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

王丽娜[1]2004年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文中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狭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是说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发展的科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否适用,社会主义的“劳动”和“价值”该如何理解等等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考察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努力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内涵,评析了国内外学者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所展开的论争,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性,以及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和“价值”的理解。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察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自从研究经济学伊始,就将“劳动”和“价值”问题的研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这正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种价值理论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一方面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中的科学成分;另一方面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以及资产阶级经济学。其最早涉及“价值”问题的提法,是“财产的尺度”。他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分析,认为价值是财产的市民存在形式,是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活生生的基础,但这里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们的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纯粹是为了交换。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形成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六册计划”的宏伟的理论体系,并且确立了商品和价值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他的劳动价值论也日趋成熟。从而为这一理论在《资本论》中的最后确立和运用,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本文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规律、价值形式、价值的独立性和市场价值五个方面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内涵。首先,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讲的“价值”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其他社会中的(例如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价值”。其次,“商品的价值性质”,是商品生产条件下“私人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再次,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或“体现”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而不是指“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或“流动状态的劳动”。“价值”体现了生产商品的各种具体有用劳动的社会等同性。 第叁部分阐述了从马克思逝世以后到20世纪50一60年代这段时期内,国外 (或“在国际上”)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争。其中包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庸俗经济学家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攻击,边际效用学派的攻击,第二国际老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的攻击,以及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攻击等。他们的这些反对和攻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即误认为其是“交换价值或价格的量的决定的理论”,“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剥削理论”等等。 第四部分评析了建国以来国内学术界在不同时期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四次讨论。第一阶段: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阶段(1953年一1956年)。第二阶段:从人民公社时期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1959年一1977年)。第叁阶段:从十一届叁中全会到十四大以前的时期(1978年一1992年)。第四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1992年一2003年)。 第五部分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价值”。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历史实际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定的内容”是“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是“生产费 Il用对效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它应当更多地用来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价值论”仍然是“一元”的;但“价值理论”则可能是“多元”的。应当允许和鼓励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论的创新。在“生产劳动一般”中,包括了“脑力劳动”和“一般管理职能”。在“使用价值”中包括了“服务”。“生产劳动的特殊”,则是“生产劳动”的“特殊的社会形式规定”。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应当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出发,来判断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庄叁红[2]2012年在《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文中指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时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理论在当前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劳动领域和分配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科学理论的现实需要。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从国内外角度,分别对劳动价值论百年论战的历史进行了纵向回顾,也对论战的主要观点加以介绍评析,探讨了国外学者在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价值创造源泉、劳动还原及价值转形等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也探讨了国内学者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定、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是否偏颇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等问题上的主要看法,最后从中提取出其对当下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启迪。其次,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四大品格入手,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揭示其时代化的重要性;从劳动价值论本身、其涉及的问题、蕴涵的精髓和理论的意义等四个角度,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可能性;最后揭示出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即要尊重理论前提、回归理论真相、挖掘理论精髓、指出理论局限和丰富理论内涵。再次,论文回顾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进而系统分析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作理论的铺垫。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又从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挑战入手,分析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层面受到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等的挑战,在现实领域受到劳动新特点和分配新情况的挑战,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必然性,也是指出了理论的局限。结合现实情况,论文着重分析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启迪,既从社会劳动论的角度,对劳动形式的划分、劳动性质的界定、多种劳动分工的地位进行分析,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结合;也从价值论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现状,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结合。最后,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结论分析,得出在当前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应该把握的叁个方面:其一,从劳动价值论的提出背景和历史贡献出发,既要看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也要正视其合理性;其二,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出发,要坚持和挖掘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指导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叁,从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做法出发,既要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也要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和分配领域的新特点、新动态,最终保护劳动者利益和优化分配关系。

刘召峰[3]2011年在《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态度的转折的分歧说开去》文中认为探讨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态度转变,必须把马克思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明确区分开来:前者有劳动二重性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在"劳动形成价值"这一认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地说明了"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如何形成剩余价值",做到了"历史地"看待"价值"及创造它的"劳动";后者具有把"历史性"的东西"错认"为具有"永恒性"的东西的根本理论缺陷。劳动者立场之于马克思创立自己的劳动价值论是必要的,但并不充分。拜物教批判理论对于马克思创立自己的劳动价值论具有前提性意义。

