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承继论文

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承继论文

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承继

黄宝成1,周育国2

(1,2.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摘 要]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和社会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一百年前,五四运动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开拓创新”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作出的历史选择孕育了民族复兴的“筋骨肉”,并明确回答了近代中国的时代之问——“中国向何处去”。今天,中华民族欲在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强国”“祖国完全统一”“人民幸福生活”,必然要在五四精神引领下、在五四革命道路指引下接力前行。

[关键词] 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民族复兴;历史承继

人类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203近代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后,“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之问,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不懈努力,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尝试,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以及推翻中国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然而由于各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封建主义内部的腐朽性等原因,这些革命或运动均以失败告终。在此背景下,五四运动应运而生,它以其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特点开启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比较两组呼吸内科教学查房满意度;教师对学生病例处理的能力、基础操作的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度的考核评分(每一项满分均100分,分值和指标为正比);学生对教学模式提高临床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资料查阅能力、提高主动学习能力、锻炼交流能力的认可度(每一项满分均100分,分值和指标为正比)。

五四运动虽过百年,但其自身是一部历久弥新的活历史,每当我们回溯和反思这场伟大运动时,都会惊喜看到其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革命遗产熠熠生辉。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2]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这对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3]可见,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在于弘扬五四运动精神、诠释五四革命道路、明确民族复兴历史任务,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道路指引。

一、五四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深入揭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要求。”[2]五四运动作为开启中华民族追逐伟大复兴梦想的历史起点,其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开拓创新”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中华民族不断锐意进取提供了可靠的精神保证,也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代民族复兴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旗帜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爱国主义是贯穿五四运动始末的伟大精神旗帜,广大青年学生走上街头高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拒绝签字”等爱国口号,无不是中华民族所深涵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迸发。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剥削、封建主义对人民大众的压迫,直接原因在于北洋军阀政府丧权辱国行径。因此,五四运动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启发民众爱国觉悟来阻止政府当局的卖国行径,进而实现推翻黑暗腐朽的旧社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五四青年学生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是爱国主义精神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爱国主义精神所具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集中展现,更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意愿与人民大众反对封建主义心愿一致性的集中表现。然而,一些守旧派却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为认定为激进主义和非理性行为,这是对五四运动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误解,五四运动不仅思想上属于爱国范畴,而且行为和效果也具有爱国性质。至于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过激行为绝非爱国学生的本意,正如当时英国记者所报道:“学生‘队伍整齐地到达曹汝霖的住宅,堪称文明国家的学生。然而警察的镇压手段引起了游行示威者的愤怒。因此他们才爆发出激烈的暴力行为’”[4]116

40例患者随访时间6~96个月,总生存期6.9~9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7.80个月;40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87.50%,3年生存率为64.00%。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3.30%;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00%;Ⅲ期5年生存率为40.00%;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0。11例患者未达到满意减瘤,3年生存率为25.0%,29例满意减瘤患者3年生存率为60.3%。

(二)民主科学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五四运动是一场探寻中国民主科学之路的伟大运动,涵养了深厚的民主科学精神,民主科学以其特有的精神品格支撑着这场伟大运动。五四运动高扬的“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直接来源于新文化运动所坚信“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德先生”与“赛先生”[7]443,这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切中中国社会问题要害而提出变革社会制度的出路与途径,旨在通过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理性,实现救亡图存。

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集中表现在追求民主国家的建立,即以欧美民主制度为蓝本、以近代西方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民主政治,此时的民主观念仍属近代西方民主思想范畴。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意识到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不适用于中国国情,开始转向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如陈独秀所说:“劳动界诸君呀!十八世纪以来的‘德莫克拉西’是新兴财产工商阶级,二十世纪的‘德莫克拉西’乃是新兴无产劳动阶级。”[5]49而且还提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谟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专有物”[5]163,惟有“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5]164。因此,五四运动后的民主将由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即获得自由、民主和解放。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舟车两轮之一的“赛先生”是什么?陈独秀将其概括为:“科学者何?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7]134。可见,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科学”,其现实意义在于追求主客观相统一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促使深陷封建迷信与愚昧之中的中国民众树立理性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进而实现其自由与解放。

酵母抽提物(YE),是以新鲜高蛋白酵母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将酵母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降解制成的一种天然性调味料,主要用于高低温肉制品、中式香肠及酱卤制品中等。李沛等[26]在火腿肠中加入酵母抽提物,发现0.6%酵母抽提物可以改善产品的品质,以及代替75%香精和50%鲜味剂。李库等[27]研究进一步确定了酵母提取物的添加范围及最适添加量,以及还能部分替代味精、I+G等调味调香料。

