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代的起源--兼论黄帝_史记论文

论周族的起源——兼论黄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帝论文,起源论文,论周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周族的起源地问题,自三十年代钱穆提出:周族最初的根据地不在陕西,而在山西大河之东的说法①以来,就成为史学家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有认为“周人出于白狄”②;有认为“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③;有认为“周族起源于陕西武功的漆水下游”④;有认为周人最早活动在汾、泾、渭水上游一带,中心地在陕西长武、邠、栒邑和甘肃庆阳地区⑤;还有认为周族的发祥地邰,原在山西南部,陕西武功的邰,是周族西迁带过去的⑥。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笔者拟就此问题,略呈管见。

从《诗经》看周族的起源。我国在二三十年代疑古思潮盛行时,“东周以上无史说”就是其著名论点之一。西周史既不可信,司马迁根据《诗经》、《世本》、《竹书纪年》和《大戴礼记》等书,所记周族祖先后稷和先周世系也是不可信的。周族的第一位祖先后稷是否真有其人?这涉及到周族起源于何时何地的问题,应首先把它弄清楚。

《史记·周本纪》所载先周世系如次:

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王季——文王。

《诗·生民》是周初王室祭祀祖先后稷时的颂诗、诗中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原”、“履帝武敏歆”,“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后稷之穑”,“实颖实栗,即有邰室家”。诗中叙述了后稷的诞生、成长以及带领族人种庄稼、在邰定居的历史。《诗·閟宫》也说:“赫赫姜原,是生后稷。”《云汉》、《思文》等诗也记有后稷的事。司马迁根据《诗经》、《尚书》等先秦文献,在《周本记》一开头就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尧时弃为农师,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

关于周族祖先后稷的史实,在先秦文献中,除《诗经》之外,还有大量记载:

《尚书》载:“帝(舜)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稷降播种,农殖嘉谷。”⑦

《左传》载:“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⑧可见周公的后人、鲁国君臣在“大事于大庙”之际,讨论祖先何者为尊时,也认为后稷是他们周族的“皇祖”、“先帝”。又载“晋梁丙、张趯率戎攻颖。王(周景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后稷封殖天下,今戎制之,不亦难乎,伯父图之。”⑨当晋臣与阴戎勾结攻颖时,周景王说我们周人的天下是后稷开始创建起来的。他要晋平公制止阴戎攻颖。周景王也承认后稷是他们周族的祖先。此外,《左传》还有“郊祀后稷,以祈农事”⑩的记载。

《国语》载:鲁国展禽说:“非是族也,不在祀典”,“稷勤百谷而山死”,“周人帝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韦昭注:“稷,周始祖也。”(11)又有祭公谋父对周穆王说:“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12)周穆王与周公之后人祭公谋父,都承认后稷是他们周族的“先王”。《国语》一书中,还有其他关于后稷的记载,不再列举。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为帝喾,详后)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13)“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14)“都广之野,后稷葬焉。”(15)“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16)《山海经》的作者认为始“播百谷”的后稷是周族的祖先。

《孟子》载:“后稷教民稼穑”。(17)孟子也认为周人的祖先后稷是发明农业的人。

屈原在《楚辞》中说:“稷维元子,帝何竺之?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18)东汉王逸注:“言后稷之母姜原,出见大人之迹,怪而履之,遂有娠而生后稷。后稷生而仁贤,天帝独何以厚之乎?”屈原也认为周族的祖先后稷是姜原所生。

《世本》载:“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姜原生后稷。”《世本》所列先周世系,几乎全被司马迁写《史记·周本纪》时采用,一开始就是“后稷生不窋”。所以,丁山说:“《周本纪》在太王以前的世系,大抵是根据《世本》,而其事迹则多本于诗书,这些都是有迹可寻的。”(19)《世本》也是把姜原所生的后稷作为周族的第一位祖先。

《纪年》载“后稷放帝朱于丹水。”(20)这一简略的记载,说明周族的祖先后稷是尧舜时人。

汉武帝时出自孔府壁中、成书于战国的古文《大戴礼记》里,有《五帝德》、《帝系姓》二篇是司马迁写《五帝本纪》和《三代世表》之所本。该书说:“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产后稷。”(21)这也是说周族的祖先后稷,是有邰氏之女姜原氏所生。

从上列先秦史书,有关后稷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可以肯定周族的祖先后稷,是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然的话,为什么有那样多的先秦文献都论及他。由于他重视发展农业,他死后被民众敬奉为农神。他首先是人,死后才被奉为神的。

第二、后稷生活在尧、舜、禹时期,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后稷是有邰氏之女姜原所生,舜又“封弃于邰”,所以,邰是后稷的出生地和封地。“邰即,古今字。”(22)《括地志》云:“故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名,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原祠。”(23)邰在今陕西武功境内,因此武功是周族最早的发祥地。

不窋“去稷不务”,“奔戎狄之间”,其居留地又在哪里呢?《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24)庆州弘化县即今甘肃庆阳县。

《国语》又说:“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韦注:“窜,匿也。尧封弃于邰,至不窋失官,去夏而迁于邠,邠西接戎北接狄也。”(25)这是说不窋迁到邠。邠即今陕西彬县。

公刘的居住地。《诗》云:“笃公刘,于邠斯馆”,“度其夕阳,豳居允荒。”(26)豳地所在,“豳即邠,古今字异耳。”(27)《括地志》说:“豳州新平县,即汉漆沮县。《诗》豳国,公刘所邑之地也。”(28)豳,在今陕西彬(同邠)县。《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枸邑县下,班固自注:“枸邑,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班固认为豳在今陕西枸邑县。

