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_李海娟

试述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_李海娟

河北安新县边村中学 李海娟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语文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未来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相对薄弱的一环。相信在新课改的征程上,个性化阅读教学必将为语文教学带来强大的活力,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魅力。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们正确的个性化阅读方式、方法,让他们的个性阅读之花盛开在初中语文的阅读舞台上,结出肥硕的阅读之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化 阅读 培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们正确的个性化阅读方式、方法,让他们的个性阅读之花盛开在初中语文的阅读舞台上,结出肥硕的阅读之果。这也即说明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呢?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教育,充当被塑造、依附性的角色。阅读教学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他们往往被圈定在教师设计好的一定的模式里,课堂的答案是千篇一律。而在如今的新课改中,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能动、自觉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他们走向自主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呢?

1、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孔子曾说,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即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知识面较窄,语文成绩一直徘徊不前。在课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退居幕后,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话,以平等、民主的教育价值观对待学生。

2、要竭尽全力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阅读面越广,参与的兴趣越浓,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容易完成阅读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否则,课堂就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沉闷气氛,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却游离于课堂阅读之外,收获甚微;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或印象深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阅读,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也可出示问题组进行引导,注意结合他们的实际,贴近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去深入文本,体味文本的意味、意蕴、意趣!在此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字求其意、句求其质,让他们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体验感悟、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课外泛读,是个性化阅读的丰富

课外阅读,尤其是课外泛读,它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它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是一种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活动。真实的阅读既不需要像语言学习那样,在阅读中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梳理,也不需要像一般阅读能力训练那样,在读后要完成各种检测题。课外泛读是源于学生的主体需要,为获取信息、知识、兴趣而读。读说明文能获得新知,读议论文能了解新的观点,读散文、小说能受到感染熏陶。在泛读中,学生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以及精神的体验和需求,而不是文章的形式。语言习得论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自然习得的,而不是仅仅依靠老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以及阅读方法的介绍而提高。

三、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

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速读、批注等均是学生喜欢的阅读方法。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的头脑中的“第二文本”。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己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这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是大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鼓励学生把阅读内容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实现求同存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先要认真备课,充分分析文本中隐含的信息,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整个教学过程;课堂点拨应牢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倾听“杂音”和“不和谐”之音,及时捕捉个性思维的时机,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课后利用读书笔记、阅读手册、手抄报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总结共性收获,促进个性化。

实践证明, 个性化阅读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迁移能力,挖掘学生独立发挥创造性的潜能,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探究,学会发展, 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相对薄弱的一环。相信在新课改的征程上,个性化阅读教学必将为语文教学带来强大的活力,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裴雪梅;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原则[J];教书育人;2015(14)

[2]王玉芳,刘燕妮;浅谈教学设计原则[J];教育艺术;2013(10)

论文作者:李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试述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_李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