(三)开拓创新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五四运动作为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其所蕴含的开拓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中华民族追求进步、冲破封建专制制度上,更以其时代的意蕴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始”、“理论传播途径的开辟”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思想界和理论界增添了新思想和新观念,促使了中国早期先进分子由西方民主思想转向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扛起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旗的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重要标志。五四运动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方式和新渠道,如全国出现了大量代表“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报刊和社团,这些报刊和社团成为了近代中国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更开启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具体表现为中国民主革命主体由资产阶级转向无产阶级,中国革命前途由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转向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通过对原题干不停地进行不同的变换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发现,高中数学并不是“无坚不摧”的.因为再难的题干都是从简单的题干中引申出来的,只要将这些题目分解之后,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解题奥秘,从而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五四运动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筋骨肉”

习近平同志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3]可见,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转折点,更是铸就中华民族追逐伟大复兴梦想的历史起点。其伟大的历史功绩集中体现在所作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孕育了民族复兴的“筋骨肉”——指明了民族复兴的领导者、指导思想、前进道路和实践主体。

中国寻求现代化道路萌芽于鸦片战争、转折于五四运动、发展于新中国、成熟于改革开放。因此,中国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列强入侵密切相关,特别在五四运动强烈影响下,中国开始转向寻求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而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建设开始于新中国。建国后,党的历次重要代表大会均将“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如党的八大提出的“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从“社会主义国家”到“现代化国家”再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转化,体现了从“建国”到“富国”再到“强国”的战略提升。党在具体实施步骤和建设内容上也都作了部署和安排,如建国初的“两步走”、改革开放后的“三步走”、21世纪的“三步走”和新时代的“新三步走”的实施步骤安排,建设内容由“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呈现了由“基本建设”到“全面建设”再到“深化建设”递进式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领导者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特征。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指导下,阶级觉悟被激发出来,工人运动逐步由“自发经济运动”转变为“自为政治运动”,且意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对于工人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系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有计划地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我们坚守了现实主义,但同时我们也在现实主义主题性绘画创作上探索出了多样化的新方法和新面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21世纪的艺术春天,人们呼唤现实主义艺术的重新崛起,呼唤现实主义的样式创新,这已成为摆在艺术家们面前的重要学术课题。历史的经典已然成为过去,新世纪在发展,新时代在前进,现实在呼唤,催人进取,在艺术上大胆创新,不断向前突破,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生命和活力,在于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不断地在现实的情境中,发现和表现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力求与新世纪中的新时代相融合,相接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并以其所具有的先进性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保证,“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8]135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而且,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现代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的胜利,完成了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也必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但是,我们一定要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9]380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将直接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的成败,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写入报告。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在于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与新时代历史条件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群众路线”“党的建设”向前发展,用“理论创新、融合创造、自我革新”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注入生机与活力。

总而言之,五四运动所蕴含的开拓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创立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破解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化解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时,必须传承和弘扬五四运动所具有的开拓创新精神,这是解答一切时代课题的精神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是民族复兴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其中国化是“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从源到新”的发展过程,历经“看待”“运用”“发展”三个主要阶段。首先,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了中国思想理论界的焦点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与实用主义、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进行理论争辩中,清晰回答了“中国需不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应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能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三个基本问题,得出“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以及“中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结论。在争辩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主流话语,充分佐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其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指导中国工人运动,这样的历史条件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伟大胜利,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而且,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理论飞跃,充分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三)社会主义是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

五四运动的伟大胜利充分说明,中国社会欲实现根本性变革只能诉诸于革命方式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全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想和历史使命,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顺应历史大势所作出关乎前途命运的重大抉择。在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把中国由山河破碎、民族受辱状态转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阳关大道上,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研判“世情、国情、党情”基础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由积贫积弱、民生凋敝转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华民族追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12]。今天,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以实现“现代化强国”“祖国完全统一”“人民幸福生活”为其主要标志,而其实现过程必须在五四精神引领下、在五四革命道路指引下接力前行。

(四)人民群众是民族复兴的实践主体

习近平同志指出:“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3]五四运动是一场由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的爱国革命运动,彰显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五四运动时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11]559而且,还提出:“要胜利,他们(中国无产阶级)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11]645由此可见,五四运动较辛亥革命进步性表现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3],该运动所展现的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对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及“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五四运动的核心意义在于激发了民众的爱国觉悟、激起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激励了民众的爱国意识,并以独特革命品格和精神气质砥砺了中华民族奋勇前行。正如陈独秀所说:“我们中国现在有什么力量抵抗外人?全靠国民团结一致的爱国心。”[5]6今天,中华民族正致力于追逐伟大复兴梦想,这更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五四运动所蕴涵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在实现统一祖国大业,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国际反霸斗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6]18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创者和实践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无不都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功绩。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激情奋战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我们实现一切伟大目标的根本力量所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3]