从上列文献看,不窋移居甘肃庆阳,后又南迁陕西彬县,经过两代,到公刘时仍居彬县或枸邑县。

有认为:公刘居邠之邠与山西汾水之汾,古音同。邠从分,邠地与汾水有关。因此证明周人初兴于山西。这个意见只要看周人歌颂祖先公刘伟大业绩的史诗《公刘》篇,就知其欠妥。该篇云:“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郑玄笺:“厚乎公刘,于豳地筑此宫室,乃使人于渭水为舟绝流,而南取锻厉斧斤之石,可以利器用,伐取材木,给筑事也。”(29)这首诗说的是公刘在豳地建筑宫室时,在渭水上用船造桥,到渭水南边的南山去砍伐木材,供建筑之用。公刘居住的豳在陕西渭水北面,这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豳地在山西汾水之上,要到渭水南边去伐取木材,不仅要“涉渭”,首先要“涉河”。古代到处有森林,在山西汾水上修宫室,何须跨过黄河、渭水两条大河,到遥远的渭水南边去砍伐和搬运笨重的建筑材料呢?如果公刘居邠之邠地,在山西汾水旁,那《公刘》这首诗就得修改。

公刘的第九代孙古公亶父,又称太王,居豳遭戎狄进攻,遂去豳迁岐。《孟子》云:“太王居豳,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30)《史记》说:太王率领族众,“去豳,渡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31)的周原,定居下来。《诗》载:“民生之初,自土沮漆,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32)。“自土沮漆”迁“至于岐下”。迁徒的路线说得很清楚。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自土沮漆”如何理解。“自土”,《诗》有作“自杜”。杜为杜阳,即今陕西麟游县。《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杜阳县下,班固自注:“杜水南入渭”。“沮漆”,或为“徂(往)漆”,或为“漆沮”水。漆沮水何在,从古至今,众说纷纭。如能从《诗经》本身找到证据,则最有说服力。《诗·潜》是叙述成王、周公献鱼祭祖的颂诗。《潜》云:“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郑笺:“漆沮,岐周之二水也……。《小尔雅》云:鱼之所息谓之豳。豳糁也。谓积柴水中,令鱼依之止息,因而取之也”。孔颖达疏:“漆沮,自豳历岐周,以至丰镐,以其荐献所取,不宜远于京邑,故不言豳,言岐周者,镐京去岐不远,故系而言之,其实为潜之处当近京邑”(33)。周人的宗庙在岐山周原。在漆沮水中为潜养多种鱼,取鱼献祭宗庙祖先。为潜养鱼的漆沮水,当离岐山宗庙不远,这是可以肯定的。漆水,见于汉以后的记载有二:一见《汉书·地理志》,漆水在漆县(今陕西彬县)西;一见《说文》、《水经》、《山海经》,漆水源出杜阳(今陕西麟游县西)东入渭。《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两水并载,前者当即今水帘河,后者是雍水支流之一,南流合岐水、,雍水东入渭。《禹贡锥指》认为前者是古漆水,后者是古沮水。这里所谈的漆沮水,就在岐周附近,与周人在《潜》诗中说的漆沮水合,其说甚是。漆沮二水,就在周原之上的岐邑附近。

自太王迁居岐到文王作邑于丰之前,岐邑一直是周族的政治中心。岐邑的地望,根据考古发掘材料,陈全方先生研究后认为“早周都岐邑的位置是以今岐山京当乡贺家村为中心,西至岐阳堡,东至樊村、齐村,北至岐山山麓,南至康家、庄李村等”。其中“东至下樊、召陈,西至董家、凤雏村,是早周都城岐邑的宫室(宗庙)分布区”(34)。1977年,在岐山凤雏村甲组建筑基址内发现了大批甲骨文,证明那里是武王伐纣前后,周人作为宗庙之用的宫室建筑(35)。同时,也证明那里就是岐邑的中心地区。这里距今扶风县法门寺西北约七公里。这与《史记》集解引“徐广曰:(岐)山在扶风美阳(今法门寺)西北,其南有周原”(36)的说法是相合的。

从上可见,主要以《诗经》为据,先周时期的周族祖先,后稷居邰(武功),不窋居不窋城(甘肃庆阳),公刘居豳(彬县、枸邑、长武),古公亶父从豳迁岐邑(以岐山南的凤雏村为中心的周原一带),这些地方都在泾渭二水上。所以,我们说:周族起源于陕西泾渭二水之间,非来源于山西。

周族是黄帝部族中的重要支族。首先谈黄帝。五帝之首的黄帝,最初活动在哪里?《国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37)姜水所在,《水经注》说:“岐水……又屈经周城南,又历周原下……水北即岐山矣。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38)。据徐旭生考察,炎帝发祥地之姜水,即“西出岐山,东过武功,折南流入渭水的小水”。(39)黄帝发祥地,在今泾水上游,甘陕交界的黄土高原上。《史记》载:“祭黄帝桥山”(40)。《汉书·地理志》上郡阳周县下班固自注:“桥山在南,有黄帝”。今陕西黄陵县有黄帝陵,其地在泾渭二水之间。黄帝族早期活动的地域当在泾渭和泾洛之间的黄土高原南边。后来,向东发展,跨过黄河,可能是沿着山西汾水溯流而上,翻过汾水与桑干河源头的分水岭管涔山,到了桑干河畔的涿鹿,“邑于涿鹿之阿”(41)。战胜蚩尤、炎帝后,不久就南下渡过黄河,在河南新郑建立有熊国。

