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与管理的研究论文_刘宏玉,王强,杨东来

通辽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与管理的研究论文_刘宏玉,王强,杨东来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摘要:全国各地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后,通辽市依靠“突出政治、突出业务”,短短66天内就成立了监察委员会。但要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改革还面临着人员深度融合、同级监督等两大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通辽市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研究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揽全局、系统谋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领域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备受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2016年11月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三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2018年1月10日,通辽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到此,国家、自治区、通辽市,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顺利实现。通辽市充分认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政治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在全面深化纪检和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通辽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与管理面临的两大难题

由于市监委由原纪委和原检察院干部组成,双方能否深度融合,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打好“感情牌”,强化纪检监察干部“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的意识,是监委挂牌之初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从实践来看,通辽市纪委监委现有134名干部中,26人为通辽市人民检察院转隶而来,体量较大,在人员融合方面存在以下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地方人民检察院的业务干部多从知名法律院校毕业,具备检察官从业资格。而纪委干部则基本没有法律院校毕业的。目前,原检察院的一些干部对于原纪委干部能否做好专业的法律业务,仍存疑虑。另一方面是原市纪委的一些干部认为,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要避免“要么好干部,要么阶下囚”的现象,就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在这方面,要与原检察院干部加强沟通,共同履行好监委职责。

二是在基层党政机关里,仍存在监委能否解决同级监督难的疑问。如,在市县领导班子中,市委(县委)书记是“班长”,纪委书记只是班子成员,纪委书记如何有效监督班长或其他班子成员呢?虽然监委已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但监委成立后,监督行政级别高于自己的市(县)委书记、市(县)长仍有难度。

2.对症下药推进通辽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与管理水平提升

一是推进通辽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度融合。笔者认为,在推进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为促进转隶人员深度融合,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充分释放“1+1>2”的改革效应,以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聚焦思想融合,为更好地提高履职能力提供保障。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谈心谈话贯穿转隶工作始终,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做好转隶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主要领导亲自与转隶人员逐一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除思想顾虑,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不忽视纪委原有人员思想波动,本着同等对待、同等关爱的原则,加强谈心谈话力度,了解其思想状态,明确改革目的和意义,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全面融合理念根植全体纪检监察人员内心。

——聚焦岗位融合,为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提供支持。统筹考虑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经历、专长、年龄等因素,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等原则,采取优势互补、交叉配备、混合编排的方式,将纪委人员和转隶人员“混搭”,将转隶人员统筹分配到各内设部室,实现优势互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聚焦业务融合,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学习宪法、监察法等作为中心组学习、党员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举办纪检监察干部转隶融合业务培训班等集中业务辅导,通过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帮助干部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通过业务学习和交流,确保每名纪检监察干部认清新岗位工作内容,职责任务、纪律要求,全面深入学习掌握执纪审查、案件审理、职务犯罪的证据收集及适用法律等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依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做到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推动执纪与执法的有机融合和无缝衔接。

——聚焦人才引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业务干部的氛围。遴选一批政治、业务过硬的人员,并从国内知名大学引进一批专业强的优秀毕业生。人员业务发展可仿照检察官的业务认定体系,建立评定监察官业务等级制度。同时,全系统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业务干部的氛围,使有真本事查办案件的人获得“职业荣誉感”。

二是强化巡察机构建设推动巡察监督全覆盖。对于同级监督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可加强作为常设机构的巡查组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党委、部门“一把手”的监督。自2017年通辽市委巡察工作启动以来,累计完成了四轮巡察工作,共巡察25个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发现各类问题606个,移交问题线索110件,推动解决了一批基层管党治党突出问题。在干部管理方面,应坚持在“人员选配、职责分工、监督管理”上下功夫,择优配强政治素质好、履职能力强、勇于担当的巡察干部,为巡察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优化配选,严把“入口关”。明确巡察人员准入条件和标准,按照“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坚持原则、能力突出”的原则,将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严守党的纪律等综合能力较强的干部优先纳入巡察队伍人才库中来,充分考虑其工作性质、业务能力和性格特长等因素,合理搭配巡察人员,凝聚强大巡察队伍“战斗力”。

——强化监督,严把“管理关”。要求巡察干部切实履行巡察监督的政治责任,高标准、严要求执行各项纪律和规矩,严守工作程序和纪律,加强请示汇报。将把脉问诊、集中会诊作为主要任务,做到发现问题线索不动摇,落实政治巡察要求不走样,履行党内监督职责不懈怠。加强对巡察干部的工作中和生活上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督促巡察干部严守保密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依规依纪开展巡察。生活上,决不允许馈赠宴请、透漏消息、假公济私,一旦发现将严肃问责追究。

——完善制度,严把“素质关”。根据巡察工作的特殊性质,制定巡察责任、干部考核考评等制度,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巡察干部行为。通过培训、自学和集中学习,把法律法规、党章党规和业务读懂吃透,加强巡察干部党性党纪教育,在提升巡察干部增强纪律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的同时,增强巡察干部政治鉴别力、分析判断力、综合协调力、组织协调力和信访处置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顺应反腐倡廉形势需要的国家到地方自上而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大背景下,纪检监察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情况越来越多,因此,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准确把握形势任务要求,强化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持从严从紧从实的战略定力,一刻不停歇地把纪检监察工作引向深入,做到对党忠诚担当,敢于发现问题、善于揭露问题,提升监督实效。在实践中汲取精华、总结经验,探索推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有利因素,强化队伍建设。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对自身准确定位,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正确对待名利地位,自觉接受管理监督,提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能力,真正做到“坚持原则,把握大局,团结同志,加强修养”。

参考文献:

[1]罗良斌.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广西水利水电.2011(5).

[2]陆思源.论抓好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策略.大江周刊:论坛.2011(12).

作者简介:

刘宏玉(1987年7月——),女,内蒙古通辽市人,内蒙古民族大学2017级公共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与地方治理。

论文作者:刘宏玉,王强,杨东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通辽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与管理的研究论文_刘宏玉,王强,杨东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