在,西海小学已经形成了以跆拳道为主的体育特色,跆拳道文化和精神已经渗透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学校的跆拳道特色得到了上级领导、广大家长、社会各界的肯定。

一、跆拳道发展历程

西海是顺德的革命老区,这里发生过著名的“西海大捷”抗日战斗,西海抗日革命烈士陵园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西海小学创办以跆拳道为主的体育特色学校提供了充足的底蕴,为西海小学体育文化的孕育创造了浓厚的氛围。

2009年,跆拳道运动在西海小学萌芽生根。在发展初期,学校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跆拳道运动。

2011年,跆拳道走进课堂。跆拳道成为西海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主要内容,经学校领导与体育教研组研究,并报教育局批准,开发了跆拳道课程为校本课程。由原来的兴趣小组发展为全校的校本课程,跆拳道教育已经渗透到我校特色文化教育之中,坚定了学校发展跆拳道特色的信心,稳固跆拳道教育的地位,发挥它在学校体育、礼仪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已经成为西海小学全体师生的共识。

2013年,学校跆拳道教育崭露头角。学校参加各级各类跆拳道比赛均取得不俗的成绩。在校内,每周两节跆拳道课,每天跆拳道课间操,跆拳道文化已经感染了每一位西海学子,从此正式形成了以跆拳道为核心引领、带动其他体育项目一起发展的独特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2015年,学校成立了跆拳道特色教育管理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五位专职体育老师和跆拳道教练。成立管理小组之后,做到专人负责管理,专人落实。并有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加大了对跆拳道工作的指导。

二、跆拳道特色教育成绩

现在,学校有跆拳道室内馆1个,室内场馆可以同时容纳100人上课训练,学校每年拨付专项经费开展跆拳道活动。

经过几年特色教育模式的探索,如今的西海小学呈现出鲜明的办学风格,全校师生不分男女老师,人人会做跆拳道操,人人都行跆拳道礼,如火如荼的跆拳道运动让整个校园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在普及的基础上,跆拳道竞技也硕果累累,2009年以来我校顺德区跆拳道比赛中,共获得过团体总分第一名七次,另有三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自创办以来,西海小学跆拳道队员在跆拳道赛场上英姿飒爽,屡屡获得佳绩。学校还多次获得“顺德区中小学跆拳道锦标赛优秀组织单位奖”,并于2016年获得了“顺德区跆拳道优秀推广单位”称号,2017年5月评为顺德区跆拳道训练基地。

在跆拳道项目的引领下,西海小学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体育教学活动方面,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周两节全员参与的体育活动课让学生青春飞扬;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展现了校园的无限生机;教职工趣味体育活动,带给师生无穷快乐;气势磅礴的跆拳道操,更成为我校大课间活动最大的亮点;教育局领导以及兄弟学校对我校大课间操赞不绝口。

三、跆拳道特色教育,彰显体育魅力

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我校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校情的特色教育之路,以跆拳道为主的体育特色已经成为提升学校品位的金字招牌。

跆拳道特色教育的发展,不仅让全体师生感受到跆拳道的魅力,更让人感受到跆拳道崇尚“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的教练、教师不仅仅教会了学生正确的跆拳道动作,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从心里面去感受跆拳道的文化与精髓。

学校以特色教育为核心,加强对跆拳道的科研引领,加速跆拳道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在平时的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求教练有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严格按计划进行训练。我校的主要经验和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专业教练队伍建设有保障。学校把跆拳道教学列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品牌,成立了跆拳道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每年都要把跆拳道工作(包括教学和竞赛训练)作为重点之一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每年拨出专项作为跆拳道训练和比赛的专项经费。为了充实跆拳道师资,学校与“龙俊杰”跆拳道培训机构紧密合作,学校现拥有跆拳道专职教练1人,兼职教练4人。

二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既面向全体,又兼顾特长。2011年以来,跆拳道全面进入课堂,每周两节体育课用一节进行跆拳道训练,使跆拳道运动由“贵族”运动一变而为“平民”运动,群众基础已经相当厚实。如今,学生人人会做跆拳道操,人人都行跆拳道礼,全体教师也主动加入到跆拳道运动的行列,如火如荼的跆拳道运动让整个校园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三做好远近规划,巩固跆拳道特色建设。使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跆拳道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在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学会一定的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是我们的初衷。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忘初衷,对我校跆拳道教育做了远近规划:

近期规划:今年着重于在全校推广跆拳道运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跆拳道的氛围,并在二年级起利用体育课进行教学,利用每天的大课间时间进行普及教育,利用兴趣课进行提优。

长远规划:在跆拳道特色教学的基础上成立运动队打造成具有代表镇、区跆拳道最高水平的跆拳道运动队。在省市竞赛中获奖,目前,我校已经在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1、跆拳道大课间教学:利用每天的大课间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跆拳道礼仪、品式的普及教育;

2、跆拳道兴趣活动:利用兴趣活动时间对部分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提高教学;

3、跆拳道特色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组建一支能够进行表演的队伍;

4、跆拳道运动队:通过选拔、训练,参加各级各类跆拳道比赛

四是挖掘跆拳道文化精髓,使之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随着跆拳道教育的发展,跆拳道礼仪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跆拳道精神渗透到师德建设、校风建设、学生德育工作和课堂教学等各个层面。“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不仅镌刻在运动场上,还激励着同学们健康成长,努力拼博,矢志成才。

今后,学校将继续贯彻“为学生一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继续深入推进跆拳道项目的开展,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郑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弘扬跆拳道精神,创跆拳道特色学校论文_郑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