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症应急处理办法论文_高文玉

常见急症应急处理办法论文_高文玉

陕西省西乡县人民医院 723500

【摘 要】本文提出了呼吸骤停、心跳骤停、突发昏迷、突然晕倒、突发心脏病、哮喘及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糖尿病低血糖发作、突发腹疼、呕吐、吐血、抽搐、中暑、酒精中毒、老鼠药及农药中毒、煤气中毒、触电、溺水、异物误吸、尿潴留、流鼻血、鱼剌卡喉、毒蛇咬伤、毒蜂蛰伤、烧伤、烫伤、狗咬伤、疝嵌顿、外伤出血、外伤骨折、产妇临产、小儿高热31种急危重症的简单实用应急处理方法,以便使患者迅速脱离危险,为专业医疗抢救争取时间。

【关键词】急症;应急;抢救

对于在医院外突发的正在或将要危及生命的危重症、创伤和各种意外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使之迅速脱离危险,有利于急危重症患者向好的方向转归。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只有在黄金5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才有得救的希望,多发性严重创伤患者在黄金1小时内先进行止血、固定,并正确的搬运和护送,才能减少并发症,影响预后。因此,因地制宜地对病人实施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初步处理措施,可为进一步专业的医疗急救争取时间。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急救意识和全民健康水准。下面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紧急情况初步处理方法整理如下:

1 紧急情况处理

1.1 呼吸骤停:立即行人工呼吸。将患者仰卧,头后仰,清除口腔异物,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为患者吹气。注意不要漏气,每隔5秒吹气一次,反复进行。嘴张不开或有口腔外伤者可从鼻孔送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或专业医务人员赶到现场。

1.2 心跳骤停: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将患者平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100次左右,用力适中,深度3—5cm,小儿2cm为宜。直至心跳恢复或专业医务人员赶到现场。

1.3 突发昏迷:立即给平卧位。迅速判断病人意识,呼叫病人。如果伴有明显异味:如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有烂苹果味,尿毒症有尿臭味,肝昏迷有肝臭味,有机磷中毒有大蒜味,酒精中毒有酒味。留意这些表现有助于进一步急救和病情诊断。病情不明时少搬动病人,给平卧,头向后仰或偏向一侧。及时呼叫120送医。

1.4 突然晕倒:立即摆放至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不可急于搀扶。呼叫120急救。

1.5 突发心脏病:主要表现胸疼。如备有速效救心丸可取6—8粒塞到患者口中让其服下,给患者半坐卧位或平卧位休息。及时呼叫120送医。

1.6 哮喘或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患者半坐卧位休息,保暖,保持周围空气流通。给热水,也可让病人吸入热蒸汽,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及时呼叫120送医。

1.7 糖尿病低血糖发作:患者出冷汗,手发抖,头晕。可先给喝一些糖水。及时呼叫120送医。

1.8突发腹疼:禁止进食和饮水。不可在不明情况下给止疼药。及时呼叫120送医。

1.9呕吐:将病人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禁止进食或饮水以防呛咳。及时呼叫120送医。

1.10吐血:给平卧位,暂停进食和饮水。及时清理口鼻腔内血块,防止窒息。及时呼叫120送医。

1.11抽搐:用小毛巾或布条缠着筷子横放入病人上下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并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物品。及时呼叫120送医【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2中暑: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用冷毛巾擦身。严重者及时呼叫120送医。

1.13酒精中毒:先催吐,以减少酒精吸收。及时呼叫120送医。

1.14老鼠药及农药中毒:口服者可先刺激咽部催吐,昏迷者不可催吐;经皮引起的中毒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裤,用温水将皮肤冲洗干净,以减少吸收;吸入中毒者应尽快脱离中毒现场。带上药物包装袋或标签就近送医抢救或呼叫120送医。

1.15煤气中毒:迅速打开门窗,或将病人搬运到通风良好处。及时呼叫120送医。

1.16触电:首先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电源线,使患者脱离电源。若心跳呼吸停止,可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及时呼叫120送医。

1.17溺水:临床上有黄金6分钟的说法,将人救上岸后可先判断意识。按压剑突下区域排出呼吸道及胃内积水。现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及时呼叫120送医。

1.18异物误吸:可立即从患者背后拦腰将其抱住,双手叠放在病人上腹部,快速用力向后上方挤压,随即放松,反复数次。如效果不佳,及时呼叫120送医。

1.19尿潴留:可在一旁用水壶向下边的水盆慢慢倒水或拧开水龙头,听流水声诱导排尿;也可将热水袋置于患者小腹部或热毛巾热敷促进排尿。如效果不佳,及时呼叫120送医。

1.20流鼻血:让伤者坐下,头稍向前倾,用口呼吸,以手稍用力捏住鼻部软骨,及时呼叫120送医【2】。

1.21鱼剌卡喉:立即停止进食,让家属借手电筒光看清鱼骨用镊子夹出。如未发现应及时送医院处理【3】。

1.22毒蛇咬伤:让患者保持安静,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停止伤肢的活动,将伤肢置于最低位置,用清水冲洗伤口,用橡皮带或布条在伤口上方(近心端)进行结扎。及时呼叫120送医。

1.23毒蜂蛰伤: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减少活动,用清水冲洗伤口,局部冷敷。及时呼叫120送医。

1.24烧伤:立即协助伤者脱离事故现场,注意创面保护,防止再次污染,用冰水湿敷。及时呼叫120送医。

1.25烫伤:立即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冰水中,或以流动自来水冲洗20—30分钟。严重者及时呼叫120送医。

1.26狗咬伤:轻者只留有牙印或爪痕,也应及时去医院及早、足量注射疫苗,预防狂犬病。

1.27疝嵌顿:患者可取头低脚高位,放松、深呼吸,并用热毛巾敷于包块处。及时呼叫120送医。

1.28外伤出血:用清洁纱布或敷料包扎伤口可以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危重者现场急救先维持生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及时呼叫120送医。

1.29外伤骨折:包扎止血、简单固定、大体复位,防止再损伤,在骨突处加棉垫防止皮肤压迫坏死。及时呼叫120送医。

1.30产妇临产:立即让产妇平卧,深呼吸放松。及时呼叫120送医。

1.31小儿高热:保持空气流通,减少衣物,温水擦浴,多喝水。严重者及时呼叫120送医.。

2 小结

当意外发生时,为防止错失急救的良机可因地制宜,用一些常用物品代替医疗用品使用。如:长筒袜可做绷带或止血带用;领带可固定夹板用;干净浴巾可做三角巾或厚敷料用;小毛巾可做纱布块用;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木条、手杖等可固定骨折肢体;保鲜袋、保鲜膜可覆盖在破溃的创面上起保护、减少再污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国英.小儿高热惊厥的家庭应急处理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5):833-834.

[2]张洪婷.鼻出血病人的应急处理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8,6(1):33.

[3]陈凯.儿内科小儿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809-3810.

论文作者:高文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5

标签:;  ;  ;  ;  ;  ;  ;  ;  

常见急症应急处理办法论文_高文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