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S在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解剖钢板疗效对比的认识论文_彭立军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412000

【摘 要】目的:对比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传统解剖钢板对股骨远端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股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将患者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并分别使用传统解剖钢板、LISS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优良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优良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S与传统解剖钢板对股骨远端关节骨折均有显著疗效,但LISS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因此更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系统;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传统解剖钢板;疗效;对比

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为高速高能损伤,由于患者软组织损伤严重且损伤涉及膝关节,骨折性质多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故对患者预后功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临床治疗也比较棘手[1]。本文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股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试对比LISS、传统解剖钢板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股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将患者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具体资料为: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3岁~73岁,平均(48.63±11.27)岁。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24岁~72岁,平均(48.75±11.16)岁。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布、致伤原因与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之间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新鲜、闭合性的股骨远端关节骨折;②其他主要脏器未发生严重创伤;③患者对研究内容完全了解且签署了相关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也同意本次研究[2]。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存在严重病变;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既往肢体功能障碍;④合并有神经疾病或肌肉疾病;⑤组织缺损、血管神经损伤严重[3]。

1.2 方法

术前为两组患者取仰卧体位,给予连续腰硬联合麻醉,消毒铺巾,使患者膝关节稍弯曲。

对照组采取传统解剖钢板治疗,于Gerdy结节的上方取一小切口,将股骨外踝外侧充分暴露,以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给予骨折复位。将预弯好的解剖钢板贴敷在股骨外踝与股骨远端,将螺钉按顺序打入,固定好钢板。冲洗伤口并止血,留置腹压引流管,将切口逐层缝合。

研究组采用LISS治疗,于Gerdy结节的上方取一小切口,在确保不对LISS钢板预放置位置固定状况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将股骨外踝外侧充分显露,以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并给予骨折复位。选取长度适宜的LISS接骨板,在其上安装插入导向手柄,于接骨板及骨膜、股外侧之间将其插入,使其敷贴在股骨外踝上,并确保其位于髌骨关节稍后方、胫骨关节稍上方。维持骨折复位,经固定螺栓将克氏针打入至股骨踝部,基于C型臂的透视进行复位,若复位效果良好则可置入螺钉螺栓与钻套。冲洗伤口并止血,给予负压引流,将切口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术后优良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半年间以HSS标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4]。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股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检验卡方值。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检验t值。P<0.05视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优良率

研究组的术后优良率(90%)与对照组(82.5%)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优良率对比(n,%)

2.2 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2.3 并发症

研究组有1例感染,1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有7例感染,2例血肿,1例螺钉脱出,并发症发生率为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12<0.05)。

3 讨论

因车祸、高空坠落等高能量原因而造成的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会使患者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问题,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需要为患者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为对照组采取传统解剖钢板治疗,为研究组采用lISS治疗。从结果可以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vs2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术后优良率与对照组相近(90%vs82.5%),可见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LISS比传统解剖钢板安全性更高。原因在于:传统解剖钢板在进行内固定治疗时需要广泛剥离软骨组织,其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创伤较大、患者恢复缓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5]。而LISS作为微创内固定系统使用锁定螺丝进行固定,不需要将钢板预弯,与现代微创外科理念更加相符。钢板与螺钉锁定后会会形成更加稳定的内支架系统,其铆合能力与抗拔出合力更强,可以避免一期复位丢失;同时,螺钉经锁定孔和骨骼固定,可以预防螺钉滑移退出;而接骨板不与骨皮质紧密接触,可以减少给骨膜造成的压迫,对骨折端血供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可以加快骨折的愈合;术中所取切口位于股外侧肌下,可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6]。

结语:

传统解剖钢板对股骨远端关节骨折有显著疗效,但治疗时间长且局限性明显,而LISS疗效同样显著,但创伤小、并发症少,因此临床应为患者应用LISS。

参考文献:

[1]余华伟,张东,陈敬忠,等.两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03):338-340.

[2]刘利伟.传统解剖钢板与LISS在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双足与保健,2017,26(09):135-136.

[3]张慧东,王井伟,白净.逆行交锁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钢板修复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4):6577-6582.

[4]曾乐天.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中LISS应用与传统解剖钢板应用的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4):703-704.

[5]朱建举,窦庆寅,梁旭强.LISS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5,26(09):1347-1348.

[6]李鹏,苗娜,王维彬.LISS在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中的应用及与传统解剖钢板疗效对比[J].河北医药,2014,36(03):357-358.

论文作者:彭立军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LISS在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解剖钢板疗效对比的认识论文_彭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