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汉语阅读障碍问题的复杂性分析_阅读障碍论文

中学生汉语阅读障碍问题的复杂性分析_阅读障碍论文

中学生语文阅读障碍问题复杂性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复杂性论文,中学生论文,语文论文,障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阅读障碍是指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影响学生语文阅读顺利进行的困难或问题。

在目前的中学生中,有语文阅读障碍的人非常多,老师和家长常常把阅读能力低下的学生归纳为“智力低下”或“不求上进”。而事实上,阅读障碍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的成因不仅来自于学生,也和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从大的范围来讲,它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而每个大因素下又有许多具体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所谓的主观因素,也就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得出,中学生语文阅读障碍形成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知识薄弱

首先,语文知识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基础,其中,认字识词的多少又是进行语文学习的首要条件。并且,在排除生字生词障碍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语法、修辞等古今汉语知识。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懂得句子的含义。学生认字识词少,语法知识欠缺,势必会引起阅读上的障碍。

其次,社会知识知之甚少,也会引起阅读障碍。许多学生平日光捧着课本,对社会上其他学科的知识孤陋寡闻,于是在进行体育、科技、生物学领域的现代文阅读时,由于不懂得具体行业的一些专业术语而根本无法读懂全文,这直接影响了整体的阅读成绩。

再次,文化基础底子薄也是形成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古今中外的所有文学作品都会蕴涵着那个时代、那个国家的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文化知识,也包含着作者本人的人生经验和思想修养,学生不了解这些作品所处时代的人文、历史等背景,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会引起阅读障碍。

(二)基础能力低下引起阅读障碍

1.缺乏理解能力。在语文阅读中,如果缺乏想象与联想的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对读物思想内容与方法的领会与把握的能力,就会引起阅读障碍,如不理解词义会造成对文章理解的障碍,概括能力差就会影响对文章要点的把握等。

2.审美能力低。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来说不是对象,因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这句话说明,一定的审美修养是进行鉴赏评价的前提,缺少对作品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即缺乏评赏能力,就会引起对文学审美评价的障碍。

3.考试综合能力差。中学语文考试起着甄别和选拔的作用,许多学生因缺乏考试的适应能力而出现各种阅读障碍,如筛选障碍、应变障碍、表述障碍等。

(三)心理因素

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心理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在阅读心理机制上:如在阅读认知缺陷、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认知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倾向,如惧怕心理、应付心理、偷懒心理、依赖心理等,当学生出现这些不正常的心理倾向时,在阅读时就容易发生阅读障碍。

二、客观因素

除了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引起学生阅读障碍外,客观的多元因素也成为直接或间接引起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学实验已经证明并得出了引起学生阅读障碍的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视觉、听觉、疾病等几个方面,此外,一些神经机能障碍如失语症、大脑麻痹、智力迟钝的运动失调等也会导致阅读困难。

(二)环境因素

1.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目前在以考试高于一切的教育环境下,几乎所有学校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组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如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建设),限制了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时间。让我们来听听来自父母们的忧虑:“书柜里静静摆着许多图书,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亲近它们,作业那么多,几乎大半是无谓的重复,孩子每天放学后写得手臂酸痛。”

2.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材编写上的局限

我们都知道,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多种产生距离障碍的原因:如语言文字本身的原因、时间与空间的原因等;其中一点就是由于现在有些教材的不少作品思想陈旧、缺乏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没有气韵与美感,阅读起来就会使学生如同嚼蜡,导致阅读障碍。

新课程要求“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课程管理体制,鼓励依据地方特色,依据本乡本土的人文资源而开发课程,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口味的教材;这些教材因为与当地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会引起学生对课文阅读的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阅读障碍的发生。

3.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

因教师的原因而使学生发生阅读障碍或使其障碍程度越来越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是一个理解过程重视不够,从而往往使阅读偏重于对发音和对字形的辨认。

(2)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过分地注重自己的“讲读”,以自己的权威话筒代替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从而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师对课文机械的分析和支解,破坏了作品整体流动的气韵和美感,学生面对的只是一串串抽象而枯燥的语言符号,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致。

(4)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会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教师在“以讲代读”“以分析代欣赏”的教学模式下,常常会使学生在阅读上产生对教师的拐杖依赖,而无法养成独立的阅读习惯。

(5)教师没有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致使许多学生根本不会阅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6)由于教学时间和任务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只是针对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从而使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和指导。

(7)对有阅读障碍的学生,教师没有对个案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给予及时的矫正,以致使阅读障碍的学生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中。

4.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

(1)没有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许多父母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禁止和限制孩子的课外阅读时间,当孩子有兴趣读书时候给予残酷的限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不爱阅读的习惯。

(2)都市小家庭生活方式也是孩子产生学习障碍甚至是阅读障碍的原因。重视语言的家庭,家长愿意使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可以减少孩子阅读障碍的发生,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生在一个缺少语言刺激的家庭,家长的沉默寡言,讲话简单,语言的不规范,都会使孩子缺少必要的语言经验,这样缺乏交流和沟通的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容易自我封闭,语言能力很差,这些都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阅读。

5.社会与社区的间接作用

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只重视操作与活动,动手能力强,语言能力差,同时社区里缺少读书看报的氛围,这些都会直接给学生带来对阅读不予重视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学生语文阅读障碍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我们在防止和排除学生语文阅读障碍的时候,应从多角度出发,考虑和分析问题,找出直接导致阅读障碍问题发生的关键所在,有组织有步骤地减少和排除。但大体来讲,减少和排除学生语文阅读障碍,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概括来说:

(1)学校应从改革教育体制的角度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课内外阅读的环境。

(2)教师应脚踏实地地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授以科学而有效的阅读方法,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行为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个案出发,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课程、教材应以新课改为理念,做到内容贴近社会生活,积极开发本土教材,创设情境,缩小学生的阅读障碍。

(4)发挥家庭阅读环境的熏陶作用,家长要更新观念,以身作则,言行规范,发挥良好的家庭教育作用。

总之,目前的中学生语文阅读障碍现状叫人深思和忧虑。语文阅读教学和学习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要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情感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出发,发挥和动员多元因素,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环境,从而减少学生的语文阅读障碍现象,进一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收稿日期:2006-03-15

标签:;  ;  ;  ;  

中学生汉语阅读障碍问题的复杂性分析_阅读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