黄帝的世系,据《史记·五帝本纪》列表如下:

先秦时期的人们对古时有黄帝部族存在,是信而不疑的。本人已有另文论及,在此不述(42)。这里主要从黄帝部族的图腾和后世子孙姓氏来看黄帝传说的历史真实性。

黄帝族的图腾,开始是“天鼋”,后来发展为熊。黄帝是姬姓,又号轩辕。《大戴礼记·五帝德》云:“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郭沫若说:“轩辕、单阏,均天鼋之音变”。“天鼋,盖古之轩辕氏也”(43)。他认为青铜器铭文中的“图形文字,乃古代国族之名号,盖所谓图腾之遗或转变”,就是族徽。可见黄帝轩辕氏就是天鼋氏。铸有“天鼋”族徽的青铜器,据邹衡先生统计有百件左右(44)。有出土地点者,仅成王时的《献侯鼎》,出自陕西乾县。郭沫若在释该鼎铭文时说:“天鼋二字,器铭多见,旧释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周语》下‘我姬氏出自天鼋’,犹言出自黄帝”(45)。从《献侯鼎》族徽看,直到西周初,尚有黄帝族的后代,在陕西泾渭二水之间居住。

与黄帝同为姬姓,共处于一个部落联盟之中的其他天族,所铸有天族族徽的青铜器,也发现有50多件。其中有出土地点和可知大体铸造时间者有9件。出土于陕西扶风齐家村,约铸于西周早期3件;出土于岐山,铸于武王时者一件;出土于长武县,约为周初器者一件;出土于陕西绥德,约铸于廪辛至文丁时者一件;出土于陕西宝鸡,铸于商周之际者一件;出土于山西灵石,约铸于武丁前后者一件;出土于河南,铸于西周早期者一件。这9件铸有天字族徽的青铜器,出自陕西者7件,其中5件均出自泾渭地区。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古代有一个黄帝族,并非子虚之说,周人自称“我姬氏出自天鼋(轩辕)”,当属事实。

从黄帝部落联盟内各部落的图腾徽号看,黄帝族是存在过的。《史记》载:“黄帝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46)。《大戴礼纪》载:“黄帝教熊、罴、貔、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47)。略有不同。以这六种兽为图腾的部落,其族徽在青铜器图形文字中,均可找到。

首先,黄帝部落是以熊为图腾的。《史记》说:“黄帝为有熊”(48)。《白虎通义》说:“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49)。《帝王世纪》说:“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司马贞说:黄帝“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50)。黄帝在河南新郑建立的国家,也叫有熊国。黄帝部族以熊为图腾,金文有证。《天兽鼎》上的族徽,是在一人形“天”字裆下,有一嘴向下,体胖、后腿粗、尾短,似熊的兽(51)。这就是以熊为图腾的黄帝部族后人,所铸的青铜器上的族徽。黄帝以熊为图腾,死后也变成熊,回到熊图腾那里去。《史记》说:黄帝骑龙上天。《历书》说:“昔者黄帝合而不死”。臣曰:黄帝“升龙登仙于天,故曰合而不死”(52)。《大戴礼记》载:黄帝“乘龙(依)云”(53)。黄帝以熊为图腾,死时化作熊,骑龙飞升上天,这种熊骑龙飞升上天的传说,引起屈原不解。他在《楚辞》中发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54)?其实这一传说,指的就是黄帝以熊为图腾的史实。

罴,《尔雅》:“罴,如熊,黄白文”(55)。《诗》陆机疏云:“罴,有黄罴、有白罴、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粗理,不如熊白美也”(56)。可见罴当是棕熊。以“天熊”为族徽的青铜器有二件(57)。熊之毛色,青铜器族徽无从分辨,其中当有棕熊。

貔,《尔雅》:“貔,白狐”(58)。《广雅》:“貔,貍猫也”。《诗》郑笺:“貔,猛兽也”。陆机疏云:“貔似虎,或曰似熊。一名执夷,一名白狐。辽东人谓之白罴”(59)。貔,当是白熊。铸于商周之际的《妣辛》上的族徽(60),“天”字裆下一兽形,口小、腿粗、竖耳、长尾、有脊毛,当是白熊。

貙,《尔雅》:“貙,似狸”(61)。“貐类貙,虎爪,食人,迅走”。郭璞注:“今山民呼虎之大者为”(62)。铸于西周早期的《父丁爵》(63)、《父丁尊》上的族徽,“天”字下一兽,身瘦长,尾粗,嘴向下,似狐。当是“似狸”之貙。

虎,铸于先周时期的《父丁鼎》上的族徽,“天”字下一兽,张小口、细足、有耳、卷尾,身上有条纹,当是虎(64)。

另有《父乙觚》上的族徽,“天”字下兽形,身短、尾短,似野猪(65)。以上以天兽为族徽的青铜器,这些兽类难于准确判明其种属,依其形态,略作分辨如上。族徽各类兽形上均有一天字,表明他们同属天族,各自是天族的一个支族。天族后代商周犹存。《大丰殷》之作器者天亡。《姓考》:“天,黄帝臣天老之后”(66)。姓天名亡,其人曾助武王祭文王。以《天姬自作壶》为证,天族为姬姓,与黄帝同族同姓。

从天兽诸器之族徽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与黄帝族结成联盟,以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族徽的部族,他们的后裔到商周时期还存在。它表明黄帝族在古时确实存在过,并非后人虚构。

从黄帝族分化、繁衍下来的子孙氏族,在商周时代活动于黄河流域者,还大量存在。《国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 。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媵、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67)”。

