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与小学教学_鲁迅论文

论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与小学教学_鲁迅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的“鲁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浅谈论文,小学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鲁迅、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鲁迅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与鲁迅相关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元,后一篇被编排在另一册。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新编入了《一面》。

要求小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鲁迅是不现实的,但是让小学生初步认识鲁迅、了解鲁迅,知道鲁迅是一位大文豪、影响深远,还是可以做到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精选程度适合的阅读材料。鲁迅的作品很多,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少之又少。鲁迅所处时代距今天较远,其作品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语言风格,都明显带有时代特征。又因鲁迅思想及文风之故,即使比较浅白的作品,也时时讽议时政,如果不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起来难免困难重重。但是了解一位作家,除了读他的作品,还可以读别人写他的作品。所以遍览鲁迅作品后,最终新课标实验教材还是选用了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直使用的《少年闰土》——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的一个片断。其他的文章,则都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鲁迅的侄女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阿累的《一面》,臧克家的《有的人》。这样的四篇文章虽然无法全面体现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但对初步了解鲁迅、认识鲁迅来讲,是适合的。

进行精心的编排。无论什么专题,都应以语文学习为首要任务,“初识鲁迅”专题也不例外。本专题的导语中提出的语文学习重点是:认识、了解鲁迅;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作这样的编排,主要是基于这几篇文章的特点,如:写人的文章较多,运用了较多描写人物的方法;文章中有不少语句含有深层的意思,需要深入体会。导语之后,教材对上述四篇文章进行了有机组合。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少年闰土》,希望首先把鲁迅定位为文学家。文后的“资料袋”对鲁迅的文学成就及深远影响作了简要介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周晔写了童年记忆中的伯父鲁迅先生:既写出了和蔼可亲的“伯父”,也写出了当时自己所不能完全理解的“鲁迅先生”,从几个侧面部分地反映出了鲁迅的精神风貌。“阅读链接”中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片断,与课文第一自然段相呼应。小周晔在殡仪馆看到各色各样的人来悼念自己的伯父,不禁“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个片断则具体地写了送挽联送花圈的“各色各样的人”,他们的表情、动作以及从中表现出的情感。《一面》是一位青年工人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可以说,这篇课文以具体事例回答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最后一篇课文《有的人》,从整体上对鲁迅进行了评价、肯定。以上几篇文章的学习提示或课后练习围绕专题学习重点及课文特色来编排,使本单元的语文学习重点得以有效落实。另外,教材中安排的其他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的各个栏目甚至文中注释都成为专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鲁迅,一生一世也学不尽。小学语文课堂上学鲁迅,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需要不断地进行探讨。“初识鲁迅”专题对鲁迅的学习与探究定位于“初识”,并要求以语文学习为首要任务。对这个专题的学习,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重视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围绕认识、了解鲁迅编排,写人的文章居多,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塑造出了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如,《少年闰土》对闰土形象的刻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通过对鲁迅言行的描述,侧面反映出鲁迅的精神风貌。作品提供给我们的是整体的人物形象,应注重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应是条分缕析的,更不是几句话的简单概括。教学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亲近文字,感受人物形象,尽量避免直接提出“表现了什么品质”之类的问题,致使人物形象抽象化、概念化。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故乡》主要写了“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夹杂了对童年时故乡人、事、物的回忆,与故乡的现状两相对比,反映出“我”内心的失落、迷惘与朦胧的希望和期待。《故乡》写到了几个人物,闰土是其中的一个。“我”回到故乡,母亲说起闰土,引起了“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个健康、活泼、无忧无虑的少年,跟“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无话不谈;成年后的闰土生活窘迫,举步维艰,年少时的健康、快乐荡然无存,两人会面时闰土的一声“老爷”不禁让“我”慨叹两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从整部小说来看,《少年闰土》这部分内容代表的是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这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代表的是蓬勃的活力和真挚的友情。以此为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少年闰土这个形象。《少年闰土》开篇即用简洁的笔墨描绘出闰土留在自己心中的形象。这个形象并不是“我”亲眼所见,而是在与闰土的相处中,渐渐形成的一种想象。童年的“我”是围墙里的一个少爷,从课文的描述中,很容易看出闰土所拥有的特质强烈地吸引着我: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管贼吗?”

“他不咬人吗?”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从对闰土的到来的盼望,到对闰土的经历的艳羡,在对这个农村少年的描述中,表达出“我”这个只看见院子里四角的天空的少爷,对小伙伴的生活经历如此神往,以至于这个小伙伴成了“我”心目中的小英雄。《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表现的正是“我”心目中的小英雄影像。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述更适于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想象去感受人物形象,而不是抽象地概括成“表现了闰土的勇敢”。对这一段的解读,也可以结合《故乡》全文来看。其实,在《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之前正是这样一句话:“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接着就是对这幅图画的具体描写,即《少年闰土》文首文字。当“我”满怀怅惘离开故乡时,《故乡》中还有下面这样一段文字:“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悲哀。”显然,这里的小英雄影像,也是指向《少年闰土》文首的那段描写。

《少年闰土》后文对闰土的刻画,主要是语言描写。闰土的语言生动流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这个农村少年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间或写到的“我”的语言、心理、感受,反映出“我”的向往,也表现出了两人的亲密无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儿童的视角写了有关鲁迅的几件小事,小中见大,侧面反映出了鲁迅的精神风貌。文章的视角始终把握得很好,多处语言写得很具体,使我们既看到了和蔼可亲的伯父形象,也看到了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对小学生来说,“鲁迅先生”是遥远的、高大的,也是不容易产生回应的;伯父却容易亲近得多。这也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入选小语教材的重要原因。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文本的这一特质,使学生对鲁迅的距离感降到最小,引导学生寻找、体味有关的语言,培养语感,培养感受力。如: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

这些描写使孩子眼里和蔼、风趣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跟“与黑暗势力的斗争”相比,这是更具体可感的。对其他几件事情的学习也一样,文章有小中见大的特点,教学也要小中见大,不能只见“大”而无视“小”,使人物形象干瘪、概念化,以致面目可憎,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面》对鲁迅的外貌、语言、动作有多处描写,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来丰富对鲁迅的认识;也可以结合文章写的整件事情来发展认识。避免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同样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是传统课文的教学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善于取舍。《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已经许多年了,在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们设计教学内容很有帮助。同时,我们须面对变化。首先是教材的变化。新课标教材对课文进行了新的组合和设计,大到教材设计理念、整体风貌,小到课文角色、课后练习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其次是时代精神的变化。时代精神的变化影响到了课程理念、教学理念,也反映到了对文本的解读上。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更是多方合力的结果,既要照顾到静态文本解读的变化,还要考虑到教学理念的发展。所以,对传统课文,应在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经验进行合理取舍,设计教学内容。

另外,本专题既要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又要落实读写任务,备课时须点面结合,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开始专题教学前,先对整个专题的内容进行梳理,把读写任务合理分配到课文中,哪篇课文重点落实,哪篇课文只需铺垫或呼应,通盘考虑,争取最高的教学效率。

标签:;  ;  ;  ;  ;  ;  ;  ;  ;  

论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与小学教学_鲁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