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_覃岳巨

覃岳巨

广西八桂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桥梁的修建越来越多。岩溶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岩溶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问题,阐述了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为解决强岩溶地段桥梁桩基施工积累的技术资料。

关键词:岩溶地质;桥梁;桩基;施工

1.工程概况

广西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No.A01-2合同段K21+603天堂四号大桥,该桥梁为6×20m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桩基础,桩柱式桥台,基础为φ1.5m 钻孔桩基础,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覆盖层10~20m 深,由上而下分为:①填土1.0~ 1.5m 厚,②亚粘土,黄褐色,5~10m 厚③亚粘土,黄褐色,厚 6~8m,下伏为石灰岩,灰白色,桩基嵌岩深度要求1.5m。

2.岩溶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问题

2.1溶洞、漏浆问题

岩溶地区的基岩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强度高,适宜作为桥梁桩基础持力层,但是由于岩溶地区的特殊性,容易遇到沟槽或溶洞,或者遇到不平岩面以及溶洞底板。岩溶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时经常会遇到漏浆现象,这是该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该地区灌浆时一旦遇到溶洞就会快速流进溶洞空间。漏浆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岩层节理以及裂隙,原生的节理无法避免,而次生节理是钻进对于岩扰动后产生的裂隙。漏浆不严重时需要及时采取补浆措施,漏浆严重的情况主要是溶隙、溶缝变为溶槽或已穿过溶洞地段的护壁墙体崩塌造成的。

2.2偏孔和斜孔等问题

在钻机钻孔的过程中由于选择钻孔的地点不适宜,或者选择钻孔的方式不正确,又或者岩石的软硬不均等都会造成钻孔偏斜。而且钻进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偏孔将会导致桩的垂直度超标、钢筋笼下放困难、插打护筒不到位等质量问题。

2.3卡钻、掉钻、埋钻等问题

(1)卡钻事故的引发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对溶洞分布情况不明确,在钻到离溶洞顶板很近时采用高落程冲击,使钻头冲破溶洞顶板岩石,钻头倾斜,卡在溶洞顶板岩石的不同部位。(2)埋钻分两种情况:一是沉渣埋钻,二是塌孔埋钻。(3)掉钻主要是因埋钻或卡钻后在提钻头时用力过猛,钢丝绳破断或正常钻进时钢丝绳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而引起。

2.4断桩问题

在岩溶地区,断桩的原因是因为溶洞相互之间沟通,在灌注的过程中无法将混凝土数量测出来,所以在通过溶洞段时,很容易发生由于混凝土压力过大导致的孔壁坍塌,进而造成混凝土流失严重,导致断桩。断桩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事故,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3.岩溶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问题的处理措施

3.1漏浆及溶洞的处理

在溶蚀带的岩溶地质,往往裂隙发育,溶沟、溶槽、溶洞错纵复杂,本桥在 3#-1 钻进至 20m 时,突然发生漏浆,在15min 内,孔内水位下降了1.8m,由于孔内水位骤降,钻孔周围约2m范围内地面出现了裂缝,有可能造成大的塌孔。在这种情况下,本人根据以往经验,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向孔内投放水泥,这一措施效果显著,30分钟后,水位下降得以控制,水位完全稳定后再加大泥浆浓度,在控制钻进速度的措施下,继续缓慢钻进。如果存在较大的溶洞可按如下方法处理,参见图1:

⑴在孔口附近准备足够的小片石和粘土,最好配备 一台 ZL50 型装载机,当遇到溶洞漏浆时,迅速铲起片石 和粘土填孔,同时大量补水。

⑵当钻至离溶洞顶部附近时,采用小冲程,逐渐将洞顶击穿,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仍采用小冲程轻砸,让粘土和片石充分挤入溶洞内壁。待粘土和片石充分挤入溶洞内形成稳定护壁后,并且泥浆漏失现象全部消失后正常钻进。