黄帝,可能是古代一位部落首领的名称,或为一部族名称,或为一时代称号:“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又称“二十五宗”,它们与黄帝族之间,不一定就是直系血缘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从黄帝母氏族中,先后分衍出的二十五个子氏族。在分化过程中那些始终保持姬姓者,应是黄帝族中的主体部族,而那些最初从黄帝族分裂出来时,仍用姬姓,但到新地居住久了,就改用新姓,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部族有两个姓,既有姬姓,又有新姓。凡属这一情况者,当是黄帝族中的支族。如果这种认识无误的话,那么,商周时期的姬姓周族,就是从黄帝族中的主体部族发展下来的。那些出自黄帝族又获得新姓,在商周时期犹存者,当是黄帝族支族的后裔。“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从文献和金文中,大都可以得到证明。

姬姓,人所共知,周族为姬姓,周初封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68)。还有一些非周族的姬姓,当是黄帝族东迁所滞留在陕西、山西、河南的后代。

酉姓,铸有酉字族徽的青铜器有20多件。《酉爵》出土于陕西耀县,《酉父辛卣》和《亚酉尊》传出自安阳。其它,如《酉父癸》、《酉父辛爵》、《酉乙鼎》(69)等,铸造时代约在商周之际。可见:“黄帝之子”十二姓之一的酉姓,商周时还存在。

祁姓,《史记》载:武王灭商后,封“黄帝之后于祝”(70)。《姓觿》云:“欧阳修撰祁公铭,以祁为黄帝子所封,因氏”(71)。祝与祁,形近,二字左从示同,右一从兄,一从邑,甲骨文兄作,邑作,形同,故祝当为祁字误。祁地望,《路史》云:“祁,太原祁县,以祁名,自汉不改”(72)。祁,当是从黄帝族中分衍出来的子族,由于居祁之地,因此为氏,故姓祁。周初所封黄帝之后,当为祁姓的一支。昭王曾娶祁姓女为妃。《国语》载:“昭王娶于房,房君祁姓”(73),可以为证。上可见“黄帝之子”的祁姓后代,商周时还居住在太原祁县一带。

己姓,《国语》载:“己姓:昆吾、苏、顾、温、董”(74)。郭沫若释《稣公》说:“己即妃之省。《晋语》‘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为女焉’,妲己亦著姓也。《郑语》以苏、温为二国,《左传》则苏温为一。《春秋》僖十年书:‘狄灭温,温子奔卫’。传云:‘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奔卫’”(75)。《左传》杜注:“苏子,周司寇苏公之后也,国名为苏,所都之邑名为温。故温、苏递见于经,是得两称故也”(76)。郭沫若说:“春秋中叶,周王复封苏子。苏犹存。苏器之传世者以本(稣公)及稣甫人匜盘,稣冶妊鼎、稣卫妃鼎为较古,盖在东迁前后,而稣公子及宽倪鼎则较晚,盖在春秋中叶也”(77)。又己姓,《路史》云:“己、邔、纪也,故南郡邔县,己姓之祖”(78)。《说文》:“邔,南阳县,从邑己声”(79)又“妀,女字也,从女己声,居拟切”(80)。当为己姓女出嫁,以己姓为字。妀同妃。己姓之国,商周时不少。据《路史》:“昆吾,己姓”,“濮阳,昆吾之虚也”,“夏末迁许”(81)。《金文编》说:“己,孳乳为纪,国名”(82)。纪国在山东。纪国国君所铸青铜器有《纪侯钟》、《纪侯貉子簋》等。春秋初期(公元前690年),纪国才被齐国所灭。可见“黄帝之子”的己姓,在夏、商、周三代,还确实存在。

箴姓,箴又作鍼,《左传》载“陈国有鍼子,送妫氏入郑与公子忽婚配(83)。又有鲁大夫鍼巫氏,使鍼季用鸩酒毒死鲁庄公。(84)还有卫国有一位大夫叫鍼庄子(85)。“黄帝之子”的鍼姓,在春秋时代都还存在。

任姓,《世本》:“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86)。甲骨文有“妇妊”(87)的记载。从甲骨文有“妇妌”、“妇好”、“妇姪”、“妇娘”、“妇姼”之妌、好、姪、娘、姼,均为姓例之,则妊肯定也是姓。妊,从女从壬,与任从人从壬同,女人也是人,故妊同任。甲骨文中有“妇妊”,证明商代中期,盘庚以后的商王还娶任姓部落的女子为妻。《汉书》记载:“大任,王季妃,生文王”(88)。刘向说:“大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娶为妃”(89)。证明商末任姓部落之女还与姬姓周族联姻,西周时妊姓女子嫁与西周贵族为妻者,金文有载。青铜器有《妊吹鼎》、等,这些青铜器,当为任姓贵族所铸。郭沫若释《稣妊鼎》说:“稣妊乃妊姓女嫁于苏者,妊非国族则当是字”(90)。西周时任姓存在则勿庸置疑。春秋战国时期,任姓的一个分支薛姓长期存在。《左传》正义云:“《谱》云:薛,任姓,黄帝之苗裔,奚仲,(夏)封为薛侯,齐桓霸诸侯黜为伯,献公始与鲁同盟,小国无《记》,世不可知,亦不知为谁所灭”(91)。这是说“黄帝之子”的任姓,其后裔奚仲,曾作过夏王朝的车正,后封为薛侯。汤的左相仲占据薛侯封国,奚仲才迁到邳地。到武王灭商后,才又封其后裔为薛侯。齐桓公废薛侯为伯。薛献公时始与鲁国结为同盟。薛当为齐所灭。战国时齐相孟尝君田文就曾封于薛。任姓薛国的活动,在夏、商、周三代均可见其踪迹。从以上文献、甲骨文、金文的记载看,“黄帝之子”的任姓及其支族,在三代犹存,是确凿无疑的。