颜鹏飞, 顾振楠[4]2001年在《关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劳动价值论大论争的反思》文中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历经百余年数十次国际范围内的大论争而经久不衰 ,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原创性。概括起来 ,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态度无非是坚持、重建或否定叁种主要派别。本文重点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规定性 ,并从论战史的角度总结和反思在坚持中求发展的原则和途

闫薇[5]2011年在《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分析马克思主义因“分析”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或经典文本的核心话题而得名。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历史趋势学说逻辑序列相对应,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非辩证的“应用道德研究”依次是:约翰·罗默(John E·Roemer)的剥削理论、G·A·科恩(G·A·Cohen)的发展及首要性命题、埃里克·欧林·赖特(E·O·Wright的)的“中间阶级”理论。基于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上述研究领域的拓展,本文首先对分析马克思主义进行一般性分析,界定“综合评价”的范围,确认“比较研究”的基础。其后通过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原因、理论特征和基本主张的阐述与探究,在与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比较分析中,探微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剥削的一般理论”、“发展”和“首要性”命题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与缺陷。在正视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意义、积极影响和借鉴价值的同时,揭示分析马克思主义反对辩证思维方法,提倡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历史局限。本文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非辩证解读为直接对象,在与经典文本和各流派的比较分析中,探究分析马克思主义新的视角和方法,落脚点在于界定其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借鉴价值,揭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全文共设置了五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框架及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阐释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形成与发展以及其“非辩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典型理论。在论证“分析马克思主义”因“分析”得名和它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基础上,提出“所谓分析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用语言分析、数理逻辑、模型建构、理性选择、博弈论等前沿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去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试图建立一种‘既科学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①;关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始由西欧大陆向英美转移的产物,也是不同“时代精神”的必然产物。最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崛起,一方面实现了由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文化批判”向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应用道德研究”;另一方面实现了研究领域由艰深晦涩的单一哲学向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拓展。而这种双重转化,则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断深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坚实基础。“非辩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典型理论部分重点介绍了罗默: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科恩:回避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命题和首要性命题、赖特:否定“两极化”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理论。对于这些内容的介绍构成进一步探讨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章探讨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罗默重构的一般剥削理论及其评价。《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劳动价值理论,而分析马克思主义重构的剥削理论,则是以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为前提的。经济价值即马克思一元论的劳动价值,可溯源于李嘉图。而罗默则认为,“即便对它做最宽容的解释,那至多也不过是将人引入歧途”;②社会价值可溯源于亚当·斯密的谨慎、正义和仁慈。罗默“正义论”、“道德版”的剥削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即上述理论的现代数理论证与解读。罗默的剥削理论可从两个层面理解。第一,从剥削构成因素出发,他认为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核心是制度根源或生产资料的不同量的私人占有。因此,要抓住财富这个核心去重构马克思的剥削论;第二,从方法论出发,他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的分析不能科学地说明剥削。罗默运用“撤出博弈”建构“剥削的一般理论及具体形式”进而提出“社会必要剥削”。在这里,罗默这一理论从积极方面界定剥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而且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新意和深度,这对于我们当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罗默在《剥削和阶级通论》纯粹的数字推导中得出了:“穷人剥削富人”、甚至“钢铁价值理论”等一系列荒唐而又“惊人的结论”。在研究方法上,罗默采取的则是从孤立个人出发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这种研究方法本身就值得怀疑。所以总的说来,罗默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批判又是软弱无力的。第叁章探讨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剩余价值理论、科恩迂回于剩余价值之外的“发展命题”及其评价。在马克思经济学的视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是普照一切的光。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表现为竞争的外部运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不仅揭示剥削的秘密,同时也是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与此相反,在拒绝辩证法的科恩看来,“发展”是一种内在趋势,只能从人具有理性和理智以及自然环境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得到论证。由此,他一方面论证了生产力发展的自律性、不可逆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来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辩护;另一方面则运用功能解释的方法说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在解释上的首要性。应该说科恩捍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解释,根据这种“技术”解释,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为历史变迁和“社会形态伴随着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和阻碍而出现的兴起和衰落”提供了原动力。提出了一些与马克思理论的前提性假设有关的有趣问题,也对马克思理论的基本范畴如生产力作了精确表述,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但是马克思的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论,它提示的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种逻辑,即辩证逻辑,它不能用思维逻辑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叁者高度统一,拒绝包括功能解释在内的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思维逻辑。第四章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历史趋势学说出发,在与赖特非对抗阶级结构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检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终点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抗和斗争基础上的。然而,资本主义现实似乎并没有依据马克思的预言那样发展。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日益变迁,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大量的中间群体,他们既非纯粹的无产阶级,也非纯粹的资产阶级。这种现实状况就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提出了挑战。许多学者撰文对简单的两极分化理论进行反驳。在此背景下,赖特针对这种新变化,运用经验社会研究方法,验证并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导出的假设,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新变化理论。赖特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分析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中间阶层”定位并加以概念化,期间他注意到经典阶级理论建立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两极化”的基础上,而“中间阶级”理论则是对这种“断裂”的“修正”。另一方面,方法论意义上,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宏观大众政治的预测提供微观基础分析的解读,也具有时代价值与意义。但是无论是赖特的阶级理论,还是韦伯的“地位群体”标准,都无法取代马克思阶级学说。历史唯物论认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并不解释历史上所有的集体行动,但是,阶级是理解具有根本历史意义的社会变迁或集体行动(斗争)的钥匙。第五章是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应用道德研究”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总体探究与评价。为准确定位、全面评价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借鉴价值,本章从马克思经济学的独特视角切入:马克思经济学既是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也是时间的继起性与空间的拓展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广泛的时代性与开放性是我们确认分析马克思主义非辩证研究借鉴价值的理论支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应用道德研究”把社会价值引入马克思主义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马克思主义并不包含一个分析历史的道德方法,而是有一个历史的分析道德的方法,它没有也不可能诉诸普遍的道德原则或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马克思社会价值观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先导,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为其存在形式,以“人本”的实现作为社会价值的归宿,构成目前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基础。至于“方法论个人主义”,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必然导致理性选择即理性和某种形式的最大化行为。由于在个体与集体、行动与结构、理性与非理性、微观与宏观以及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片面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割裂这几对范畴的统一性,分析马克思主义从现存生产方式否定的理解出发(为马克思历史理论辩护),最终走向其反面,即对现存生产方式的肯定解读。

