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敖学斌 黄光祥 谭林旺

敖学斌 黄光祥 谭林旺(兴仁县人民医院 562300 )

【摘要】目的:分析日间手术模式下对腹股沟疝患儿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0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参考,将患儿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研究组患儿接受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数据优势显著,即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日间手术模式下的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可以缩短患儿的临床治疗时间,促使患儿早期康复,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日间手术模式;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股沟疝;临床治疗效果

日间手术(Day Surgery)最早由英国小儿外科医师Nichol提出,2003年,国际日间手术协会将日间手术定义为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中完成的诊疗过程,在欧美发达国家,日间手术涵盖了大部分外科常见的疾病[1]。目前,外科临床常见性疾病均以日间手术模式下进行。腹股沟疝作为儿科常见性疾病之一,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为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但随着微创观念、微创技术的日益普及,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逐渐成为最常见的手术类型。该术式安全可靠,几乎无出血,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瘢痕小,复发率极低,且术中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匿性疝、鞘膜积液及鞘状突未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06例,经临床检测均为斜疝;以随机数字表为参考,将患儿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有41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介于3岁-11岁之间,平均为4.5岁;研究组患儿中,有39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介于1.5岁-12岁之间,平均为5岁;就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性较小,即P>0.05,实验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4h禁水禁食,静脉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取患儿的仰卧位,沿患儿的腹股沟区做经腹纹长2.0cm左右的切口,逐层切开腹壁组织,促使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暴露,然后将其切开,暴露提睾肌以及精索内膜筋,切开疝囊完全显露,离断,进行有效游离,施以高位结扎术,逐层缝合,完成手术。

研究组患儿接受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4h禁水禁食,静脉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取患儿脐孔褶皱处5㎜切口,经戳卡置入5㎜小儿电子镜,在腹直肌外缘做2mm切口,直接置入2mm操作钳,探查腹腔,取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小孔,取双孔疝气针,穿牵引线及不可吸收结扎线,从切口处刺入,在腹膜前间隙完成两个半荷包缝合,将结扎线牵引出腹腔外,挤出阴囊内容物、气体,收紧缝线,结扎,线结留于皮下,取出手术器械,只需皮下缝合脐部切口,术毕。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儿观察指标由19.0SPSS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x±s)统计学意义参考T值,计数资料(n/%)统计学意义参考X2值,成立标准均为P<0.05。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数据优势显著,即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对比

3 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数据优势显著,即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基本等同于向景平[2]等人的研究结果。

现阶段,日间手术模式在我国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普及度较高,据有关资料统计,其所占比在总手术例数中约为70%[3],加之微创技术的不断变革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可以满足日间手术模式需求,这为日间手术模式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可见其发展前景必将十分宽广。

相对比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而言,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备以下几点优势:①具有较开阔的手术视野,手术操作不会损害患儿阴囊,减少患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②可以对内环口情况进行直观探查,实现高位结扎,减少患儿术后的复发可能,同时发现处理対侧隐匿性疝,避免二次手术的可能;③切口较小,操作简单,出血量相对较少,手术时间较短,缩短住院时间等等[4]。

作为儿科常见性临床疾病之一,腹股沟疝根治只需采取疝囊高位结扎术,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应用,在腹腔镜放大视野下,术者更容易辨别,避开小儿腹股沟内环口处输精管、精索血管等细微结构,经腹腔内环口处腹膜外间隙操作,不破坏提睾肌、不游离精索,对精索的干扰小,避免了经腹股沟管广泛分离而导致的血管、神经、输精管及其他脏器损伤,并真正做到疝囊的高位结扎。因此对患儿行日间手术模式,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可行性。日间手术模式下,患儿术后早期恢复,住院时间不超过24h,不仅减少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早期出院患儿只需在家庭环境中接受预后护理,还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优化预后质量;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医院的病房周转率、使用率,提高了既有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在腹股沟疝患儿临床治疗时,基于日间手术模式的要求,对患儿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化患儿的预后效果,还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患者住院难的问题,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甘云辉, 董荣坤, 李凤霞,等.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J]. 西南军医, 2016, 18(1):47-48.

[2]向景平, 祝旭, 武敏. 微型腹腔镜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及优缺点评价[J]. 临床医学, 2016, 36(4):69-70.

[3]刘登辉, 肖雅玲, 李勇,等. 急诊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 2016, 23(11):1445-1446.

[4]王新星, 李帅, 汤绍涛,等. 单纯经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6, 15(4):348-350.

论文作者:敖学斌 黄光祥 谭林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敖学斌 黄光祥 谭林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