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的产生、扩展与选择_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的产生、扩展与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性学习能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因此,它代表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开发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呢?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研究课题的确立。笔者认为,它应包括课题的产生、课题的扩展与课题的选择三个环节。

一、课题的产生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课题至少应有以下生长点。

1.富含研究性因素的学科体系内部

物理学科内部蕴含着丰富的研究性因素,很多实验或问题的探究都能作为研究的课题。如研究“水流的时间与孔径的关系”这个课题,是用同样大小的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分别在容器底部钻有孔径不同的小洞,水流尽的时间与孔径大小是什么关系呢?当学生测出若干数据后,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了拟合曲线。如果学生发现这些点的分布和走向后意识到它也许能用某个函数来表示,可能会尝试作出其关系图像,得出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2.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汇点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学科的交汇点上有许多可供研究的课题,这也与目前的跨学科综合不谋而合。例如随着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学生又增加了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如新行星的发现、天体质量的计算等。此时他们对闪烁于夜空的群星和深邃辽阔的宇宙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星系光谱红移是怎么回事?宇宙大爆炸理论有什么内容?黑洞与暗物质又是什么?这些涉及物理学与天文学的课题学生都可将它们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3.物理学科与新技术的交汇点

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总离不开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性学习可在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方面做出贡献。如刹车防抱死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但其物理模型并不复杂,它在刹车时自动控制摩擦片与轮盘的压力,使车轮不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司机仍可控制车的运动,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这项新技术体现了物理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把“刹车时被抱死的利与弊”作为研究课题。

4.物理学科与社会生活的交汇点

关注社会生活也能发现许多可供研究的课题。如吸烟是一种有害的社会现象,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每天都在吸烟,他们不知道吸烟的危害吗?如果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还要吸烟?要揭示吸烟者吸烟的深层原因,可通过“吸烟与健康”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5.物理学科与学生生活的交汇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性学习应成为联系物理学和日常生活的纽带。如观察肥皂泡,便会提出:肥皂泡为什么是球形的?吹出后为什么总是先升后降?它为什么有时无色,甚至是暗淡的?如何配制更耐久的肥皂水?研究课题“肥皂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课题的扩展

课题产生以后,还可以加以扩展,以获得更多的研究课题。

1.课题辐射

以某一课题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各种活动一般不存在先后顺序和逻辑顺序,可以独立进行。

如图1所示,确定“无线电通讯”为研究课题, 可以有以下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形式1.专题报告:邀请专家或由教师介绍无线电通讯的有关知识;形式2.文献调研:通过INTERNET或到图书馆了解无线电通讯的发展史,了解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形式3.调查访问:了解周围人群使用的无线电通讯工具(移动电话、传呼机、对讲机、无绳电话等)及普及情况;去电信部门了解本地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史及现状,写出调查报告;形式4.参观学习:参观微波通讯站、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形式5.学习使用:学习无线电通讯工具的使用;形式6.设计制作:研制无线电通讯工具(如简单的对讲机等)。

2.课题递进

围绕某一课题,可以将课题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都与课题密切相关,且较低层次课题是较高层次课题的必要准备,较高层次课题又是较低层次课题的合理发展。一般来说,此方法适用于小制作、小发明等系列化研究活动。

如图2所示,确定“水火箭的制作”作为研究课题,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层次1.学习原理:由教师介绍水火箭的力学原理;层次2.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水火箭的原理及教师提出的要求广泛收集相关的设计资料、访问有制作经验的老师、参观水火箭的模型,比较各种制作方法的优劣,确定自己的制作方案,并绘制图纸;层次3.制作改进:学生根据设计要求,按照设计方案,精心制作“水火箭”,精心调试,并对不满意的地方再作改进;层次4.成果展示:学校可组织“水火箭制作比赛”,决出优胜者,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延伸。

3.课题分解

如果研究课题较大,难以在计划学时内完成,可将其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子课题进行研究。而整个研究活动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灶具”这一课题可分解为几个子课题,见下表。

三、课题的选择

笔者以为,选择课题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区别于常规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拥有自主选择课题、确定行动方案、自主动手操作、选择合作伙伴的权利,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应允许对同一活动主题出现几个层次不同的课题,确定的研究课题应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

2.发展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学习者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所以,可以采用多种研究形式,使其了解科学方法、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多种能力。因此确定的研究课题,应包含更多的教育因素,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3.实践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一般应能很好地体现物理与技术、社会的关系。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问题,获得关于社会及科技进步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体验的同时真切体会到物理知识对提高技术的作用,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真切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4.可行性原则

选择研究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特长,学校及社区现有的教育资源,教师或聘请专家的指导水平,使研究性学习能真正落到实处。

标签:;  ;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产生、扩展与选择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