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论文_刘昌宏

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论文_刘昌宏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山县供电公司 湖北 咸宁 437600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关系到电力系统中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供电能力等工作的状态,是提升电力系统供电水平和电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提升供电系统可靠性管理的综合实力,合理分析供电过程,准确掌握供电的可靠信息,反映电力在供应过程和电能质量链条上的情况,进一步了解供电设备和电网的真实情况,并在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隐患

引言

自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通知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又一次被重申。城市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已趋于成熟,农村配电网可靠性工作也在不断调整、逐步规范,向满足居民多种用电需求的方向迈进。整体而言,我国农村配电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管理起步较晚,各县市管理和重视程度大不相同,导致现阶段不同乡镇持续出现低压供电、跳闸等现象。

1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1设备或线路出现问题会影响供电的可靠性

电力系统应用多种电气设备,连接设备的输配电线线路也是复杂多样,因此工作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影响系统工作的顺利程度和用户的正常用电。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备用设备,且没有进行定时的维修和检修。

1.2缺乏专业维护人员

配电网供电系统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设计电网结构、铺设电路,工程建成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行调试,进行科学的设计停电计划管理,才能保证日后村民在用电过程中提供稳定的电能。电网系统建成后定期检查维修是提供供电质量的另一重要方面。农村区域电网的突出特点即范围大,供电线路长,为乡村配备的维修车辆和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受资金和地理条件的影响,线路出现故障,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出现断电情况时,往往不能及时进行维修,造成部分区域48h以上的停止供电。

1.3地理因素

由于农村地理因素的影响,供电线路较长,但配备的维修车辆和维修工人的数量有限。线路发生问题导致停电时,不能第一时间维修故障设备。尤其当天气较为恶劣时,维修时间会不断延长。因此,需制定合理规范的运行维护制度和相关管理规定,不断加强、完善农村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2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

在线监测、光纤测温、红外测温等科学测试手段能有效快捷检修停电线路,电缆探测车则能提高线路检测故障的速度和精度,建立与工程本地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和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系统。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能对电网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及时修复供电故障。

2.2改善配电网设备设施

一是对10kV线路采取进行分段改造的方式,将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9米水泥电杆更换为15米电杆。二是在适当位置安装真空短路器对线路进行合理分段,三是根据供电区域及负荷密集情况,在境外线路及设备健康水平较低的分界点安装智能真空断路器,投入相匹配的保护定值。四是提高配网线路防雷水平。

2.3设备方面

设备应该考虑到其本身的选型与更新处理。利用高标准的设备选型,尽量降低维护量,确保其可靠性,选择拥有高质量、服务优秀的厂家,对于主网与配网的装备水平都有着直接的帮助作用。高质量输变电设备的选择,包含了有载调压、低损耗的变压器;在架空输电线路方面,可以选择钢管塔2~3回共杆设计;在直流电源选择中,可以考虑到免维护电池的使用,并且通过性能优异的硅整流充电设备的配置;绝缘子的选择应该考虑其防污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进行电网改造的时候,还应该针对重要的设备做好改造处理,有利于先进设备的合理使用,并且在进行电网的改造与检修之前,应该检查设备与材料本身的质量,注重验收处理,以避免因为材料与设备的问题,直接造成线路停电。如,针对配电开关设备,除要满足各个标准要求之外,还应该满足免维护、免检修、高可靠性等诸多要求。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老旧设备的及时更新,尤其是针对年限已经超过15年,或者是陈旧的设备,必须做好更换与更新。

2.4利用配网自动化工作模式的工作特性有效展开管理工作

处理问题的效率会直接影响供电的质量,配电网自动化处理应当选取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应收集信息,其次判断问题的不同点并确定故障位置,最后充分发挥一次性系统的故障隔离功能恢复供电。

2.5管理措施

供电可靠性除了要在技术上进行提高,管理措施也必须到位。供电系统要加强对停电计划的管理,在减少停电时间的前提下协调安排输电、变电和配电工作;完善电力管理制度,科学规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提高农村电网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宣传,让村民了解《电力法》,带动村民保护电力系统。

2.6实现设备状态检修

设备的状态检修主要是分析不同状态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或者是针对已经出现的故障做好相对应的预防和补救处理。长久以来,计划检修和故障检修都是我国主要的设备检修方式,但是使用这一类型的故障检修会面临认识供电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分析方面也有所欠缺,很容易出现不合理的计划检修,导致可靠性指标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另外,计划检修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对配电网的可靠性造成影响。随着电力设备制造业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电力设备质量与性能全方位的提高,也会更进一步的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健康水平,设计和制造达到要求,达到使用年限之内的免维护,如果依旧选择长期的检修方式,很明显不符合要求,尤其是根据周期来开展计划检修,就很容易让用户停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

2.7加强配电设备的质量,提升输配电线路的工作效率

根据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严格完成巡视、维护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的相关工作,遵守24小时值班工作制,一旦发生问题,可以随时随地维修。此外,工作人员排班开展特巡和夜巡工作,以降低事故发生频率,保证配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2.8用户不停电作业

不停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主要途径,但是考虑到天气、环境以及线路装置等方面的影响,需要提升线路本身的绝缘率,将设备的标准化程度提升到新的台阶上,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停电作业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满足工作效率的提升。

结语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措施的实施涉及领域广,配网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资金大,项目实施周期长。需要各部门、各专业分工协作,在加强综合停电计划管理的同时因根据地区环境的差异,结合配网设备现状开展电网规划、电网建设及设备改造。通过配电网基础设施改造、网架结构优化先进技术的应用,边远落后地区供电可靠性逐步达到先进供电企业的目标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 颖,陈 松,王莹莹.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智能电网,2015,(3):229-234.

[2]夏成军,代文良,邱桂华,等.提高110kV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合闸方式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1):133-137.

[3]黄上途,肖才元.关于提高文山地区农村供电可靠性的思考[C].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2009.

[4]李淮海,吴恩杰,朱 黎.对提高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综合措施深层次的探讨[C].华东六省—市电机,2006.

[5]杨丽峰.提高10kV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21):55-56.

论文作者:刘昌宏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论文_刘昌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