在五四运动革命洗礼下,“民主与科学”完成了身份转化和内容更新,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开始注入中国“德先生”的精神血液并成为近代中国的价值追求。而且,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开始成为中国的社会风尚,这对中华民族重塑民族精神和民族理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全国人民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五四运动的民主科学精神,因为没有民主科学就没有社会主义,更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民族复兴在新时代的历史承继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根据不同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解答中国如何革命、改造、建设以及发展的革命道路。而且,在社会主义具体实施方略上,每代领导人均作出了具体设想,如毛泽东同志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60年代还提出了通过‘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设想”[10]103-104;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一系列讲话中表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报告中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伟大构想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阐释,更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的时代解读和实践部署。

(一)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

标准申请用户和管理员可通过模糊查询和精确查询2种方法查询所需标准。标准管理员可对每个用户申请的标准按标准的某些属性进行统计查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3]28-29的奋斗目标。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的三十年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质变的关键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物质积累期,所以当务之急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指引,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凝神聚力谋发展。

(二)祖国完全统一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温和反思五四运动所指向的“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仍然明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儿女神圣职责,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祖国不完全统一,就没有民族伟大复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几代中华儿女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任务之一。

2019年伊始,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台湾问题做了新的部署,是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宣言书。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表达了“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定论,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是政治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基本方针;“中华文化”是两岸的根脉;“两岸经济文化合作交流”是纽带;“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保障。邓小平同志曾说:“台湾归回祖国、祖国统一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6]240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14]由此可见,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台湾问题,国家富强是祖国统一的物质前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爱国力量是祖国统一的核心;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增强两岸同胞情感文化融合是和平统一的重点;警惕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和平统一的必要措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两岸七十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和平统一”是正道、“台独分裂”是歧途,“和平统一”是出路和活路、“台独分裂”是绝路和死路。我们坚信台湾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提升小波分解,可将数控机床热误差数据分解为低频部分sj-1和高频部分dj-1;对于低频数据子集sj-1可以再进行相同的分裂、预测和更新,把sj-1进一步分解成dj-2和sj-2,…;如此下去,经过n次分解后,数控机床误热差数据sj的小波表示为{sj-n,dj-n,sj-n+1,…,dj-1}。其中sj-n代表了数控机床误热差数据的低频部分,而{sj-n,dj-n,sj-n+1,…,dj-1}则是功率数据从低到高的高频部分系列。具体的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S为原始的数控机床热误差数据,A1、A2和A3为低频信号,D1、D2和D3为高频信号。

(三)人民幸福生活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根本目的

五四运动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推动作用,这种伟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必须把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作为根本目的。

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必定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13]23的美好幸福生活,这样的幸福生活是否惠及全体人民将是决定新时代民族复兴成败的关键,所以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把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完成了“争取人民解放”“解决人民温饱”“进入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正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为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共同富裕”问题做了全面论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373-374如何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认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按劳分配、生产力发展就不会两极分化,关键在于先富带动后富[9]374。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3]48的扶贫目标,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状况而制定的最真实、最具体、最有效的防止两极分化的战略措施,这也必将为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社会物质基础。

一百年前震惊中外、响彻云霄的五四运动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开拓创新”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所作出的历史选择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筋骨肉”。今天,五四运动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革命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仍然绽放着耀眼的光辉——为实现“现代化强国”“祖国完全统一”“人民幸福生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路指引。我们坚信,在五四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激励下,在五四革命道路的正确引领下,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会如期而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9-04-21(1).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4]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5]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杨河.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1-03(2).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HUANG Bao-cheng1,ZHOU Yu-guo2

(1,2.School of Marxism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00,China )

Abstract :The May 4th Movement is a great patriotic and social revolutionary movement,as well as a great thought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a new cultural movement. It is also a historical beginning of China's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One hundred years ago,the historical choice made by the May 4th Movement gave birth to the“bones and muscles”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clearly answered“where is China going ”which the question of the times of modern China.The spirit of“Patriotism,Science and Democracy ,Exploit and Innovation”initiated the spirit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provided strong spiritual motivation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oday,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realize that the“modernization of the powerful country”,“complet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happy life of the people”must b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y 4th Movement,and guided by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Keywords :the May 4th Movement;the May 4th spirit;national rejuvenation;historical inheritance

[收稿日期] 2019-04-06

[作者简介] 黄宝成(1984—),黑龙江依安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周育国(1963—),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D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4307(2019)03-0005-07

[责任编辑: 王旻]

标签:;  ;  ;  ;  ;  

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承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