姞姓,《汉书》载“姞人,弃妃”(92)。这是说,后稷的妻子是姞姓部落的女子。《世本》云:“燕国,姞姓”。“密须,商时姞姓之国”。注:“《姓氏书辨证》三十六引:密须商时姞姓国也,文王灭之,其后以国为氏”(93)。《国语》谓:“密须由伯姞”(94)。姞同佶。《路史》云:“佶,《风俗通》云:殷时侯国”。注:“周封女吉氏于南燕”(95)。谯周说:“《春秋传》燕与子颓逐周王者,乃南燕姓也”(96)。《诗》载:“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郑笺:“姞,蹶父姓也”(97)。这首诗说的是周宣王的卿士蹶父姞姓,其女嫁给韩侯,称韩姞。姞姓女子嫁给蔡侯称蔡姞,《蔡姞簋》可证。郭沫若考释该器铭文说:“此乃姞姓女嫁于蔡者,故称蔡姞,犹鄂女适王称王姞,楚女适江称江姞之类。蔡姞之母为姞姬,则姬、姞互为姞姻可知”(98)。姞姓女为贵族妻子铸造青铜器者,有《姞氏簋》、《尹姞鼎》、《弔姞盨》、《仲姞鬲》、《姞彝觯》和《姞亘母觯》等。从后稷到周王和蔡侯,姬姞二姓世代通婚。也可证明“黄帝之子”的姞姓,在三代的确实存在。

荀姓,《左传》载:“郇,文之昭也”。(99)而《说文》则谓:“郇,周武王子所封国,在晋地”(100)。郇即是荀。《姓解》说:“荀,颖川荀氏有二出,其一黄帝十四子之一姓也,又周文王庶子封于郇,其后子孙有去邑加草自以为氏者。后又避汉宣帝讳改为孙,所著书即荀卿子也。《左传》有荀、荀息为大夫”(101)。这是说荀姓有两个来源,一是黄帝十四子之一的荀姓,一是文王庶子封于郇。郇邑当是黄帝族后裔荀姓氏族的中心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荀姓就多了。《世本》载:“荀氏,晋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献伯偃,偃生穆伯吴,吴生(荀)寅,本姓荀,自荀偃将中军曰中行,因氏焉。之与智氏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称荀”(102)。又《左传》杜注:“程郑,荀氏别族”(103)。由上可见,“黄帝之子”的荀姓,在商周两代直到战国时期都还存在。

滕姓,《姓解》谓:“滕,黄帝十四子之一。又文王封十六子。滕第十二。”(104)滕君之名,《左传》记有滕文公,成公,昭公。《孟子》记有滕定公等。滕,在文王以前原为黄帝之子”的滕姓氏族迁居的中心地。周初,封文王第十二子于滕。滕国在山东。滕国虽小,其民应多为黄帝之子”滕姓的后代。滕国的史迹,金文有载。如《滕侯盨》等。从上可见,“黄帝之子”的滕姓后代,自商、周以至战国,都还存在。

僖姓,《姓觿》云:“僖,一作釐。《世本》云黄帝二十五子中有釐姓,《国语》汪罔氏守封愚山为釐姓”(105)《姓解》也说:“釐音僖,黄帝十四子之一姓也。《左传》有釐负羁妻。”(106)《路史》谓:“黄帝之宗:釐,僖也。齐国釐城,为来音,简王十二年,舒庸人道吴国巢及釐虺。”(107)足见春秋中期,“黄帝之子”的僖姓后代,犹有居住在齐国釐城的,还有在曹国作卿大夫的。

还有儇姓、依姓,文献无征,在此从略。

以上可见,《国语》所载:“黄帝之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到夏商周三代以至战国时期,在文献、甲骨文、金文等史料中,大多数都还可以一一考见他们的活动,证明它们的真实存在。因此,左丘明在《国语》中所记黄帝之事,应有所据。

上面我们从与黄帝部族结成联盟的诸部落图腾徽号的考察和“黄帝之子”得姓者十二姓的考察,均证明传说时代的黄帝族是真实存在过的,并非后人虚构的神话。

既然黄帝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人物或部族,那么,黄帝的世系,也当有所据。司马迁根据《大戴礼记》和《世本》,在《五帝本纪》中所列黄帝世系,黄帝之子为玄嚣和昌意。玄嚣为青阳,传蟜极,蟜极传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之子有四:即尧、挚、契、弃。这里的上下继承关系,不一定是父子关系,他们当是氏族部落分化繁衍过程中的母氏族与子孙氏族的关系。帝喾之四子,亦与此同,周族的始祖后稷弃,当是从黄帝族之孙氏族——帝喾部族中分衍出来的一个支族。

