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环境形式与艺术美术分析论文_汪建君

建筑装饰环境形式与艺术美术分析论文_汪建君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的事物,当人们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会在艺术方面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建筑,它不只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生活居住的容器,在实用的基础上要赋予建筑一定艺术性。在古建筑中,匠人们利用不同装饰艺术使建筑成为一件艺术品。

关键词:建筑装饰;环境形式;艺术美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许多人已经不再追求简单的衣食住行上的需要,而转移到了对生活质量和对美的追求。美术艺术是最能满足人们审美能力的学科,同时在建筑装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美术艺术中有人们喜欢的色彩和图案,因此在建筑装饰中,色彩和图案的选择都能体现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水平,这是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现如今,人们对建筑装饰艺术极为重视,同时也给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一定的优势,建筑装饰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建设房屋,而转变成了八大艺术门类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1对建筑艺术的简述

建筑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一种,它指的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从而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在2000年前,古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在这三点中,美观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并对精神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著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认为:“建筑就是空间的感觉,建筑也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都十分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节奏以及色彩和装饰等许多因素,而装饰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为建筑艺术增光添彩。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中,就十分注重建筑的装饰,不但要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通常还在屋脊上增添一些走兽装饰,这些不仅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展现出建筑装饰的美感。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又总会以直观形象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世界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反映了整个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复杂内容,以及反映贵族审美趣味的“洛可可式建筑”,从法国兴起后流传至欧洲,外形精巧,富丽堂皇以及故意营造出的不对称感也应用到了现如今的许多建筑设计中。

2环境装饰艺术美术的要素

2.1文化因素

建筑装饰从最单一的几何图案,简单的粉刷演变为繁复的雕花,精美的彩画除了因为环境的影响生产水平的提高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建筑装饰分室外装饰和室内装饰。室外结构大多采用石材、砖瓦、琉璃、油漆等装饰材料,具体表现为石雕,灰塑等,室内所受限制较少,主要以彩画、壁画、木雕等为表现形式。这些装饰通常是以花鸟图案,传说故事,自然山水为主,其中自然元素居多。中国古代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提倡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建筑便不能脱离环境独立存在。许多建筑的台基,栏杆,额枋等地方都有古人与自然相处融合的雕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文人雅士追崇君子之道,常以兰草暗隐个人高尚的品格,清莲的出淤泥而不染,兰花的清幽高贵,寒梅的坚韧都是君子所爱,这些花草植物元素大多用在门窗、隔断、家具等室内装饰上。飞鸟祥瑞走兽在屋顶装饰和门头装饰上最为丰富,同时也是最能体现等级制度的标志。就屋顶而言,它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深远的屋檐,起翘的翼角,微曲的屋面,富有变换的屋顶形式都足以让它成为建筑最瞩目的视觉焦点。在屋顶的节点以祥瑞为装饰,正脊两端为吻兽,角脊为仙人走兽,而不同等级的建筑只能采用对应的脊兽。

2.2艺术功能化创新

艺术的价值不限于在欣赏层面,而在于应用上才能体现出艺术的价值。为了最大化提升装饰材料的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不仅要在外观上体现出艺术特色,也要在功能方面进行艺术创新,彻底摆脱传统概念的桎梏,以较强的美感来吸引人们的目光。如,马赛克是人们装饰卫生间、浴室的重要材料之一,以丰富的颜色、小巧的身材,能拼成各种不同的图案,给人以随心所欲之感,但最大的欠缺之处就是种类单一,难以清洗。艺术的创新使得许多新型马赛克产品应运而生,如金属马赛克、镜面马赛克等,可以根据设计风格选择不同的马赛克产品。一般来说,在进行厨房装修时,由于油烟较大,应该选择大块瓷砖,陶瓷更是一种极富艺术价值的材料,在此不进行解释。

2.3追求条理的规范性

装饰上的美感体现在条理与秩序上的规范性,使审美上的快感获得强烈的激发,追求艺术美术表现形式上的条理化、规范化及程序化,即将繁琐杂乱以整齐规范化,紊乱以秩序化,冲突以协调化。这样一种条理的规范性被装饰所青睐,如室内环境的装饰用单纯而不是秩序的设计去处理空间中的六个平面载体,在保证建筑构造上的协调统一外,体现一种空间的美感。

2.4艺术成品化创新

在建筑装饰材料中,其成品如何主要受到五个方面打影响,即颜色、光泽度、表面结构和形状尺寸、三维造型等。因此,在成品最终形成之前,通常会采用对成品进行艺术创新的做法。通常来讲,每个人对面对不同的颜色,各自的心理状态也存在差别。在进行设计时,应从人们的需求出发,注重舒适健康,采用协调的色彩,利用合理的色彩组合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光泽度方面,它的重要性仅次于颜色,但在物理上的应用对人类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影响。太平滑,会导致散射过多,光线暗影响视力。光与暗的适当结合是成品创新艺术的立足点。表面组织、外形尺寸和三维造型更多的是基于设计师对材料本身的理解,进行大胆的创新。

3建筑装饰中美术艺术的发展方向

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因此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在建筑装饰上吸取了欧洲优秀的设计理念,并结合中国本土化的建筑装饰风格,打造了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体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设计师开始将传统的美术绘画中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图案融入进建筑装饰中来。例如:北京的鸟巢、长城等建筑,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此外,北京颐和园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帝王宫苑自秦汉隋唐以来的传统风格。将自然景色和人工建筑巧妙的结合起来,创造了集雄秀于一身的和谐统一风格,从而体现出我国园林艺术建筑装饰的高超水平。

结语

装饰在建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能体现我国传统特色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对建筑装饰文化的研究,能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传统建筑装饰仍然有一部分运用在现代建筑中,有些被抽象化成建筑符号,有些以原本的面貌重现在建筑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胡兰贞,李荣华.江西书院建筑美术装饰研究———以庐山白鹿洞书院建筑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0):29-30.

[2]尚进宇.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现状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6):23-24.

[3]费文明.嫁接“装饰艺术”,绽放“美术建筑”之花———设计师刘既漂的建筑设计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02):137-141.

[4]张焕雪,李强子,文宁,杜鑫,陶青山,董泰锋.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抽样调查的误差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3):176-184.

论文作者:汪建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建筑装饰环境形式与艺术美术分析论文_汪建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