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手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昌金

(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脑积水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我院收治的6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取侧脑室枕角穿刺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侧脑室额角穿刺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积水患者采取侧脑室额角穿刺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侧脑室枕角;侧脑室额角;腹腔分流术;脑积水;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4-0142-02

脑积水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该疾病的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比如,腹腔分流术就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其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对患者并发症、治疗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通过选取6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脑积水患者采取两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其中一组为30例对照组、另一组为30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平均(46.25±2.14)岁;观察组男患者、女患者各15例,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16岁、77岁,平均(47.15±2.23)岁;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积水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②临床症状显著的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出现发热、感染的患者;②急性颅高压的患者;③脑室系统扩大,但评估后手术效果不明显的患者。

1.2 方法

将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具体操作为:患者采用仰卧位的体位方式接受治疗,给予其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操作;在选择脑室穿刺点时,可根据头颅CT显示选择最佳位置,确定穿刺点之后,将一个电极片贴在穿刺点上,再一次进行CT扫描,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应将扫描到的标记层面进行调整,可以从标记与额角穿刺的位置出发,对定点水平与垂直线进行适当的延长。在做切口时,切开的位置应以定位为中心,切口为纵行方向,然后将弹力阀门泵放置其中[2]。完成电钻钻孔操作之后,进行脑膜的电凝操作,随后将脑膜切开,在分流管脑室段垂直颅骨穿刺过程中,可参考术前定位点的水平和垂直延长线,对CT片上定位点与脑室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管芯拔出时间为存在突破感之后;下一步将引流管再送入3cm,可采用长镊辅助操作,脑脊液引流通畅后再进行固定[3]。同时在上腹部做一个纵行直切口,位置于腹部剑突下肋缘旁,将皮肤及皮下脂肪切开,将肌肉前鞘剪开,然后将肌肉分离,将肌肉后鞘剪开,完成腹腔进入这一操作步骤。患者保持头处于低位水平,脚处于高位水位,通条沿皮下脂肪做一皮下隧道,穿过位置为锁骨中外1/3处,直到穿到头皮切口处,之后连接固定脑室端分流管与弹力阀门[4]。在腹腔内25cm的位置放置腹腔端引流管,之后进行缝合固定操作,以此将腹部、颅部依次关好。

对照组采用强生公司生产的分流管使用可调压、中压分流管进行手术操作,主要取侧脑室枕角穿刺脑室,其麻醉及手术操作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堵管(脑室端)、感染、出血、硬膜下积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的分析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用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13.3%)、观察组(30.0%)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讨论

脑积水是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临床常使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对于脑室穿刺置管的位置来说,最为常见的脑室穿刺置管位置是枕角穿刺、额角穿刺,但是两者所取得的疗效存在差异。相关研究表明,脑室枕角穿刺的位置缺乏优势,其周围为脉络丛,将可能对脑脊液理化性质带来不良影响,极易导致脉络丛包裹脑室端分流管,且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侧脑室额角穿刺能够有效弥补脑室枕角穿刺的不足,不仅能降低脉络丛包裹几率,且能有效降低堵管可能性[5]。由此可见,相比于取侧脑室枕角穿刺,在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取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疗效更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在对脑积水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中,侧脑室枕角穿刺的方式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侧脑室额角穿刺的方式效果显著,其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且能使患者的并发症得以降低。

综上所述,对脑积水患者采取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实施腹腔分流术的临床效果较好,与侧脑室枕角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兴旺,张进.超声引导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早产儿颅内出血后脑积水7例临床体会[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6):411-413.

[2]钱春发,胡新华,黄庆玖,等.改良侧脑室枕角穿刺行V-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附30例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6):453-456.

[3]穆鑫,王献良.超声波引导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早产儿颅内出血后脑积水[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7):43-45.

[4]佚名.改良侧脑室枕角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8):1216-1218.

[5]杜春生.采用不同手术路径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196-197.

论文作者:杨昌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两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手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昌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