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文化休克研究现状论文_高亚勤

住院病人文化休克研究现状论文_高亚勤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科 上海 徐汇 200030)

【关键词】住院病人;文化休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006-03

Inpatient culture shock, the research status Gao Yaqin.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neurologist, Shanghai, 200030,China

【Key words】 Hospitalized patients; Culture shock;Nursing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是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将其定义为:文化休克是因为人们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标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焦虑[1]。近年来,此观念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也悄然地发生着巨变。目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已经普及到日常护理工作中。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情感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的需要,运用“文化关怀”缓解和消除文化休克给住院患者带来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已成为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2]。它对于提高医护质量,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

1.住院病人文化休克原因分析

1.1 环境因素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有自己独特的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规定。各色人群包括医生,护士,病人,家属,亲友等对病人来说都是陌生的面孔。特别的消毒水的味道,急匆匆地脚步声,噪杂的说话声,柱着拐杖的病人等等一切都给病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医院设置的门诊部、住院部、药房 、各个病区和各种检查处让初入院的病人摸不着头脑。住院后,病人每天面对的医生、护士和“病友” ,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以往,病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习惯,住院后,大多是多人一室,吃的是集体饭菜,而且味道也不适合自己的胃口。医院的各种仪器、设备和特殊检查,如脑电图、心电图、B超、核磁共振等对每个住院病人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病人很容易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另外,住院病人必须要严格遵守医院的道德规范、管理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以及医生的医嘱,例如禁止吸烟,按时作息等,医生告诉病人要饮食清淡,戒烟戒酒,不要发怒等很多方面限制了病人的自由。病人自然会产生于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1.2 风俗习惯因素

每个人都有从小到大生长的环境,以及自己的风俗习惯。比如出生于北方的病人,不习惯南方的气候,吃惯面食的病人,不喜欢吃米饭等。少数民族的病人饮食文化的烙印最为明显,当这些习俗和禁忌没有得到尊重和满足的情况下,病人很容易发怒和埋怨。有些病人不愿意吃食堂的饭菜,有些不愿意与其他病人共住一起,有些病人不愿意洗澡,一切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生活节律的破环,病人角色的转变,改变了其原来精神、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评价以及人格特征改变,导致价值观念发生冲突,自然会产生抑郁和焦虑的文化休克现象。

1.3 文化背景因素

由于病人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自然就形成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价值观,社会观,对外界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应激也会产生差异。小孩子或者儿童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观,对待一切外来事物都很希奇,谈不上很大程度上的文化休克现象,至多是畏惧扎针的疼痛而产生哭闹而已。成年人,由于各自都经历了很多时世变迁,也总结除了很多自己的经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对待生病住院呈现出更复杂的文化休克现象。有这么一部分人,从小到大没怎么生过病,在加上工作生活上其他一切都比较顺,一直都自认为身体很健康,但是突然的生病,一切都变了。他们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他们往无法接受突然出现的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恐惧,伤感和思虑过多,思想包袱过重。同样有一部分人,从小到达,挫折不断,经历过旁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他们对生老病死,对时世变迁有清醒的认识,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也有积极的心态,所以他们这个群体是文化休克最轻的一类,他们不苛求,不悲观,不盲目乐观,心态放的比较正,很少有表现出很明显的文化休克现象。可见文化背景是影响文化休克最根本的原因。

1.4 人际关系因素

由于医务工作者工作繁忙,很难对每个患者都做到照顾周到,而且他们习惯用专业术语与患者沟通,而患者由于大多数不了解这些医学术语,沟通交流很困难。有些患者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交流,在医院这个环境中有没有朋友,有不开心的事情也没人诉说,经常一个人思虑,沉默寡言。人在平时与环境的交往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感。由于住院,患者与周 围环境的整体性和整体感受到了削弱,性格内向的病人似乎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失去了与外界的交融,加之病人的思想大多集中在治疗这个问题,病人自我内心世界无形中与周围环境 脱节而孤立起来,自我与外部世界的整体性受到破坏。这种由于住院产生的孤独感,很多都是由于医院人际关系不协调导致的,它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加重了文化休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个人性格因素

