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科病房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与感染管理的应对论文_郑秀娟,张玉萍

探讨儿科病房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与感染管理的应对论文_郑秀娟,张玉萍

郑秀娟 张玉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 830017

摘要:随着医疗工作的细化,提前预防院内感染已成为各级医院争相重视的问题,再加上少生优生的政策对婴儿、儿童的健康护理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儿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内涵、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也不断扩大。因此,儿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安全与院内感染管理也日益得到家长、医院和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上对护理工作的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儿科病房;护理工作;安全;院内感染;管理方式;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安全与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接收的发育健全的患儿,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差错和医疗纠纷或及时纠正的错误现象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发生院内感染的患儿比率达到22例次;其次是输液不能一针见血,输液头皮坏死,头皮剃毛时损伤,意外损伤,发错药。结论:做好儿科病房的消毒灭菌措施,是防范安全与风险隐患发生的重要手段,同时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和工作责任心,并要严格发药配药流程。

儿科病房的安全与风险院内感染因素众多,因此必须得到儿科科室、医生、护士长、护士的高度重视,对以上各种安全与风险感染因素采取相关性措施,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分析院内感染的比率较高,这与患儿本身的抵抗力较弱有关,而患儿本身所处的医疗环境,由于空气、温度、抗生素等多因素交叉出现,也容易使患儿发生感染。其次是输液不能一针见血,患儿毛细血管一般较细,且患儿本身不易固定姿势,遇有疼痛就会叫喊或者活动手臂、头等,导致一次穿刺准确率较低,另外就是与护士的扎针的技术水平相关。然后是输液时头皮坏死,头皮坏死的最大原因是护理人员配备不够,不能细心、周到的照顾到所有患儿。发错药带来的后果较为严重,这与患儿多,用药复杂,且患儿的药物有时需要更多的配置相关。

一、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技术要求和管理对策

1、防止患儿院内感染:患儿年幼,器官发育不全,身体抵抗力较弱,而医院用药多,细菌也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防范:①加强健康教育,介绍有关防止交叉感染的方法和措施,患儿之间尽量避免串病房,不交换零食、食物、药品等,不能给患儿生冷腐败食物,同时患儿家属不宜过多,探视不宜过频,给家长普及这些卫生知识之后,有利于家长加深对患儿病情的认识,并积极地配合医院进行治疗;②强化科室内部消毒。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应立即进行隔离,分室安置,病室定期用紫外线消毒,30 min/次,强度≥100 pw/cm,有效距离在2 m之内。照射时应注意遮蔽患儿眼部。同时,每天用食醋熏蒸病室1 h,用200 mg/L的过氧乙酸擦床边、输液架、墙、地面及门窗,实行一床头柜一毛巾。在用含有效氯200 mg/L的84消毒液湿毛巾扫床,实行一床一巾,床头柜实行一桌一抹布,室内部的拖布、抹布要用消毒液浸泡。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操作完成后用消毒液擦洗工作台、门窗、治疗车清理用物。氧气温化瓶每天更换无菌蒸馏水,雾化吸入器、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输液网套等每天消毒,并做到一人一换一消毒,空气用消毒液喷雾或紫外线照射。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2次,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细菌的密度,防止感染蔓延。其他的医疗设施,设备也要定期地用消毒液消毒,并监测细菌总体情况;③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本身可能就是细菌的传染源,因此要做到抗生素使用之前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最后,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健康意识和法制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生、护士直接与患儿接触,患儿抵抗力低,使得医生、护士也成为传染源,因此医生、护士必须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有关消毒、隔离方面的技术知识,并做到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发现有关传染病时,应调离工作岗位。

2、提高医护人员技能与责任心: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护士对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患儿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个体本身进行医疗配合的意识几乎可以忽略,因此考验医护人员的不仅仅是其医疗技能,还有责任心与耐心。就医疗技能而言,可以通过加强“三基”培训,加强基本功训练,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能力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患儿的不配合,以及熟练的和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这都是医护人员责任心和工作技巧的体现。如进行静脉输液或抽血时如果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就可以尽量让患者家属回避或争取他们的配合,防止家属情绪激动。另外,儿科病房的医护人员部分取代了家长的作用,因此其应该有慈母般的爱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随时报告和处理。具备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慈母般的爱心之后,医护人员也才可能不断促进自己提高医疗技能,全心医护患儿,避免各种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出现。

3、严格发药配药流程: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最关键的就是严格做到“三查八对”,防止因为用药的错误而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后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输液、配药、接瓶实行签名负责制,每一个患儿其各种信息,如姓名、年龄、床位都用输液卡的形式挂在输液瓶上;严格把握配药时间关,如β-内酷胺类抗生素现配现用,而其他药物输完一瓶配置一瓶,防止药物存放时间过长带来不良反应;患儿头皮静脉细,通透性高,因此输液时间过长,或输入高渗性液体时,易发生液体外渗现象。在输液室还必须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红肿以防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另外对针头的消毒措施,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于要检查是否过敏的药物时,要查对药物的批号,皮试结果与上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并采用双人签字确认的方式。

二、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提高对护理人员的责任要求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2、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3、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4、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5、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防护,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凤莉.护理人员如何参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08,15(3):72 - 74.

[2]黄力毅.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

[32]何丽芬.儿科病房中的安全与风险因素调查及管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9,12(25):74.

论文作者:郑秀娟,张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探讨儿科病房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与感染管理的应对论文_郑秀娟,张玉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