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四个转变”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论文_魏良钰

浅谈以“四个转变”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论文_魏良钰

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工贸公司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诸多矛盾交织叠加,必然会给职工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带来新的冲击和巨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要注重实效,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拓展思路和方法,实现企业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与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企业中心环节,引导全体员工增强信心,齐心协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保驾护航。

一、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挑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广大员工逐步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预期。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老矛盾相互叠加,多种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带来的一些敏感问题,辩别和处理难度大;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遍使用,新视野带来的思想观念冲击,防范和应对负面信息、负面舆论影响的难度大;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差异增大,经济效益的不稳定使员工收入增长不均衡,保持和增强职工队伍斗志和凝聚力的难度变大;面对市场激烈竞争,从人到物的科学、和谐性管理,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特别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以“四个转变”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面对新形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思维,清醒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职工意识形态领域引领和整合,在内容和方法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找到一套切合企业实际又符合时代特点的思政工作运行机制。

(一)由“执行型”向“自主型”转变

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从“执行型”到“自主型”转变,这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执行型”即上级要求什么、我们便做什么;上级考核什么指标,我们便强调什么指标,一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执行贯有的思想定势。这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无创新动力,无突破之意。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员工,当前,社会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个人的需要,随着形势、环境的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作为,经常深入基层与一线员工沟通交流。同时要挖掘推荐“身边好人”,认真组织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用身边好人好事的榜样凝心聚力,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二)由“声势型”向“载体型”转变。

受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习惯于“发号施令”,造声势、走形式。在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这种流于形式的思政宣传教育方式,开展得太多,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成效,反而会引起“受教育者”反感,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由虚变实、由旧变新,将思想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中,减少突击型、应付型的活动,增加常态化、持续化的载体型活动。

企业要鼓励职工把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同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为提高职工的素质和参与管理的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建设透到员工的价值理念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设、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活动,建立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制度,设立研发专项奖励基金等新创效活动载体,让全体员工在提高职工自身素质的同时得到切实的实惠,从而有效地吸引员工热爱企业,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由“粗犷型”向“细致型”转变。

企业职工队伍不断的年轻化、知识化,以及思维多元化,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由“粗犷型”向“细致型”转变。突出“细致”,关键在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必须健全,落实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要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制定详细明确的责任清单,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进行量化,责任到人,责任到岗;把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抓实、抓好,作为衡量基层党委、党支部和干部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建立维稳信息预警和反馈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平台,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尽力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群体性的突发事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快速反应、迅速处理;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的常态化制度,消除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等弊病,形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踏实、务实、扎实的良好氛围。

(四)由“说教型”向“情感型”转变。

在以前,都是思政工作者说什么,员工就听什么,对于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很明显的强制性、指令性,员工关心什么、议论什么、需要什么,思政工作者沟通交流不足,思政工作往往脱离实际,出现“两张皮”现象。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还需要“三条纽带”支撑,即物质纽带、精神纽带和情感纽带。增加职工收入,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让职工安居乐业,这些物质纽带是思政工作的基础要素;仅有物质纽带,还不能形成坚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只有通过企业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植入等形成的精神纽带,使广大员工对企业精神有寄托,思想有认同,愿景有共识,才能永葆高昂的士气和精神面貌;情感纽带,具有超物质、文化的动人力量,特别在企业应对危机、效益下滑、士气不高的情况下,情感纽带愈发显得珍贵。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径。

情,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动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大力倡导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以情感人、以情聚力。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企业要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此关键时刻,企业思政工作更要注重实效,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拓展思路和方法,实现企业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与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危机,维护稳定,才能抓住企业中心环节,引导全体员工增强信心,齐心协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保驾护航。

论文作者:魏良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浅谈以“四个转变”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论文_魏良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