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索论文_郭亮

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索论文_郭亮

 郭 亮 宋在先 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留吕实验小学 262734

在小学数学中,数的计算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由于计算的抽象性质,计算教学显得不如其它数学内容更有吸引力,而且学生在计算中的表现出错率很高,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计算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数的计算,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一、将计算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教学来源于生活。

1.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一年级《连加连减》的导入片段:

(1)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午第二节课后一般情况下你们都要干什么?(生:做课间操。)是啊,加强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瞧,一群猴子也来做操了(课件出示:第一堆2只猴子,第二堆3只猴子,第三堆4只猴子,排在一起做操的情景),请仔细看大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只猴子呢?)

(3)那么一共有几只猴子该怎么求呢?(生列出2+3+4的算式。)

(4)那么2+3+4=?你是怎样计算的?还有其它的算法吗?(同桌讨论。)

(5)小朋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计算出一共有9只猴子在做操。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孙悟空请这一只猴子去摘几个桃子送给一(2)班表现特棒的小朋友,又请这三两只猴子去出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课件动态演示)。

(6)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7)怎样列式?9-1-3=?你是怎么计算的?

这样把学生置于一个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然地提出用连加连减计算的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此时的计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意愿,他们不但知道为什么要算,还知道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这比教师的精心讲解更为有效,学生就很自然地在解决问题中激起了学习计算的欲望,体验了到计算的作用。

2.悟理——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抽象算理

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难点,新课标要求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感悟。在小学数学计算课的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及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可以作为突破计算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如果课堂中能再现学生身边蕴涵数学知识的生活事例或生活原型,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算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学生已有平均分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操作中使具体形象思维发挥作用,他们都能快速地分出每个同学分得的面包,且最后还余下一个面包。这时教师要及时反馈数学信息,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明确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学生的参与不仅仅停留在快乐的学习操作中,而且真正进入了思考的创造境界,在活动探究中发挥了创造性,展示了个性,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感受,体现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3.练习——巧取生活素材,学以致用

生活中处处有计算问题,如生活中的乘车、乘船、买东西等等都要用到计算,要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我们将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教学要创造生活情境,但不能依赖情境

计算教学从情境引入,并就此展开有效的教学,这是可取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任何方法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计算教学中创设情境也不例外。计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样可以单刀直入。例如,学习“2250÷125”,已经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试练,暴露计算中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规律。

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是算法“形式化”

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为了提倡学生的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而不管思维层面即质上的提升。

3.课堂中要留有适量的练习时间,加强学生的计算技能

计算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让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必要的“当堂训练”,也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所以,我们有必须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课前3—4分钟的口算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打牢口算基础。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它要摆脱生涩的说教,就要从生活中提取源泉来丰富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的计算,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相应问题。我们要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把数学当作一种兴趣、一种需要来研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论文作者:郭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索论文_郭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