⑶当漏浆严重,回填粘土和片石没有作用时,可采 用直接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措施。方法如下:按照灌注水 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下导管至已钻孔底 0.3~0.5m,灌 注水下混凝土,至溶洞填充完毕,判断标准以灌注混凝 土面超过溶洞洞顶 1m 左右且混凝土不再下降为准,待 混凝土强度达到 30%~50%左右后,重新钻进。也可采用钢护筒穿过溶洞或采用帷幕防渗技术,以保证钻进的顺利进行,防止漏浆、塌孔。混凝土干料将采 用 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如溶洞空间容积大、导水性强,则在混凝土干料中添加一定量水玻璃。

3.2偏孔和斜孔等问题的处理

在钻进的时候,需要对地质状况进行认真核对,及时对钻机以及孔位进行检查。对于一些敏感部位,比如入岩部位、溶洞处理部位等,应该时刻观察钢绳的摆动情况,保证钢绳和桩孔中心之间不出现偏差。在钻头能够活动的时候,要上下对钻头进行提动,转动一个角度后反复进行尝试,并和吊机进行配合提出,若是这种方法没有效果,需要利用水下小爆破的方法进行振动,将钻头振松之后提出。若是发生偏孔和斜孔的现象,需要利用片石进行回填,或者是利用素混凝土进行浇筑,对钻头偏斜进行纠正之后再进行钻孔。

3.3卡钻、掉钻、埋钻等问题的处理

(1)卡钻事故处理。遇到卡钻时不能慌张,严禁强行提拉,野蛮施工,以防塌孔、埋钻。卡钻后应该根据钻头所处位置采取不同措施,若顶板岩石中部,可缓缓上下活动钻头,待松动后慢慢提出;若斜卡在顶板岩石中,可自制简易正绳器,将钻头拉正,缓缓提起;若卡在顶板岩石下部,则可利用大钻头上下松动,由下向上顶撞的办法,轻打卡点的石头,将顶板岩石破掉后提出。

(2)埋钻事故处理。要避免沉渣埋钻就不能使钻头长时间停留在孔底不动,保持上下活动,使得泥浆不断地循环,这样就能防止沉渣埋钻的现象发生。若发生塌孔埋钻,最主要的是将主绳保住,利用回旋钻机扫孔和“反冲法”将钻头提起。

(3)掉钻事故处理。遇到钻头提不上来时,不要强行提拉。掉钻后要及时摸清情况,钻头上要事先安装保险绳,保险绳要牢固可靠。若泥浆太浓或泥渣太厚导致钻锤被沉淀物或塌孔土石覆盖,应首先清空吸泥,使打捞工具能接触到钻锤。先用侧锤探测钻锤在孔底的情况,用打捞钩放至孔底,钩住钻锤保险绳再提起。如果钻锤倾倒,可派潜水员带钢丝绳潜至孔底,将钢丝绳拴在钻锤顶上,再将钻锤提起,如果钻锤顶朝下,只能将钢丝绳捆绑在钻锤的爪山上,再将钻锤提起。在施工过程中掉钻以预防为主,经常检查,及时检修,消除隐患。

3.4断桩的处理

首先,在第一次进行灌注的时候需要保证漏斗中的混凝土充足;其次,在施工时需要认真分工,并及时做好记录,确保混凝土连续性。对混凝土面具体上升速度进行关注,确保埋管深度为两米,尽可能不要对下部混凝土造成扰动;再次,混凝土在穿过溶洞区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地质状况,对浇筑速度和导管埋深进行严格控制。若是浇筑速度太快,便会冲击孔壁,导致穿孔现象发生。在满足导管埋深的要求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大,确保其底部处在溶洞区往下0.4米到1米的地方,防止由于护壁穿孔导致的断桩现象。

4.结语

在岩溶段桩基施工中,不定性因素较多,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在钻孔桩在岩溶地区施工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控制和安全保证等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对于不同地质条件采用适合的技术措施,才能使桩基施工安全、经济、有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孔祥龙.石灰岩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设计与施工[J].交通标准化,2007(7).

[2]徐金福.浅谈桥梁施工中岩溶桩基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04).

[3]晏才彬,祝君,余涛.岩溶地区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1(05).

[4]刘剑.浅析岩溶地段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18).

论文作者:覃岳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  ;  ;  ;  ;  ;  ;  ;  

岩溶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_覃岳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