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由浅入深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1乔花娜, 2李彩荣

高中英语由浅入深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1乔花娜, 2李彩荣

摘要:英语阅读是通过认识语言形式和结构来获取信息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认识。自新课标改革以来,高考英语学科对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加大了考察力度,除了听力和写作,考查语篇理解能力的阅读比重已占到英语总分值的70%-80%。《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规定: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既要“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又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由此可见,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阅读;由浅入深

一、高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速度慢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速度缓慢,一篇三、四百词的文章要花上10分钟,经过观察了解,我们找到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几个原因。

(1)学生阅读习惯差。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倾向于指读或笔读,并试图用汉语把每一个单词按照顺序翻译成汉语,他们认为“通顺”就意味着“读懂”,却不知道这是学习语言的大忌。这不仅造成浪费时间的后果,也对学生学习英语没有任何帮助。此外,英语语言句式多样,语法结构复杂,学生如果不能清楚地判断句式结构,只好逐字翻译,必定会造成语义理解上的偏差。

(2)过分依赖词典。最让学生头痛的一件事莫过于阅读中遇到生词。对于学生来讲,这如同行路中遇到拦路虎,望而却步,无法前进。此时,最好的帮手就是词典。于是出现了学生边阅读边查词典的现象,这势必造成阅读速度缓慢的结果。

2.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不到位

首先,学生词汇量少,不会根据具体语境猜测词义。新课标规定,高中生需掌握3500左右的词汇量,再加上常见的派生词,需达到4000词左右。而在现实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远远不够,相应地也就达不到理解一篇文章的目标。

其次,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不灵活。主要体现在派生词、一词多义或多个词性、猜测词义方面。多数学生对于词的前缀、后缀的变化掌握不到位。虽然某些学生熟知词根的用法及含义,但是一旦词根的派生词出现在文章中,学生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对于一词多义或多个词性,比如present一词,既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性,而且每个词性也有多个含义,这样该词在语境中一出现,学生要么理解偏差,要么彻底懵了。词义猜测时,学生不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地推测出陌生单词或某个句子的意思。这都影响到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第三,文化差异及文化背景知识的贫乏也是影响到阅读理解的一大因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的中学生常以汉语式思维方式来学习英语。在阅读中,学生试图逐字逐句翻译就是一大表现。英语阅读的文章题材、种类多样,其中体现英语文化方面的文章并不少见,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外国文化、文学背景方面的知识。高中生课程多,时间安排紧凑,使学生对英语的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知之甚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对英语文章的理解程度,更谈不上欣赏研究英语文学名著及其所体现的意境和反映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3.教师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常以课本上的文章为主,一般以“泛读——精读——知识点”的流程来进行。本应该作为重点的前两部分实际花费的时间较少,大多时间用在了对单词、句法和语法的分析讲解上。为了应对考试,学生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背诵这些零碎的知识点和语法点上,阅读能力的培养很少得到具体的体现。即使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课进行阅读理解试题的专项训练,也只是学生做,教师程序化的分析讲解,训练渠道单一。这样,所谓的阅读训练就成了学生做老师讲的机械过程。学生体会不到语言的美感和学习的乐趣,教师也品尝不到传授知识的快乐,也就没有了职业幸福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改变现状,由浅入深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高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更新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经过长期的实验,得出了以下可最大化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教学策略。

1.丰富阅读材料,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等,也可通过提问或讨论介绍即将阅读文章的主题、背景,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除了阅读教材中的文章,还可以选择与每个单元相关话题的材料,让学生进行泛读,从而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让其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Festival一单元时,笔者让学生分工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讲述其他节日的来历,庆祝方式等信息,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步:速读全文,感知文本。快速阅读全文,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问题的基本特点,确定文体,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第二步:仔细阅读,筛选信息。根据问题的关键词,精读文章,寻找具体信息。通过问题,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三步:小组讨论,寻找好词佳句,疑难句。分小组讨论,找出一见钟情句、最佳语法句、疑难杂症句,说出佳句妙在何处,共同探讨疑难句,小组间相互提问,对方作解。小组解决不了的,教师帮助解决。

第四步:综合理解,阐明观点。鼓励学生说出作者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意图,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相关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于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矫正补充,但应以“多鼓励,少批评”为基本原则。

这样由浅入深的阅读流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轻松愉快地参与阅读,同时也使学生对于文章有了有本到质的认识,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

高中英语阅读,重点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猜测词义或句义、归纳语篇的主旨大意、理解语篇的基本结构、揣摩作者的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意图等。在阅读中,我们要根据文章的体裁,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恰当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1)猜测词义或句义

阅读时遇到不熟悉的词,或要求猜测词义、句义时,可以利用上下文中出现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进行推测,也可以利用构词法、语法知识、整个句子或段落来推测。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这种策略之前,还应多鼓励学生,稳定学生情绪,帮他们树立信心,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猜词策略的应用。

(2)发现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中心而写,而每个段落都有主题内容。在阅读训练中,可通过寻找主题句来理解段落大意,进而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大部分文章,80%的主题句位于段首,其他的20%多在段尾或段中。即使有些段落或文章的主题句不明显或没有,教师也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3)预测和推理

预测和推理实际上在阅读中一直被使用。比如:根据标题预测内容,根据首句预测段落,根据开头预测结尾等。在高中英语阅读中,还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的例证、人物的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表达的观点及态度。这是一个通过表象文字推测文章深层含义的预测、判断、推理的过程,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地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度的理解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推理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4)循序渐进,系统训练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阅读是需要主动思考、理解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单项的语言交流,但实际上它是作者和读者双向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学会各种阅读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到里、有具体到概括的顺序,系统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 472400)

论文作者:1乔花娜, 2李彩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高中英语由浅入深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1乔花娜, 2李彩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