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青少年犯罪“四位一体”式防治对策研究论文_张恺玥

女性青少年犯罪“四位一体”式防治对策研究论文_张恺玥

摘要:女性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隐患之一。女性青少年处于生理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但又极其敏感的特殊阶段,其犯罪特点、犯罪原因也表现出不同于男性青少年的差异性。从女性青少年犯罪特点与成因方面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探究如何调动多方力量,“四位一体”式针对女性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犯罪防治,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女性青少年 特点 四位一体

一、女性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女性青少年犯罪形式多样

女性青少年犯罪常见犯罪类型为性犯罪,是指“女性青少年实施的与性欲的满足和性行为的进行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1]。但是除了卖淫与性贿赂等性犯罪,女性青少年还以共同犯罪、团伙作案的作案方式广泛参与到毒品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盗窃、诈骗等各种侵犯人身、财产权益等非暴力犯罪中,犯罪性质甚至向暴力方向发展。就犯罪动机而言,复杂化趋势明显,基于报复、图财、好逸恶劳、追求刺激等多种多样的动机都可能引发犯罪。

(二)具有犯罪人与受害者重合的特点

女性青少年犯罪其主体具有女性和青少年双重特征而具有特殊性[2],由于青少年辨识能力低下、女性自卫能力不足,女性青少年误入歧途,往往经历了从受害人转化为犯罪人这样的过程,甚至在犯罪过程中也保留着这样的重合性。很多女性青少年在成为诱奸、性侵、被人拐骗等犯罪的受害者后,因为羞耻、受人歧视等原因而自我放弃,一步一步坠入堕落的深渊。

(三)善于伪装,极具迷惑性

一直以来,女性在人们心中都是温柔、善良的印象,而女性青少年更是给人以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感觉,她们在犯罪过程中天然便有了很好的保护面具,更善于利用性别优势伪装自己。人们对于女性青少年的警惕性降低,使其更易得手,而男性则更易受到女性青少年的迷惑,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成为帮凶或者受害者。比如女性青少年可以以需要帮助的柔弱形象示人,将受害者引入预先设好的圈套,或者利用男性对其的爱慕之情实施诈骗等犯罪,极具迷惑性。

二、女性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女性青少年犯罪原因与其主体特征密切以及犯罪特点密切相关,总体来说,是外在客观原因与内在主观原因相互作用,长期共存发展的结果。

(一)女性青少年犯罪外在原因分析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女性青少年面对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纷繁丰富,很容易因为虚荣心膨胀等原因对于物质的渴望与需求不断发酵。再加上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地域贫富差距的加大,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女性青少年难免在落差中被物质欲望诱惑,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走上犯罪的道路。

“涉案女性青少年多处于家庭结构失衡之中,家庭作用弱化导致社会的不良影响对其渗透具有便利性和快捷性。”[3]很多女性青少年出身于单亲家庭或者是家庭关系不协调的家庭,家人对其疏于管理或者过分溺爱,使得女性青少年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以及正常的家庭关爱,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没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面对诱惑与犯罪不能以恰当的态度对待之,为将来的堕落埋下了不利的种子。

(二)女性青少年犯罪内在原因分析

女性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接受教育的大好时光,她们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很好地坚持学生这一固定的身份,因而必定文化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教育,则会导致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性知识匮乏,甚至是道德底线过低。当享乐与低级欲望成为人生的唯一追求时,就离堕落深渊不远了。

处于青春期的女性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青少年犯罪的共性:叛逆、冲动、易受社会不良因素诱导,辨别是非的能力差。[4]她们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自律能力弱,又虚荣爱美。女性青少年处于懵懂好奇的阶段,对于性关系常常在模仿与良莠不齐的信息间产生错误的认知,以为放荡就是自由,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叛逆思维的影响下,很容易走上歧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女性青少年犯罪“四位一体”式防治对策研究

女性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复杂多变的,导致女性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也是多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思考防治对策时,也应当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复杂的特点和主客观成因提出解决的策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就女性青少年犯罪提出“四位一体”式防治对策。

(一)加强公民教育,净化社会风气

如果能够在全社会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强的观念,深入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有利于形成良好、积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女性青少年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自控能力,面对诱惑时仍能够坚守底线,承担起社会与家庭的责任。

深入推进普法教育,法制深入人心,也必然能够通过社会、家庭和社区影响到女性青少年,提高其法律意识,让其不仅能够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更能够了解法律与强制刑罚带来的权威性与不容侵犯性,并且教育其掌握法律武器,在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保护自己。[5]

(二)建立综合监控机制,增强女性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女性青少年从越轨到犯罪经历了萌芽、发展再到恶化一个完整的阶段,如果各单位、学校、社区和家庭能够时时监控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势必会对于女性青少年犯罪问题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甚至将犯罪动机扼杀在萌芽阶段。应当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加大对于女性青少年的关心与引导工作力度,协助其家庭完成对于女性青少年安全以及行为的保护和监控。

学校应当针对女性青少年开展专门的生理卫生课程,帮助其了解性差异、性卫生以及性道德知识;社区应该努力加强安全保障力度,将不良诱导因素隔绝在社区之外;家庭里,母亲应当起到很好的“言传身教”作用,帮助女性青少年正确认识性别,树立自尊、自爱意识,增强女性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如此,当她们面临侵犯或者不良诱惑时,能够迅速识别、反应,并能有应对之策,以保护自己。

(三)完善针对女性青少年的司法惩戒制度,加强打击效力

坚持男女平等,严格定罪量刑,遏止女性青少年逃避法律惩戒的侥幸心理,绝不姑息屡教不改、社会危害性强的犯罪行为,保障司法与法律的权威性。

强化妇联等妇女权益组织对于问题少女的教育和保护作用,尽快建立起女性青少年救助机构,推进社区矫正机制针对女性青少年的适用。保障和提高禁止令的执行效果,创新禁止令的内容和应用方式,真正起到预防和制止女性青少年犯罪的效果。[6]

(四)认真对待教育改造工作,注重女性青少年心理矫正

女性青少年所可能具备的反侦察意识以及法律知识的匮乏,很有可能拒不认罪或者对于自己行为的危害性难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应当认真对待女性青少年的教育改造工作,通过反复教育与深入对话等方式,帮助她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和后果有正确的认识,纠正其错误认知,引导其遵纪守法,回归社会。

对于女性青少年的教育改造,不能仅仅止步于惩戒,还要注重培养其自食其力的能力,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以及就业帮扶活动等,真正彻底地将女性青少年带入正轨。

女性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其所涉及的未成年人和妇女权益的保护需要在防治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呼吁社会各界组织对于女性青少年多一些关怀与包容,积极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注释

[1]李焕然:《女性青少年性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以上海20名女中学生“援交”案为视角》,《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4期。

[2]参见李焕然:《女性青少年性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以上海20名女中学生“援交”案为视角》,《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4期。

[3]李焕然:《女性青少年性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以上海20名女中学生“援交”案为视角》,《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4期。

[4]牛诗慧:《沈阳市青少年女性犯罪社会救助对策研究》,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参见李峰:《浅谈女性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6]参见李焕然:《女性青少年性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以上海20名女中学生“援交”案为视角》,《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4期。

作者简介

张恺玥,女(1997—),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研究方向:新闻学。

论文作者:张恺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女性青少年犯罪“四位一体”式防治对策研究论文_张恺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