宋锋华[6]2004年在《正确理解和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此,党的十五届叁中全会和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从而引发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大讨论。党的十六大关于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问题的新论述又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收入和剥削问题的大讨论。这些讨论归结起来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的。对于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文提出:首先必须弄清我国经济体制的急剧转轨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次,必须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哪些方面,哪些问题不容回避。文章认为:必须坚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观点;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只转移价值而不创造价值的观点,但对生产劳动的种类、方式、范围、领域需要重新认识;对价值的决定与实现、抽象与具体、创造与分配必须再认识;必须将科技、管理、创新纳入劳动价值论体系;同时必须对第叁产业及私企与剥削有一个准确地定位。再次,正确地理解目的在于科学地发展,文章提出,实践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源泉。为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方向和思路,必须进一步拓宽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条件及范围。最后,文章就当前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新趋势及新特点、创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路、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应当如何正确地深化劳动价值论作出进一步地探讨。贯穿全文的核心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谭苑苑[7]2016年在《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学界关于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依旧存在较多学术争端。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系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又关系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相关的文本分析工作,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发展的轨迹作了梳理。首先,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相关考察。先从“本体论”的词源学考察开始,再分叁个部分分别对古希腊哲学、17一18世纪西欧近代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本体论发展史进行梳理,从中获得了相对丰富的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这也为之后马克思不同阶段本体论立场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本文从两个部分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19世纪40-50年代以及《资本论》创作时期的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探讨。通过文本分析,发现19世纪40-50年代的马克思分别在其五部着作中确立了五个不同的本体论立场,即《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本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感性存在本体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社会实践本体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社会生产本体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之后的《资本论》创作,马克思确立了“劳动本体论”思想。再次,本文对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思想进行考察。其中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以及萨特的人学本体论思想,均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解读,尽管当中存在误读或歪曲,但是这些思想为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研究也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复次,本文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形成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分别论述了劳动本体论思想何以成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归宿、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与众不同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流行本体论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本文探讨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当代价值。通过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给予中国的现实启示及其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实现“中国梦”关系的论述,希望最终实现“以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为指导,重塑社会主义劳动信仰”。

