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李兴骏

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李兴骏

梅州市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广东梅州 514021

摘要:随着水利项目数量的增多,水利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土石方填筑技术作为水利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文章主要针对土石方填筑技术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简要论述了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石方;填筑;施工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水利工程土石坝成为近十多年来得到很大发展的一种新坝型。土石坝具有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适用性广、施工简便、工期较短、造价较低等优点,比较适合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条件,其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坝体填筑是土石坝施工中的主要部分,是决定坝的使用寿命的关键部分。

1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原则

1.1挖填结合

合理的选择和规划填筑材料料源,对平衡利用工程开挖土石料,不断优化施工总体布置格局,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把控以及有效减少工程成本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从多方面对土石方平衡进行总体平衡规划,以便达到填筑的目的,也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开挖料。

1.2就近取料

在土石方填筑施工中,应当确保料场位置科学合理。在选择料场位置时应当充分考虑施工地点到料场的距离,以及施工环境要素,保证料场高程,以此便于用料的选择。料场位置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对施工难度以及成本造成影响,合理的料场位置能够大大降低施工强度减少施工成本。虽然该原则直观容易理解,但在实际的施工中却不容易把控,料场位置的确定需要结合施工场地以及施工需要、周围环境等要素综合规划。

1.3填料质量控制

对于堆石料填筑体,如果堆石料粒径过大,级配不良、铺料厚度不均或超标,会出现架空现象,使压实质量不合格或分层压实干密度低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石料挖装运输时注意防止粗、细粒径的分离,宜采用进占法铺料,施工中超厚及时纠正,碾压前洒水。同时还要从料源上控制石料的级配,做好实验,及时调整碾压参数。施工中也要有效控制堆石料中的细颗粒,以免造成坝体稳定性差、透水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还要做好渗透试验,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必要时可设置排水体,以满足坝体的透水性要求。

2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料场规划

在土石坝施工时,其土料、石料均是就地取材,施工量较大,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料场规划工作,一方面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运输便利性的问题。土石坝施工前,相关施工单位需对料场进行时间、空间、质量等方面的规划,做到统筹全局,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检查测验的方式,充分掌握料场现状和形成原因,保证料场总体储量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除此之外,必须重视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以及水文环境等问题,尤其是要重视施工的季节性问题。对于土石坝而言,其十分不适合在雨季施工,一旦原材料的含量过大,会对坝体填筑造成很大的障碍,对此,必须在施工中之前就制定好相应的施工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土石料的加工

一般来说,料场中的土料在进行挑选和表面的清除处理之后,均可直接应用于坝体的施工,同时,因为粘土具有颗粒小、亲水性强等问题,对此必须重视起填筑压实工作,保证土料含水量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也就是恒定于2%左右。此外,除了进行压实来控制土料含水量,还可以采取自然蒸发、烘烤晒干的方式实现土料含水量的降低;采取料堆加水。挖掘加水等方式实现土料含水量的提高。对于砂砾质的土料围岩,若是粒径过大石料含量较少,在可以利用装耙的推土机对其进行初步处理;若是粒径过大石料含量较大,则需采用格筛、高坡下料等方式实现筛选。

在土石坝施工中,可以选择和采用的运输方案有很多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充分发挥机械利用率,合理利用地形的有利条件,使坝料的运转次数减少、坝料的铺筑方法和设备保持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和布置。

2.3测量放线

填筑前需要依照施工设计进行测量放线。首先依照设计坐标确定控制点、复测水准点,同时标出中线、导线。并设置边桩,这里需要注意,一般边桩间距为30cm,但依照实际情况可以对边桩间距进行调整,例如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区域以及转弯路段可以适当增加边桩间距,若实际施工需要也可以适当缩小边桩间距,增加边桩密度。另外在施工断面一般会使用白灰标注填方边界。

2.4土石坝填筑施工

(1)铺土。铺土时,为了方便后期的平涂工作,必须保证土料铺填均匀,一般情况下都是沿着堤坝的轴线方向进行铺土工作。铺土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直径较大的土块或者石块,施工人员应将土块击碎,将石块剔除。汽车在反滤层经过时,应避免防渗体掺入反滤料的不良现象发生。

(2)平土。平土工作在铺土完成之后进行,平土过程中,平土层的厚度可以采用拉线的形式进行确定。平土施工有人工以及机械两种方式。机械施工方式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它的速度较快,不容易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推土机是平土施工最常见的机械设备,不仅推土效果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堤坝坡度。

(3)压实。想要保证堤坝的安全稳定,压实工作必不可少。土石坝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压实设备为碾压机,碾压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碾压机前进方向与堤坝轴线平行;为了防止出现剪切破坏,碾压次数需要严格控制,禁止出现过压或漏压等不良现象;压实过程需要分段,段与段之间的搭接长度应低于50cm。

土石填筑的厚度控制。一般在10米和20米之间,对土石坝进行分层强夯。为了避免土石料发生变形,使土石料密度增加,应采用大能量的夯击动力预压。铺筑和夯实都应分层进行,填筑新的土石层后重新进行夯击,最终使坝体的高度满足设计和使用需求。对于夯击动力能量和土石的填筑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所需的工程量,尽可能地增加土石料的密度,从而使坝体的沉降显著减少。

2.5反滤层的填筑

施工在进行反滤层的填筑施工时,主要采用的是削坡体、挡板法和沙松坡接触平起法。其中,沙松坡接触平起法凭借着填筑强度高、能够实现反滤料、防渗体以及坝壳料平起的填筑而应用广泛,在进行防渗土料反滤层填筑时,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先土后沙;二是先砂后土,这两种方法会在土、砂间产生交错,因此反滤层的厚度必须达到相关标准,禁止过度削弱防渗体有效断面。

2.6土石坝结合部位施工

在土石坝的施工过程中,存在防渗土料和周边的地基、岸等结合的现象,而在施工导流、分层填筑的过程中,存在横纵向的接坡、接缝等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此类结合处是最为薄弱的部位,极易出现坝体破坏、渗漏等问题。对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此类部位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其质量并加强管控。另外必须标记分段填筑但每一段,从而确保填筑时不会出现欠压、过压、漏压问题。施工中边坡坡度的填筑必须依照施工设计进行,而不能随意改变,若不予以重视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坝的土石方填筑仍旧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最难把控的环节,也是最为核心的环节。虽然在实际的施工中,大坝填筑施工仍旧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但我们必须克服困难,积极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技术研发、新设备、材料的引进,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完善大坝填筑工序以及施工技术,优化施工过程,确保大坝填筑施工质量,最终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桂森.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填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9(12):23-25.

[2]龙小明.基于水利工程土方填筑碾压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8).

[3]罗宇,罗奉.黔西老江底水电站大坝左岸边坡处理方案选择[J].山西建筑,2010,36(17):364-365.

论文作者:李兴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李兴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