其次,周族与黄帝族的关系密切,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看出:第一,周族与黄帝族同以熊为图腾。黄帝族以熊为图腾,前面我们从文献、金文资料中,已得到证实。周族以熊为图腾,文献多有记载。《史记》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以为不祥……初欲弃之,因名曰弃。”(108)这是说周族的祖先后稷,系姜原践大人迹而生。汉代之书多如是说。《诗》孔疏引《河图》(109)、《太平御览》引《元命苞》(110)、《白虎通》(111)、《论衡》(112)都说周族后稷是其母“履大人迹”所生。这个“大人迹”是什么呢?就是“熊迹”,即熊的脚印。周人称“熊迹”为“大人迹”,是对祖先图腾的避讳。付瑞则在《图腾主义》一文中说,加拿大印地安人的熊族,不称熊,而曰“大脚”。瑞典牧羊女不敢说熊,而称熊曰“老人”、“伟大的父亲”、“金脚”。(113)至今,我国东北人,还称熊为大人。可见“大人迹”就是“熊迹”,“履大人迹生弃”就是“履熊迹生弃。”这是周人认为自己是熊图腾所生的反映。它表明周族是以熊为图腾。这个问题,孙作云在《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一文中,也说:“姜原履大人之迹而生子,就是履熊迹而生子,周人以熊为图腾。”(114)以上可见,周族与黄帝族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族。从图腾看,周族是黄帝族东迁时,留居在发祥地泾渭流域,继承黄帝族熊图腾的一个重要支族。

第二、周族与黄帝族同为姬姓。黄帝族为姬姓。《国语》说:“黄帝族以姬水成”,“故黄帝为姬(姓)。”(115)《说文》云:“姬,黄帝居姬水以为姓,从女声”(116)。从黄帝族中分化出来的支族,为姬姓者有玄嚣。《史记》说:“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117)。《国语》说:青阳为姬姓(118)。青阳之子为极,文献无征,不知其为何姓,但知极之子帝喾为姬姓。《帝王纪》云:“帝高辛,姬姓也”(119)帝即帝喾,帝喾与其祖青阳均为姬姓,则帝喾之父极,肯定也是姬姓。帝喾的四子中,唯有周人祖先后稷为姬姓。《史记》说: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120)看来,周族与黄帝族同为姬姓,而周族的姬姓还是从黄帝族那里继承下来的。

第三、周族与黄帝族同起源于泾渭流域,周族起源于渭水北边的武功。黄帝族也起源于甘陕交界之处,泾水的一条支流姬水。两者前面均已论及。

综上可见,周族与黄帝族同以熊为图腾,同为姬姓,而又同起源于陕西泾渭流域。两者既然同图腾、同姓、又同起源地,而黄帝族起源于陕西泾渭之地,已经肯定,那么周族最初的活动地域也肯定在陕西泾渭二水之上,不当在别处。

周族与姜姓羌族是世代通婚的近邻,先谈姜姓羌族,羌是个象形字,作,《说文》:“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121)《风俗通》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122)。可知羌族是西戎中的一支,从事牧羊的部族。姜姓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部族羌族中的一支。从字形看,羌字从羊从人,姜字从羊从女,从人与从女相同,因女人也是人,故姜与羌同。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羌族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姜姓羌族受中原地区华夏族先进农业文明的影响,逐渐改变生产方式,则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从居住地看,羌戎并称,羌族又是戎族中的一支。戎族的分布地区主要在西方,但不仅限于西方。本人已有另文考察,认为“戎族分部甚广,概言之,大约活动于整个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甚至远及辽西与苏北”(123)。戎族虽不全居西方,然其主体部分则在西方,特别是作为戎族中的一支的羌族,主要居住在西方,故史书多称羌为西羌。所以,《后汉书》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汉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124)。西羌是否出自三苗,学者多有疑议,在此不论。这里范晔把羌族与姜姓羌族的关系颠倒了。不是西羌是姜姓羌族的别支,而是姜姓羌族是西羌的一支。羌族聚居地,商代以前就是在甘、青、川交界一带。顾颉刚先生说:“羌的疆域相当地大,北面和鬼方、方为邻,东面有、易、雀、犬、周许多国,东南接和蜀,大致说来,他们占有了现今甘肃大部分和陕西西部”(125)。邹衡先生也认为:“今天的甘肃南部一带正是羌人的大本营”(126)。司马迁说:“禹兴于西羌”(127)。汉晋学者皇甫谧、谯周、常璩、郦道元等多从其说。禹生西羌之地,他们认为在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其地则更偏西南了。武王伐纣,在牧野誓师时说:“逖也,西土之人”(128)。作为参加伐纣联军的八个方国之一的羌族,其在西方是非常清楚的。总之,羌人的主要居住地在甘、青、川、陕接壤之地。其地在中原的西方是肯定无疑的。而羌族中的一支姜姓羌族的居住地,主要在陕西西部渭水上游一带。前引《国语》说:“炎帝以姜水成”,“炎帝为姜(姓)”。姜水,《水经注》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可知姜姓羌族最早居于渭水北边的一条支流上。生周族祖先后稷的姜原是有邰氏之女。《诗》“即有邰室家”。《毛传》说:“邰,姜原之国也”(129)。有邰在陕西武功县南。地当渭水之北、漆水之南,岐山之东南。有邰国正和姜氏城遥遥相望。姜氏城和姜原之国的邰,当是姜姓羌族的早期政治中心之所在。从活动地区看,羌族的主体部分在黄河上游的西边,而姜姓羌族则在羌族活动区域的东边。