咸怡帆, 杨虹[8]2017年在《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力商品与工资理论的论争》文中指出从《资本论》的总体结构来看,劳动力商品理论是沟通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桥梁,工资理论则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延伸。由此可见,"劳动力商品"和"工资"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西方学者围绕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和工资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涉及的主要论题包括: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批评与反批评、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责难与评价、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实际工资问题的论析。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及工资理论的批评或反批评,反映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不同的认识倾向。梳理他们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孔扬[9]2011年在《《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文中提出在《资本论》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中,人们一般都承认世界观之于方法论的基础性地位,但是对于《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之真实涵义的理解却存在着巨大分歧。就世界观理解来说,分歧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究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抑或“实践唯物主义”的论争;就方法论理解来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二版跋中所总结的“读者由于理解不佳而导致各种相互矛盾的评论”的现象,不仅未随着马克思对辩证方法的说明而消失,反而不断地涌现。在我们看来,由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同一性,对方法论理解的差异主要是由对世界观理解的差异造成的,所以上述两个方面的论争在解释原则上可以归结为第一项论争;而探讨第二项论争又恰恰是解决第一项论争的最好路径——从研究《资本论》的方法(作为内涵逻辑,方法也就是《资本论》内容的展开)入手研究世界观的真实涵义问题是最符合新世界观特质要求的路径,因为新世界观与所谓“独立的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只是对“历史考察之一般结果的概括”,它决不能脱离“现实的历史”及其描述(《资本论》的内容)而单独存在。由此出发,本文形成了从《资本论》的方法入手探讨新世界观真实涵义问题的基本思路。论点1: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不宜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这一命题既是行文过程中最初的理论预设,又是最后的研究结论;换言之,我们把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带有某种总结性质的理论成果作为前提重新解读《资本论》的方法,又以《资本论》方法对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内在契合反向证明其真理性。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前进性的循环论证。本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看法是:《费尔巴哈论纲》所批判的全部旧哲学,或者以“直观”的方式,或者以“抽象”的方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其实质都是“超历史”或“非历史”的世界观;正是针对传统哲学世界观这一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要以“历史”即感性的人的活动为解释原则重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内容是“新历史观”,而这种“新历史观”的真正意义是“新世界观”。而教科书原理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于其以脱离人的活动的抽象物质原则来推演社会历史,因此它本质上只是马克思所批评过的直观唯物主义而已,远未达新世界观的水平;“实践唯物主义”相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而言有着巨大的理论进步,但由于它把“主体——客体”的二元结构作为解释原则,容易导致对实践的非历史化理解、导致感性具体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等问题,因此也不宜作为对新世界观的最适当的表述。论点2:《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2.1《资本论》“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的总方法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的“感性活动”作为解释原则,这一原则观照下的现实“世界”只应被理解为感性活动的产物即“历史”,进而支配现实世界的“资本”(以“物”为外观)只应被理解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由此,就形成了《资本论》“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的总方法,它同时就是揭示人的存在之谜的存在论。本文之所以将“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称为《资本论》的“总方法”,并且同时将之称为“存在论”,这不是直接出自马克思的既有表述,而是我们以马克思对其方法的表述为基础,又根据本文对《资本论》理论使命的理解所做的一种推断和概括。《资本论》作为“理论”的革命意义首先就在于它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式承担起了新世界观的使命,即真实地解释世界从而现实地改变世界。要真实地解释世界——揭示存在的秘密,既不能靠“把人变成帽子”的实证经济学,也不能靠“把帽子变成观念”的思辨哲学,而只能靠“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在世界观的理论使命——揭示存在的秘密这个最高层级的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一节中所指认的“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的方法称为《资本论》的“总方法”,同时称为“存在论”。2.2《资本论》“方法论系统的主线”即辩证法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二版跋中又明确把“辩证法”称为《资本论》的方法。但是我们认为,把“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理解为《资本论》的总方法,与把辩证法理解为《资本论》的另一重意义上的“总方法”,不仅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在世界观理论使命——揭示存在真相的意义上,只有“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才能构成《资本论》的总方法,但是这一总方法又要求自己诉诸于以下基本环节。一,使存在论自身得以成立的解释原则:人与世界(以“物”为外观)的“否定性统一”关系——得出这一发现必须诉诸辩证法。二,使存在论“有效”的认识论,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思想与表象之间前者把握、蒸发、重组后者的矛盾运动——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诉诸辩证法。叁,使认识论“有效”的逻辑学,即“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历史的内涵逻辑——推动概念运动必须诉诸辩证法。四,使存在论、认识论和逻辑学“有效”的解放论,即“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否定理解”——履行变革使命必须诉诸辩证法。可见,辩证法是贯穿《资本论》方法系统的“主线”,它在这个意义上也是“总方法”;同时,辩证法作为“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存在论)方法的“方法”,本身又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存在论根基。“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方法(A)与辩证法(B)的内在关联是:A依赖于B对A所诉诸的人与世界“否定性统一”(辩证法)关系的发现;B依赖于A对B自身得以成立的现实根基(存在论)的解释。正是为了从逻辑上厘清二者的关系,我们才从新世界观理论使命的层面出发而将A称为《资本论》的总方法(总任务),从这一总方法本身及其诉诸的各个环节全部须由辩证法作为灵魂的角度出发,而将B称为贯穿《资本论》方法系统的主线。“总方法”也好、“方法系统的主线”也好,都只是我们为了说明《资本论》方法的构成原理而使用的概念,而概念本身就是自我扬弃的中介;换言之,它们都应当在《资本论》世界观之于方法论的总体说明中进行理解。把上述认识论、逻辑学和解放论环节用“方法论——世界观”的结构表述出来,就形成为结论2.2的子结论:《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资本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内涵逻辑方法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资本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把存在论与辩证法二者的内在关联以世界观为统一基础表述出来就是结论2.1与2.2的合题:《资本论》“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的关系”的总方法与“方法论系统的主线”即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基础上是一致的。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给予《资本论》方法以真实奠基的新世界观;而在重新考察《资本论》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又将深化对新世界观真实涵义的理解。

