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心率伴心律失常患者低剂量前门控冠脉CTA个案报道论文_邓鸿义,唐晶

(德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德阳 618000)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50-02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多层CT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后64层CT在冠状动脉CT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的广泛应用,CCTA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检查。目前CT电离辐射的致癌风险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但以往采用该技术对高心率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一般需要多个心动周期采集,不可避免造成曝光时间延长,同时辐射剂量也相应增加。研究单个心动周期冠状动脉CT成像主要针对心律相对整齐,低心率的患者,对高心率伴心律失常患者单个心动周期采集进行冠状动脉CT成像个案报道罕见。

患者,女性,73岁。平日无高血压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自述经常眩晕,长期胸闷气紧,近来胸闷气紧愈发明显故就诊,既往并未作任何医学相关检查,尤其没有心电图等检查资料作临床参考。近日于我院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检查。

冠脉检查前准备:病人于检查前半小时到CT室,检查前更换好棉质病员服装,告知病人检查相关细节并签字同意检查;建立好肘部静脉通道,然后到双源CT检查室。在检查老师指导下,平卧于检查床上,嘱托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剂一粒。接下来调整连接好心电四导联,同时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对比剂注射时可能发生的身体反应,如建立静脉通道的手臂轻微胀痛,全身可能出现的发热等症状。通过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嘱咐患者检查过程中平静呼吸配合检查。连接好高压注射器与静脉通道后,发现该患者心律不齐,心率110~130次/分,属于典型老年性高心率伴心律不齐患者。告知病人及家属服用倍他乐克(50mg/片)后半小时检查,并于检查结束后观察二十分钟无特殊情况方可离开。[1-2]

服药后心率约100次/分,根据患者个人实时ECG信号情况和呼吸闭气欠佳,检查序列选择双源CT force Turbo Flash ES前瞻性心电门控模式[3](收缩期曝光采集)。扫描参数:管电压=80Kv,采集时间0.25s,螺距=3.2,准直=192*0.6mm,旋转时间=0.25s,重建层厚0.75mm,R-R间期30%曝光采集数据并重建图像。辐射剂量参数:CTDIvol=2.25mGy,DLP=34.3mGy*cm,有效剂量ED=0.48mSv检查碘对比剂剂量40ml(浓度370mg/100ml),注射速率4.0ml/s。

检查后重建图像传输到SIEMENS Syngo Via工作站进行心脏冠脉的高级后处理,获得心脏各支主要冠脉(RCA,LCM,LAD,CX)的MPR/CPR,MIP,VR图像。经诊断组两名主治以上医师仔细阅读并分析,能够达到心脏冠脉诊断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很好的控制了检查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有临床诊断价值的图像。

以上为该患者后处理后的冠脉VR,MIP,CPR及前门控数据采集ECG图像。诊断意见:左前降支LAD近段钙化斑块,中段管腔非钙化斑块致中度狭窄(>50%);右冠脉RCA中远段交界部非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50%)。

讨论:高心率和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冠脉检查一直是CT血管成像的一个难点,该患者同时具有以上两个表现,以往对于此类患者大多数医院都是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或者建议患者做冠脉造影检查,而且针对冠脉成像大多是多个心动周期[4-5]采集,都存在整个检查时间延长辐射剂量偏大的缺点。虽然前者可以根据连续采集的心动周期数据和心电信号进行冠脉的回顾性编辑,获得比较好的冠脉图像(尤其对于心律不齐的患者),但是大数据的采集必然使得病人接受大量不必要的辐射剂量(通过既往检查和资料查阅发现回顾性心电门控冠脉检查辐射剂量比前瞻性的高数倍,[6]并且后门控技术对病人的呼吸配合要求较高,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病人呼吸配合欠佳;而后者的辐射剂量也不要小觑,虽然造影是冠脉检查的“金标准”,但是作为病人的一般检查和筛查,该检查不仅有创而且费用较贵,不适合在病人中常规检查和体检筛查。

通过以上对该类病例进行回顾性思考:对于部分心律不齐,即便是高心率的患者,为提高检查成功率,可以通过检查前的有效准备,如药物控制降低心率[7],硝酸甘油片扩张冠脉血管,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同时采用合适的心脏冠脉检查序列,如采用双源CTTurboFlash单心动周期前瞻性心电门控模式扫描,也可以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剂量检查的同时,获得清晰的冠脉CTA图像。

【参考文献】

[1]刘国荣,李月春.炫速双源CT心脑血管病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卢光明,张龙江.双能量CT临床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宋芸,常万松,范建锋,等.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应用高心率患者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4):516-518,522.

[4]舒震宇,王振,丁忠祥,等.高心率患者640层CT冠状动脉成像窄窗技术可行性研究及其对辐射剂量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6):183-187.DOI:10.3969/j.issn.1673-548X. 2013.06.052.4.

[5]郭晓娟,马展鸿,刘敏,等.双源CT自适应心脏步进扫描技术在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1358-1362.

[6]徐磊,晏子旭,张兆琪,等.双源CT低剂量适应性序列扫描对高心率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3):265-268.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0.03.008.

[7]张兆琪.心血管疾病64排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7.

论文作者:邓鸿义,唐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高心率伴心律失常患者低剂量前门控冠脉CTA个案报道论文_邓鸿义,唐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