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魅力论文_高路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魅力论文_高路

摘要:小学生处于对艺术感知的萌芽阶段,对事物的审美处于培养阶段,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殊优势呢?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对一切有着好奇和求知的渴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好学生先天具有的特点制订教学方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分析日常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找到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魅力的措施,通过这些方法有效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多元化;阶段性;游戏互动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外界忽视学生审美艺术感知培养,不重视德、智、体、美多项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我们感受到,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整体成绩,数、语、英三门主科的成绩才是衡量自己孩子学习水平的因素,很少见家长围着副科老师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体育不好不要紧,又没让孩子当运动员,美术不好不要紧,又没让孩子当画家,音乐不好不要紧,又没让孩子当音乐家等心理导致家长忽视甚至反对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和培养,即使孩子有兴趣有些家长都会扼杀。除了家长不重视之外,很多欠发达城市县乡更是没有培养学生审美方面的意识,这些对美术的忽视导致教师在美术教学上产生很大的阻力。

(二)设备设施不完善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很多时候需要设施设备的配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学期都有很多需要投影、美术工具等设施的课程,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跟不上,教师在想利用投影时遇到麻烦,需要泥塑时找不到材料,想借助更多方式提升孩子上课积极性时受到打击,没有办法进行正常教学。比如,在泥塑教学方面三年级《捏泥巴》教学时,如果要求学生购买橡皮泥,那么橡皮泥也只有在课堂上用到,上完一节课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再去私底下进行创作,很多家长也反映买了很多东西但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造成浪费,试想如果学校能够提供一些完善的设备,将这些上课需要的包含到教学环节的所需设备中,既节省了材料,也方便了教师教学。

(三)教学思路千篇一律,缺少创新点

在我国教学中,采用的教学体系很多都是沿袭上一辈教师教学做法,新入职教师不敢创新不能创新,导致很多教师都只遵循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认真听讲的方式,但是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美术本身就是一门需要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课程,传统课堂教学束缚孩子的想象力,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没有想象和创造何来的美术教学?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成长程度不同,孩子们对审美和艺术感知不同,但是教师总是一成不变的授课,缺少新意,学生开始产生厌倦心理。

二、多方面提高课堂教学魅力

(一)激发绘画兴趣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美术教学多以引导孩子进行绘画为主,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喜欢上美术创作。

例如在进行《魔幻的颜色》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水彩、水粉等颜料,在教会学生认识三原色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掌握三原色之问互相融合能够产生哪些变化。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将各种颜色进行混合,并利用颜色之问相互混合出现丰富的变化来绘画。教师在这节课可以不确定绘画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绘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动手感知、了解色彩之问的融合规律,并能够运用斑斓的颜色绘制自己喜欢的作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绘画的积极性,从而喜欢上美术。

(二)丰富美术活动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求胜心和表现力,教师可以在课上和课下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美术活动,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美术天赋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去。教师可以定期在班内举办画展或者其它有关美术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展览自己作品的过程中互相交流。

例如在学习《家乡的桥和塔》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观察,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或者自己喜爱的桥和塔。如果没有合适的桥和塔,可以让学生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家乡建筑物进行观察并绘画。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个小型的画展,可以邀请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来参观。学生在举办画展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满足,认识到美术给自己带来的荣誉感,从而会更加喜欢学习美术。

(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与家庭美术活动结合起来,留住学生在家庭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网络科技已经走入课堂和百姓的家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敢于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推陈出新,充分把网络教育资源和传统手段教学结合起来,把美术教学的过程延伸到学生家庭,使教学的情趣和效果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例如,“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中有关雕塑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员学生自编一本雕塑作品小册子的方法,让大家回家收集资料,可以从印刷品上找,可以从电脑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图像下载打印出来,并把喜欢作品的原因写下来。同学们听到要上电脑找雕塑感到很兴奋,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就完成了这项任务。在这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搜集资料编小册子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抛弃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形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延伸到了家庭。把美术学习延伸到家庭的做法还很多,例如为合家欢制作精美的相框,把自己画的最满意的作品制作一个画框挂在自己的床头,利用废品给自己做个实用的笔筒等等。

(四)创造欣赏环境,掌握设计基础

当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教师还必须培养其欣赏美的设计的能力和自主设计的基础能力。采用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自身充分准备该设计主题的相关知识,在讲授中声情并茂,生动活泼。如,在上《生肖贺卡》专题欣赏课时,笔者通过让学生欣赏以十二生肖为主题、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如邮票、皮影、剪纸、年华、香包、头饰、灯笼等,引导学生了解祖国传统工艺中富有张力的表现技巧,懂得中国风与民族风的区别。通过学习该主题欣赏课,学生对十二生肖和中国传统工艺品有了深入的了解。

小学中年级学生美术兴趣的缺失是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的客观事实,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留住兴趣,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出发,千方百计使学生快乐学习,终身受益。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和艺术熏陶的同时,留住心灵一片爱美的绿洲,留住课堂学习美术的兴趣,留住他们在大自然和家庭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他们全而发展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芳.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6.

[2]于晓红.试论小学美术课堂开放性教学设计的几点策略[J].成功,2017.

论文作者:高路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魅力论文_高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