刘运显[10]2004年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但是由于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条理解阻碍了我们经济的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大量引入中国,很多已成为政府决策的理论依据,但是对西方经济学应如何借鉴是有争论的。人们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的理论内核是有着较大区别的,如何对二者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这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已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阶段,这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依赖于理论的深层次突破和创新。这中间经济学对人的理念、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的研究、引入产权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都是我们经济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对比中得到启示。 本文第1章介绍了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并介绍了格拉斯和约翰逊对两大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内核在于以下四个方面:对人的研究、价值理论、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 本文第2章指出两大经济学研究纲领对人的研究的主要区别是“经济人”和“社会人”,作者分别论述了“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含义以及蕴含于内的方法论的区别,同时作者对应如何辩证看待“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为所有经济学的终极目的都应该指向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终极目的,在这里作者简要论述了经济选择与人的发展问题。 本文第3章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理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内容。指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从客观效用价值论到主观效用价值论,从效用价值论到综合的价值—价格论的演变过程是遵从为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公正性、有效性、和谐性论证的需要。作者从叁个方面论述了两大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主要区别,并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理论在新形势下应如何补充和发展。 本文第4章先是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所有制、所有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理第n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框架。在对二者的比较中,指出二者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产权问题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是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还是法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产权关系是一种交易关系还是一种生产关系;财产权利是一种自然权利还是一种历史权利。最后作者重点论述了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 本文第5章在介绍马克思本人对市场经济的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对二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中国在市场经济道路上的探索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D]. 王丽娜. 河南大学. 2004

[2].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 庄叁红. 兰州大学. 2012

[3]. 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态度的转折的分歧说开去[J]. 刘召峰. 甘肃理论学刊. 2011

[4]. 关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劳动价值论大论争的反思[J]. 颜鹏飞, 顾振楠. 山东社会科学. 2001

[5]. 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 闫薇. 吉林大学. 2011

[6]. 正确理解和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D]. 宋锋华. 新疆大学. 2004

[7].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谭苑苑.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8].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力商品与工资理论的论争[J]. 咸怡帆, 杨虹. 经济问题. 2017

[9]. 《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 孔扬. 吉林大学. 2011

[10]. 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比较研究[D]. 刘运显. 武汉科技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