周族与姜姓羌族,自古以来关系密切。这是因为两族世代结成政治联盟,互相通婚,在周族的血管里流淌着姜姓羌族的血液。在周族的始祖帝喾,娶姜姓羌族的女子姜原,而生周族的祖先后稷;古公父居,娶姜姓羌族的女子太姜,后生王季;武王娶邑姜,而生成王和唐叔(130);康王妃为王姜(131);穆王妃为王俎姜(132);懿王妃为王白姜(133);厉王妃为申姜(134);宣王妃为齐姜(135);王妃为申姜(136)等。至于周代所封姬姓诸侯鲁、卫、晋等之娶姜姓羌族女子为妻者,除《左传》有晋穆侯娶姜氏为夫人外(137),《列女传》载,还有“鲁季敬姜”、“晋文齐姜”、“卫宣公姜”、“鲁桓文姜”、“鲁庄哀姜”、“鲁宣穆姜”(138)等。周族与姜姓羌族女子世代通婚,以上可见一斑。周朝建立后,周族与姜姓羌族通婚,是此前互相通婚关系之沿袭。先周时期,周族与姜姓羌族世代通婚,而且结成政治联盟,他们必定是近邻,彼此相去一定不远。前已考证姜姓羌族居住地在陕西西部的渭水上游,周族初居必定在距渭水上游不远之地。周族起源于有邰,即陕西武功之说,从周族与姜姓羌族是近邻来看,是完全可信的。

周族起源于泾渭流域,考古材料也可为证。前国立北平研究院史语所,在渭水上游宝鸡斗鸡台发掘了一批瓦鬲墓。据发掘报告作者苏秉琦先生研究,从时代和陶器形制两方面看,都反映了先周文化的特点。苏先生把瓦鬲墓的时代分为初、中、晚三期。他认为瓦鬲墓初期的年代最晚亦当在商代早期,而瓦鬲墓中期最晚约在商周之际(139)。这是说瓦鬲墓的初、中期,均属于先周文化的范畴。邹衡先生把瓦鬲墓的年代分为四期,他认为“第一、二期是‘先周文化’”(140)。可见瓦鬲墓的初、中期,或者一、二期是周族早期阶段的文化。瓦鬲墓的陶鬲形制特点:第一期的鬲有分裆鬲和联裆鬲两种,不共存于一墓。第二期的特点是,分裆鬲和联裆鬲开始同出一墓中。先周文化陶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同时存在分裆和联裆两种不同的陶鬲。据分析“分裆鬲的老家是在甘肃河大夏河一带。也就是先周文化因素中主要因素之一的分裆鬲是从西方来的”(141)。分裆鬲东传的过程中,制法不断改进,逐步出现了联裆鬲。如果这种推测不错的话,那么,分裆鬲与联裆鬲之别,就不是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而是制法上的改进。

陶鬲是煮食炊器。早期陶鬲的制法是先制三个鬲足,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拼接上高领。后来,改进制作方法,先用泥条盘筑一个泥桶,然后再将下端分成三等份,依次向里挤压,三处挤压的泥边相接,形成三足联裆。由于这种作法简便,中期以后,逐渐推广。从分裆鬲到联裆鬲,似是人们制陶鬲技术的改进。

分裆鬲的老家在甘肃,那里本是姜姓羌族的发祥地。当时,居住在泾渭流域的周族与西边的姜姓羌族接触,并结成联盟关系,汲取他们制作陶鬲的技术,逐步制作出联裆鬲来。这在陕西武功郑家坡先周遗址中得到了证明。

郑家坡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据发掘者说:“郑家坡遗址早期的年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至二里冈下层,即夏朝晚期和商代前期,它的晚期约在文王作丰之时”(142)。它所在的年代,相当于从不到文王时,这几乎包括先周文化的全部时间。而郑家坡遗址出土的陶器,是以联裆鬲为主要特点,这似可说明齐家文化及辛店、寺文化的陶鬲东传,周族受其影响,并根据自身文化的特点加以改进,才制作出联裆鬲来。在陕西扶风刘家村发现的姜戎墓,被称为渭水中游代表姜戎文化的刘家文化(143)。“刘家文化是在齐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领乳状袋足分裆鬲是刘家文化最具特征的器物。”郑家坡“周式鬲的联裆,刘家陶鬲的分裆,是由于制法的不同形成的”。(144)周式鬲的联裆,似是承袭于陕西客省庄二期文化和刘家文化的分裆鬲。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先周文化可能是从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了一些齐家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145)。或者说联裆是分裆的改进型。总之,无论联裆鬲与分裆鬲,都属先周文化的组成部分。

宝鸡斗鸡台瓦鬲墓和武功郑家坡遗址,考古工作者都把它定为具有代表性的先周文化。此外,据目前考古材料得知:甘肃平凉、灵台、陕西扶风、武功、彬县、长武、麟游、岐山、凤翔、宝鸡、乾县、耀县、泾阳、咸阳、户县、长安及凤县、甘泉等地都发现了先周文化遗址、墓葬或文化遗物。这些地方,除凤县和甘泉外,都在泾、渭流域一带,这与文献《诗经》、《孟子》和《史记·周本纪》等所记的周族早期活动的地区正好是相合的。据此,先周文化的分布地区和周族的起源地,在考古材料上也得到了证明。

综上所述,我们从《诗经》考察周族的起源地在陕西泾渭二水之上。周族是从泾水支流发展起来的黄帝族中分衍出来的一个支族,周族与西边渭水上游的姜姓羌族世代通婚结为联盟,以及从宝鸡、武功等地出土的先周文化考古材料等方面,都充分证明周族早期活动于泾渭二水之上,因此,文献所记周族起源于陕西武功之说是完全可信的。它绝非起源于别的地方。

注释:

①钱穆:《周初地理考》,《燕京学报》第10期;

②徐中舒:《西周史论述(上)》,《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3期;

③王玉哲:《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三辑;

④尹盛平:《从先周文化看周族的起源》,《西周中研究》,《人文杂志》1984年丛刊;

⑤李仲立:《试论先周文化渊源》,《社会科学》1981年1期;

⑥杨升南:《周族的起源及其播迁》,《人文杂志》1984年6期;

