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储蓄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储蓄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中的居民储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居民储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我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但要求政府、企业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而且也要求广大居民打破原有行为模式,努力适应市场经济,革新观念,审时度势,调整行为,特别是要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我们已经看到,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成了独立的、重要的市场主体,依据市场环境,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居民经济生活中无足轻重的储蓄活动,现已成为居民最重要的经济行为,并在整个市场主体活动中,呈日益发展、壮大之趋势。可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居民储蓄,是居民经济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

一、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收入与消费趋势

要研究市场经济中的居民储蓄,首先必须研究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收入与消费。这是因为三者密切相关。储蓄是收入的函数,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收入的水平,两者呈正相关趋势,而储蓄与消费之间,从即期或静态来看,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总之,居民收入与消费是居民储蓄的最重要的相关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发展,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总趋势是:

1、居民收入总水平稳步提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将社会的剩余资金基本上全部集中到政府部门,也就是说由政府集中储蓄,整个社会的投资任务基本上也 全部由政府承担。因此,一方面是企业不参与投资决策,另一方面是居民几乎没有储蓄决策。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信贷部门也是很难发挥社会资金流动的媒介作用的。事实上,银行部门在相当程度上依赖政府每年增拨的信贷资金来进行资金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国民收入分配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总的分配趋势是,政府向企业倾斜,企业向个人倾斜,很大一部分过去集中到政府部门的资金,现在分散到企业部门和居民家庭。整个社会资金流动格局的改变,使得我国信贷部门的资金来源也随之发生变革。政府部门从过去信贷资金的供应者变为信贷资金的需求者,居民从过去微不足道的资金供应者地位转变为最重要的资金供应者。据郭树清、韩文秀在“中国GNP的分配和使用”研究中,1979年至1988年十年间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变化:政府部门收入所占比重由1979年的23.5%降到1988年的11.7%,下降了11.8个百分点;企业部门收入所占比重由1979年的12.1%降至1988年的10.8%,下降了1.3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由1979年的64.4%升至1988年的77.5%,上升13.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3个百分点。1988年至今,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2、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和途径多样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和途径呈多样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①职工工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计时工资比重下降,计件工资和效益工资比重增加,且数额也增加。据统计,1978年与1988年相比,国有企业计时工资所占比例由85%下降到49%,而计件工资由0.8%提高到9%左右。此外,奖金从无到有,在职工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又据金融部门的统计,职工津贴也由小到大,1978年与1988年相比,各种津贴在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中的比重由6.5%上升到21.4%,提高了14.9个百分点。

②职工工资外货币收入增加。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职工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不断增加,据劳动部门估算约占职工总数的18%,加上离退休职工的再就业,据统计计算,1988年以上两种人员的收入达89.9亿元,此外,居民储蓄存款的持续增加和储蓄存款利率的大幅度提高,居民的利息收入也相当可观,有人估算,1989年全国城乡居民的利息收入高达300-400亿元。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城镇居民全部货币收入中,工资以外的部分所占比例,1978年为24%,1988年上升到约37%,增加了13个百分点。

③个体经营者和企业主收入巨额增加。个体经济的发展和私营企业的出现,是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而且高收入也是人们争议最多的话题之一。据统计,1978年至1988年全国城镇个体经营者由15万人增加到578.4万人,增长了近38倍。另据有关资料,1985年至1988年,城镇个体劳动者净收入总额由95亿元增加到220亿元,增长1.32倍,平均每年递增32.2%,在城镇居民货币收入中的比重由4.8%上升至6%。而1988年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4万多户、雇工70多万人,注册资金达32亿多元,他们的收入一般也高于个体户,典型调查表明:20%的人年收入超过1万元,10%的人年收入达3-5万元。

④工资外非货币收入也是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如职工无偿地或低价从单位得到的实物,以非货币形式享有的福利收入,据统计,1978年至1988年,我国职工福利保险费总额由78.1亿元增加到653.1亿元,增长了7倍多,年均递增高达24%。

