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联合降钙素原检测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应用论文_万绍勇 明靖淞,蓝照,薛均,李金叶 曾凡茂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418000

【摘 要】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指导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生素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82例CAP患儿,其中41例患者根据LPS及 PCT检测结果应用抗生素(研究组),另41例仅根据我国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常规应用抗生素(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使用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CAP患者的LPS及 PCT检测结果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不仅不影响临床疗效,而且还利于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内毒素;降钙素原;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细菌与病毒是致该病的两种最为常见的病原体,在临床诊断中由于常受到出现的混合感染、新的病原体及变异体的影响而导致诊断难度加大,并在治疗时容易过度使用抗生素而造成菌株耐药率增高[1]。目前,对于儿童 CAP多为经验性治疗,主要依靠儿童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原学构成谱以及细菌耐药流行病学等使用抗生素,但这些依据的特异性不高,无法有效区分出到底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进而导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亟需能够早期判断病原体感染的生物学指标,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内毒素(LPS)与降钙素原(PCT)两种生物学指标对82例CAP患儿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82例CAP患儿,按英国胸科学会肺炎严重程度分类标准[2]明确诊断为普通型肺炎,并排除心、肺及免疫系统等疾病,临床表现包括 气促、咳嗽、咳痰,肺部有湿啰音及炎性浸润病变,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每组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不大(P>0.05),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为2个月至13岁,病程为1~7天。

1.2 LPS及PCT检查

本组所有患儿抽取空腹静脉血5ml,静置30分钟后常温离心5分钟,速率3000r/min,获得血清保存于—20℃的环境中。LPS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正常参考值为≥10pg/L;PCT采用免疫酶联荧光分析技术进行检测,正常参考值为<0.5μg/L。

1.3治疗方法

研究组根据LPS及 PCT检测结果应用抗生素,当患者PCT水平低于0.25μg/L,LPS水平大于15pg/L,考虑不为细菌感染则不需使用抗生素,否则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仅根据我国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常规应用抗生素,用药后退热且全身症状及体征基本平稳、呼吸道症状有所改善后停止用药。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治疗21天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指标包括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天数、治疗费用以及总有效率。疗效评价参考《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998年)[3]。

1.5 统计分析

整理的数据经Excel录入经SPSS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比较

见表1所示,研究组研究组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使用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1,组间比较具体统计学意义。

3.讨论

CAP是儿科临床一种常见的下气道疾病,据WHO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5亿5周岁以下CAP病例,其中约有190万死于该病[4]。CAP发病率高,临床治疗上需要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而临床医生在面对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的患儿时需要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危重患儿需住院或进ICU,对于大部分无重大重症且有自限倾向的患儿应慎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而且还极易产生耐药问题。在抗生素的选用上应首先判定病原体感染类型,因为只有CAP细菌感染才为抗生素的适应证。细菌与病毒与儿童CAP的发病具有密切关系,但由于受到痰标本采集、病原学诊断、实验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正确使用抗生素未能在临床治疗中有效开展开来,在儿童CAP 的经验治疗中,一旦被疑为细菌感染,多立即开启抗生素治疗的模式,但缺乏足够可靠的特异性,难以同质化。因此,亟需可早期判断病原体感染的生物学指标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PCT为上百种氨基酸所组成的一种糖蛋白,具有炎性反应放大效应,来源途径广泛,除了生理情况下常规合成分泌外,炎性介质也可刺激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释放PCT。PCT一般在感染后的2~4小时内开始释放,6~8小时升至峰值,半衰期为20~24小时,对细菌感染的灵敏性与特异性要高与 CRP等传统炎性指标。目前,CRP在特异性诊断细菌感染方面具有高度的重要地位[5]。LSP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在细菌凋亡解体后开始释放,可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 -1、IL-6、IL- 8、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适量的因子有益于机体,但过量则会导致机体病理性改变,引起低血压、发热、心率加快、甚至休克等更为严重的后果。LSP对CAP的敏感性要高于白细胞,但特异性比较低。LSP水平会随着革兰阴性菌量的增多而增高,因此,适用于革兰阴性菌肺炎的快速诊断中。但目前,尚缺乏应用LSP作为指导儿童CAP抗菌药物使用的这方面的报道。

本研究两组CAP患儿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存在差异,我们对研究组患儿根据LPS及 PCT检测结果应用抗生素,当患者PCT水平低于0.25μg/L,LPS水平大于15pg/L,考虑不为细菌感染则不需使用抗生素,否则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仅常规应用抗生素,结果显示,研究组在不降低疗效的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LPS及 PCT检测结果对临床抗生素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小琴,胡蓉蓉,许金菊.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及内毒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6(22):1230-1232.

[2]郑晓莉,薛丽华.肺炎患儿外周血超敏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1):22-25.

[3]穆怀典,周敏,韩兆勇,杨涛,沈美珠,肖春海.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综合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02(29):152-156.

[4]江真明.血清降钙素原(PCT)预测急诊科成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敏感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12(05):2370-2372.

[5]戴宝泉,袁训涛,刘锦铭.血清降钙素原在指导抗生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2(20):1292-1296.

论文作者:万绍勇 明靖淞,蓝照,薛均,李金叶 曾凡茂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内毒素联合降钙素原检测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应用论文_万绍勇 明靖淞,蓝照,薛均,李金叶 曾凡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