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精神论文_张振宇,何凯乐

论民族精神论文_张振宇,何凯乐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广东广州

摘要:民族精神是大多数民族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信念和道德的总和。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稳定性、先进性、认同性、影响性和倡导性。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民族发展动力,整合全民族价值观念。弘扬民族精神,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充分吸收外国先进文化,融入时代精神,并讲究培养教育的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弘扬;培育

前言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积极健康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和民族主体意识,凝聚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生存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和精神特质,并通过特定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文化、道德精神气质、个性心理等方方面面展现出来。特定历史现实创造了特定的民族精神,最终也一定要被民族发展的历史所选择;反过来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民族精神文化,或者失落了它的民族精神,它就不可能是一个持久发展的民族。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存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民族精神的特点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一般说来,民族精神具有下列特点:

1.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是一个民族价值目标、共同理想、思维方式和文化规范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孕育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概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时代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不仅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不同的,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其民族精神也有所不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智慧的积累与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获得新的内涵,不断发扬光大。

3.继承性。民族精神是一种积累和沉淀,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血肉相连的。不同的民族在李长龙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各具风格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哺育、积淀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精辟地阐述为四个方面,即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的传统,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强不息的传统。正是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我国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4.开放性。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大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近代以来,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已成为民族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2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措施

我们研究民族精神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怎样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江泽民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第二,弘扬民族精神,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民族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第三,弘扬民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和独特的优秀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只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的成分,也有糟粕的成分,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作出科学的分析,努力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四,弘扬民族精神,要充分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有用成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来源有三个组成部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吸收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都是为了积极推动中华民族的前进和发展。

第五,弘扬民族精神,要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特区精神等等,都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激发了人们为了民族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又将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新的增长点。

第六,弘扬民族精神,还要讲究培养教育的方法和效果。丰富人们的有关中国历史的知识,包括学习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最近二三十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史,体会民族精神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可以培育人们对民族的感情,达到促进培养民族精神的目的。在对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活动中,要充分注意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采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人物和事例,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多种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A].斯大林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4.

[3]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论文作者:张振宇,何凯乐

论文发表刊物:《品读》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论民族精神论文_张振宇,何凯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