3、居民收入高低分化,差距扩大。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152.4元,比农村居民高出1362.6元。而1991、1992年相差947.8元、1130.7元,每年增大差距200元以上。二是不同所有制居民收入差距。总的来看,个体私营者收入偏高,依靠工资收入的城镇居民及以种植为主的农户收入偏低。三是不同部门居民收入差距。由于行业差别,部门差别,也导致了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少数居民出现贫困化。1993年城镇高收入户的人均年收入是3076元,比平均水平高出706元,是低收入户2.74倍,比1992年提高43个百分点。此外,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人口就业率。以1993年为例,月均生活费收入在100元以下的家庭人口就业率为28.6%,就业人口年均实际收入为3920元,月均生活费收入在190元以上的家庭人口就业率为64.3%,就业人口每年实际收入是4781元,仅比低收入户高出861元,差幅为21.9个百分点,与全部家庭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幅相差252个百分点。四是不同地区收入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居民收入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居民收入高于西部地区。

4、居民消费支出追随收入增长而增长。

市场经济下,居民成了市场需求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不但改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与此同时,也改变了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和消费支出结构。居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是政府通过改革分配体制,归还居民应有的独立经济自主权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消费必然由供给制、半供给制消费向商品化、市场化消费转化,由低层次消费向高层次消费转变,由抑制性消费、趋同性消费向个性化消费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范围扩大。原来城镇居民中各种补贴、福利很多,约占工资总额的90%,这些福利、补贴不是采取货币分配的形式,而是采取实物分配的形式。随着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些福利补贴将会逐步纳入工资之中,采用货币支出,让居民进入市场自行消费。二是消费层次提高。城镇居民中的耐用消费品和彩电、冰箱、洗衣机已基本得到普及,其消费发展趋势是录像机、电话、空调机、现代厨房设备、家用电脑、私人住宅维修、私人小汽车等高层次消费。广大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很低,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向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城市消费水准迈进。三是消费富有个性。由于个人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居民的消费将出现多样化、层次化,讲究娱乐消费、高雅情调、个性消费。

二、市场经济中的居民储蓄行为

一般来说,市场经济下居民的生存意识、发展意识更强。在激烈竞争的经济生活中,居民为了生存和发展,须更多地考虑收支比例和储蓄策略。我们知道,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分解为三部分,即现期消费支出、手持现金和储蓄。现期消费支出是指用于即时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费支出;除了人们日常所说的银行存款外,还包括购买债券和购买股票等投资活动等。储蓄一方面同手持现金一样,具有延期消费的性质;另一方面,它还给储蓄者带来利息、股息和红利等收入。因此,它还具有谋取收入手段的性质。所以,从这一方面说,居民的储蓄行为,也是一种收入行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低工资制,我国大多数居民收入不多,除了安排基本的吃、穿、用消费外,几乎没有什么剩余。因此,储蓄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即使有一点,也同手持现金差不多,主要是用于延期消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储蓄对于居民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是居民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济行为。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第一,储蓄是居民进行原始积累,增加资本收入的前提。如前所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来源,发生了由单一向多元的变化,人们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开了档次。收入拉开距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少部分人凭借私人资本获得丰厚收入。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劳动难以迅速致富,一般情况下,劳动收入只能养家糊口;而资本才是重要的致富手段。因此,居民必须在致富道路上进行资本积累,也即是进行储蓄,将一部分货币收入资本化。实际上,储蓄的过程,是货币收入量化为资本的过程。另外,较高收入水平的社会群体的消费方式,对较低收入水平的居民会发生示范效应,为后者所追求和仿效。在这种消费上的攀比和仿效过程中,居民的消费欲望必将普遍增强,而消费欲望具有推动收入创造活动的作用。因此,作为谋取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的储蓄,不能不被人们所重视。

第二,储蓄是居民为适应消费方式变化的需要。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某些消费支出,如住房、医疗、子女上学、养老等基本上是由国家“包下来”,即由国家在低水平上提供某些供给性的消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医疗等由居民付费部分正在扩大,正在推进的住房制度改革,最终将把住房消费变为居民自理性的消费。为适应这种变化,居民必须进行储蓄。

第三,储蓄是居民对付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形势相当严峻。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1993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了13%;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了14.7%;其中,35个大中城市为19.6%。进入1994年,各项价格指数仍呈较强的上升趋势,1-2月份累计,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20%,元月份35个大中城市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3.3%。对此,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进行遏制。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我国现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定的通货膨胀是决难避免的。经济理论界普遍认为,经济高速增长率必然带来高通货膨胀率,这几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通则。目前,我国工薪人员的生活消费主要取决于工薪收入,退体金和家庭积蓄。在这三项中,工薪收入尚属较具抗通货膨胀力的部分,因为工薪水平尽管有时可能赶不是通胀的速率,但它毕竟还会有所增长,而另两项在通胀中则只能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工薪阶层如何避免经济利益受损、并且有机会更多地分享到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好处呢?实践证明,在经济高速增长中,甚至在通货膨胀中,最大的得益行为是投资。因此,工薪人员进行储蓄进入金融等投资领域,直接分享投资利益,是对付通货膨胀的最有效手段。