一般来说,当病人健康的时候,总是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和工作能力,总是想完成尽可能多和尽可能重要的任务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即便是一个小员工,也会努力成为优秀员工。领导则希望做出一番轰轰列列的大事,来表现自己的自信和实力,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有些病人生病前,是一个家庭的支柱,很多事情都需要他来进行考虑和筹划。一旦生病后,病人仍然放心不下家人,也放心不下平时关心的很多事情,比如子女的教育了,父母的身体了,工作了等等。还有些病人,是单位的领导,机关的干部,曾经都是指挥别人做事情的,突然现在住进了医院,很多事情都需要别人来照顾,经常躺在病床上,处处都要人伺候,听别人指挥。往日的优越感不在,这种角色的变化,会使病人产生郁闷,感慨等文化休克现象。

2.护理对策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沟通技术是建立及增进护患关系的基础[3],是帮助病人克服文化休克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患者恐惧或者抑郁的时候,看到护士亲切的笑脸,听到护士的安慰,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恐惧心理。护士在跟住院病人交流的时候,应该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当病人不明白的时候,要耐心的解释。当病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热情的给予帮助。另外,经常了解病人的思想,运用语言技巧来开导病人,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经常对他们进行问候,尊重他们,经常反馈相关的健康信息给他们,让他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设法满足病人的需要。对他们尽量采用尊称,使用礼貌用语,同时,结合患者文化背景,与其保持不同距离,努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更好的克服文化休克。

2.2 加强对病人的思想教育

根据病人的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文化休克现象,对住院病人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对于那些心态消极的住院病人,要培养和建立他们战胜疾病的自信,多举出一些好的案例,让他们相信精神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给病人讲明白,疾病是可以战胜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可以推荐一些励志的书给他们看,或者给他们多讲讲励志的故事给他们听。或者可以请康复的病人对他们进行亲身教育,以树立他们的信心。

2.3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对于初次住院的病人,护士通过详细的介绍医院环境,医院工作人员,医院的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的制度和管理规定以及医院的环境。对于住院病人不熟悉或者陌生的地方,耐心的进行讲解,消除住院病人的陌生感和疑惑。很多文化休克都是因为不了解和陌生引起的,一旦熟悉之后,住院病人很容易消除紧张,疑虑,恐惧等文化休克现象。

2.4 尊重病人的风俗习惯

不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例如很多民族都不吃猪肉,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饭等,尽量保证住院病人的饮食习惯和爱好,提供适合他们各自风俗习惯的饮食护理。另外尽量不要触犯他们的民族忌讳。如有的病人手术前要进行祈祷,这时候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宽容。很多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宗教的力量很多时候是很强大的,如果能了解他们的宗教,尊重他们的信仰,对病人的护理不但事半功倍,而且能够得到他们的配合和感激尊重。另外,不同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民族节日,在逢他们的节日时,给予适当的祝福和问候,以及送些小礼物,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友谊,还可驱散患者的思乡之愁,缩小护患文化差距,消除病人的文化休克现象[4]。

2.5 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加强专业技术学习,在病人需要专业医疗帮助的时候,能够给予专业全面的回答,护士之间要经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这有利于建立他们对医院的信任。护士在平时的工作,要善于和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笑容,尽量不要把负面的情绪传达给病人,这样有利于给患者营造一种积极开朗的氛围,从而让病人的文化休克现象得到抑制或减轻。

3.展望

住院病人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的五大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2、风俗习惯因素3、文化背景因素4、人际关系因素5、个人性格因素。实践工作中,应根据病人情况逐一对各个文化休克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在护理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文化需要、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有意义和有效的护理服务[5]。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临床护理实践,提高专业护理水平,从而保证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康复。

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护士是能帮助病人预防、减轻或消除文化休克的最重要成员。护理作为临床治疗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护理专业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除了医生提高医术,护士提高护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只要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提高病人的文化背景以及心里素质,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法缩短患者的文化休克期[6] ,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疑虑,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努力营造一个让病人感觉亲切与温馨的治疗环境,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则一定能够让病人在心理上感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从而提高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重新恢复昔日的健康和阳光。

【参考文献】

[1]安然.“文化休克”译释探源[J].学术研究,2010,3:50-54.

[2]陈俊英.住院病人文化休克的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学,2007,6(14):41-42.

[3]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8,75.

[4]范小清,伍晓莹.初入院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及应对策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2):197-198.

[5]张三云,何美云.急诊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10,7(16)113-114.

[6]冼雪红,谭淑芳,刁冬梅.手术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82-83.

论文作者:高亚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  ;  ;  ;  ;  ;  ;  ;  

住院病人文化休克研究现状论文_高亚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