⑦《尚书·尧典、吕刑》;

⑧《左传》文公二年;

⑨《左传》昭公九年;

⑩《左传》襄公七年;

(11)《国语·鲁语上》;

(12)《国语·周语上》;

(13)《山海经·大荒西经》

(14)《山海经·海内西经》

(15)《山海经·海内经》

(16)《山海经·西山经》

(17)《孟子·滕文公上》

(18)《楚辞·天问》

(19)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7页,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版

(20)《古本竹书纪年》

(21)《大戴礼记·帝系姓》

(22)《史记·周本纪》索隐

(23)《史记·周本记》正义

(24)《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25)《国语·周语》

(26)《诗·大雅·公刘》

(27)《孟子·滕文公下》

(28)《史记·周本纪》正义引

(29)《诗·大雅·绵》

(30)《孟子·滕文公下》

(31)《史记·周本纪》

(32)《诗·大雅·绵》

(33)《诗·周颂·潜》

(34)陈全方:《早周都城岐邑初探》,《文物》1979年10期

(35)《陕西岐山凤雏村发现周初甲骨文》,《文物》1979年10期

(36)《史记·周本纪》集解

(37)《国语·晋语四》

(38)《水经·渭水注》

(39)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41、42页,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

(40)《史记·封禅书》

(41)《史记·五帝本纪》

(42)姚政:《论商族的起源—兼论黄帝》,《四川师范学报》1987年1期

(43)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载《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1-12页

(44)邹衡:《夏商周考古论文集》340页,文物出版社:《金文编》1023页,附录上

(4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31页

(46)《史记·五帝本纪》

(47)《大戴礼记·五帝德》

(48)《史记·五帝本纪》

(49)《白虎通义·号章》卷一

(50)《史记·五帝本纪》索隐

(51)容庚:《金文编》1024页,附录上

(52)《史记·封禅书》

(53)《大戴礼记·五帝德》

(54)《楚辞·天问》

(55)《尔雅·释兽》

(56)《诗·韩奕》陆机疏

(57)《金文编》1024页、附录;

(58)《尔雅·释兽》

(59)《诗·大雅·韩奕》郑笺

(60)《金文编》1024页、《三代吉金文存》六、二二、四

(61)《尔雅·释兽》

(62)《尔雅·释兽》郭注

(63)《金文编》1024页

(64)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二、二一、四

(65)《金文编》1024页

(66)《姓觿》卷三引

(67)《国语·晋语四》

(68)《荀子·儒效》

(69)《金文编》1000页

(70)《史记·周本纪》

(71)明陈士元:《姓觿》卷三

(72)《路史·国名记乙》

(73)《国语·周语》

(74)《国语·郑语》

(75)《春秋》僖公十年及传

(76)《左传》僖公十年及疏

(77)《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242页

(78)《路史·国名记乙》

(79)《说文·邑部》

(80)《说文·女部》

(81)《路史·国名记乙》

(82)《金文编》968页

(83)《左传》隐公八年

(84)《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85)《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86)《世本·姓氏篇》

(87)《殷墟文字乙编》1329;《甲骨文编》470页(88)《汉书·古今人表》

(89)刘向:《列女传》

(90)《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242页

(91)《左传》隐公十一年正义

(92)《汉书·古今人表》

(93)《世本·姓氏篇》注

(94)《国语·周语中》

(95)宋罗泌《路史》

(96)谯周;《古史考》

(97)《诗·大雅·韩奕》

(98)《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178页

(99)《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100)《说文·邑部》

(101)宋邵思《姓解》

(102)《世本·卿大夫世家》

(103)《左传》成公十八年杜注

(104)宋邵思《姓解》

(105)《姓》卷一

(106)宋邵思:《姓解》

(107)《路史·国名记甲》

(108)《史记·周本纪》

(109)《诗·大雅·生民》孔疏引

(110)《太平御览》卷九五五,引《元命包》

(111)《白虎通·姓名篇》

(112)《论衡·奇怪篇》

(113)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转引,中华书局,1966年版

(114)孙作云:《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载《开封师范学报》1975年2期

(115)《国语·晋语四》

(116)《说文·女部》

(117)《史记·五帝本纪》

(118)《国语·晋语四》

(119)《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

(120)《史记·周本纪》

(121)《说文·羊部》

(122)《太平御览》卷794引

(123)姚政:《论商族的起源》载《南充师院学报》1987年1期

(124)《后汉书·西羌传》

(125)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1期

(126)邹衡:《夏商周考古论文集》345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27)《史记·六国年表》

(128)《尚书·牧誓》

(129)《诗·大雅·生民》

(130)《左传》昭公十年孔疏;《史记·晋世家》

(131)唐兰:《武英殿彝器图录》93页引

(132)刘启益:《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载《文物与考古》;1980年4期

(133)《文物与考古》1980年4期,同前

(134)《诗、大雅、崧高》

(135)《列女传·周宣姜后》卷二

(136)《史记·周本纪》

(137)《左传》桓公二年

(138)刘向:《列女传》

(139)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48年版)及《图说》1954年中国科学院版

(140)(141)邹衡:《夏商周考古论文集》315、345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42)《陕西武功郑家坡先周遗址发掘简报》,载《文物》1984年7期

(143)《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4期

(144)《先周文化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84年7期

(145)夏鼐:《在日本东京同志社大学史前殷周考古学座谈会上的发言》;徐锡台:《早周文化的特征及其渊源的探索》,载《文物》1979年10期。

标签:;  ;  ;  ;  ;  ;  ;  ;  ;  ;  

论周代的起源--兼论黄帝_史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