三、市场经济中居民储蓄形式的选择

长期以来,受我国融资模式单一化的影响,居民储蓄形成单一、不可选择。经济体制改革后,金融品种增加,除传统的银行存款外,出现了股票、债券等多种金融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储蓄就面临着一个形式选择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居民个人投资形式选择问题。作为投资,居民必须坚持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原则。

所谓盈利性,是指储蓄获利的程度。不同金融工具的获利程度是不同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总是趋向于选择收益率较高的作为储蓄手段。

所谓安全性,是指储蓄保值和增值的程度。各种金融工具的风险程度是不同的,如:在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库券风险较小,而购买企业股票和债券风险较大。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一般趋向于选择风险程度较小的作为储蓄手段。

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变现的难易程度。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趋向于选择流动性较大的作为储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三性”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选择某项储蓄手段也许有利于某一原则,但同时又会有损于另一原则;某一原则的增强经常以另一项原则的削弱为代价。这一矛盾对立关系要求居民在进行储蓄手段选择时,不能片面遵循某一原则,而只能在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选择一种平衡,使它们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兼顾。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可能有很多种平衡。在流动性和安全性都确有保证的前提下,能获得较多盈利的平衡,就是较优的平衡,而能获得最大盈利的平衡就是最优平衡。居民储蓄要想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不能靠现成的公式,也没有现成的公式,而要靠居民积极参与市场,摸索总结,要靠居民敏锐的感觉和准确的判断。这方面,由于我国居民具有投资意义的储蓄起步较晚,金融意识不强,因而表现得很不成熟。

四、商业银行储蓄业务发展的策略

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居民储蓄的进一步分流。这是客观现实。但商业银行的发展,首先要以储蓄业务的发展为基础。在商业银行中,储蓄存款始终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储蓄,就没有商业银行。况且,“大储蓄”的作用也是不能取代银行储蓄的作用的。因此,银行不能视而不见,束手无策,而应顺应潮流,调整自己的储蓄业务发展策略。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储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发展壮大自己。

笔者认为,证券资产能较好地体现居民储蓄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要求,因此,储蓄证券化是我国商业银行储蓄事业发展的方向。

所谓储蓄证券化,就是将各类负债凭证变成在金融市场上可随时出售或转让的有价证券使储蓄存款商品化。利用证券储蓄流动性强的特点,使之与储蓄存款相辅相存,为居民提供多种金融商品,为储蓄分流提供新的选择空间。它包括股票、金融债券、重点建设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银行本票、回购协议等。其初步设想:一是树立“大储蓄”观念。只有树立大储蓄观念,才能认识到尽管储蓄结构不同,但都具有资本的特征,都有增值和减少风险的要求;才能明白不同的储蓄资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而不会把证券资产和银行储蓄对立起来;才能看到虽然不同的储蓄资产及其结构对经济发展的效用不同,但都可以转化为投资,因此,我们在规划和研究储蓄策略时,不仅要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着手,而且要把握整个经济大环境,从储蓄--投资理论上来考虑,在此基础上加强储蓄理论研究,引导和促进储蓄工作健康发展。

二是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金融商品和金融工具。储蓄工具的证券化是以金融商品的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增加而发展起来的,这种证券化的方式在质的方面表现为高质量的证券化商品。具体来说就是金融债券、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银行本票等等。只有高质量的证券才能在金融市场上易于出售和变现,才能为广大顾客所接受,才能满足顾客增值、安全和流动要求。因此,储蓄证券化的发展,其前提是要求金融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证券化商品。其次,在数量方面,储蓄证券化的发展,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尽可能地提供证券化商品。在利率上可参照同期国库券作适当浮动。从品种、期限、利率等方面规定储蓄的属性,从而,使储蓄证券化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

三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更好地为证券融资服务。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储蓄证券化的重要条件。金融市场的发展既要在数量上适度,又要在分布上合理,既要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金融中心,又要有区域性、地区性融资市场。这是储蓄证券化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

储蓄证券化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除了上述三点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广大的经济金融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作进一步探索。

标签:;  ;  ;  ;  ;  ;  ;  ;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储蓄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