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晏瑾

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晏瑾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铜仁供电局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在电网系统的运行中,科学合理的调度可以保证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电力调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影响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然后根据风险特点采用合理的措施,对风险予以控制,避免因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造成的严重后果,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一、电力调度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行业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并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安全隐患和更复杂的管理工作。电力调度是依据监控反馈的数据信息和电网实际运行参数相结合,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对电网运行状态做出判断,再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以确保其能持续安全稳定运行的管理手段。电力调度工作进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电网运行的安全,是能否减少电力事故的关键。如果电力调度工作出现纰漏,可能会影响正常供电,严重者还会出现重大事故,破坏经济并危及人员安全。另外,电力调度对电力系统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健全我国电力系统和保证其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1、人为操作风险

在电力调度管理中,人的影响因素最为显著。在以往的调度管理中,存在人员交接班未做好工作交接,导致调度操作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而且电力调度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工作态度等,都会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调度人员专业水平不足,难以对系统故障隐患作出有效分析和解决。如果工作中仅凭工作经验处理系统问题,未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也会增加系统安全风险。

2、设备运行风险

电力调度系统中的设备运行安全是系统运行安全的先决条件。在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包含各种类型的电力设备,有一次设备,也有二次设备。因此,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也较为复杂,再加上设备老化、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电力调度设备运行风险较高。需要建立长效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提前发现故障隐患,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3、管理制度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是一项关系到整个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工作,必须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保证电力调度运行的规范化开展。但是从目前电力调度运行的制度建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制度更新不及时的问题。由于电力调度运行环境变化较快,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都需要对相应管理制度作出调整,明确岗位责任,对调度人员作出激励和约束。管理制度的更新滞后,则会增加电力调度运行风险。

4、系统内部风险

系统内部风险主要是指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电力调度系统面临的新型风险问题。在机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趋势下,对电力调度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系统软硬件设备存在安全漏洞,或无法正常发挥故障报警等功能,也容易发生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事故。比如系统停电时没有及时切换到临时电源,导致设备暂停运行,失去保护能力等。

三、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加大对电力调度的管理力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科学完成电力调度工作的基础,电力调度管理制度应当涵盖电力企业運行规则、电力调度原则与规范以及调度人员管理几方面,从企业到管理再到工作都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其中企业运行规则是围绕电力调度方面制定,只需加强对电力调度工作的管理即可,而不用延展到企业的其它事物上。规范电力调度工作则需要对该工作拟定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及操作制度,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加强调度人员管理应当着手制定出调度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调度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减少供电系统的运行风险,确保调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做好电力调度的管理工作,加大对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实现原有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进而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性。另外,工作人员在采购调度设备时,可以先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发展方案,加大对设备的验收力度,以此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程度,为电力调度的高效开展奠定技术基础。在电力调度工作的进行期间,还可以建立风险分析机制,全面分析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方案。

2、减小环境因素

影响环境对电力调度工作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于气候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在进行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电力调度工作之前,需要预先了解接下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对自然灾害等做出预警。另外必须保证作业环境的干燥,避免其过于杂乱,从而形成安全隐患。当作业条件无法达到正常作业要求时,需要暂缓作业。例如当临时发电机出现停电状况时,需要暂停作业,修复临时发电机的问题后再继续进行调度工作。

3、提升工作人员个人工作能力

工作人员个人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了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性以及工作的效率。为了保证电力调度运行当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就必须要从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升入手,保证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工作团队。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规范调度人员的操作行为,首先需要开展相关的安全工作意识教育以及调度风险控制理论的普及,让工作人员通过了解一些实例的方式,深刻体会到自己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质量的重要意义,培养工作人员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其次,必须要保证能够将各项管理的要求落实到实际中来,小到操作票的填写,达到调度方案的设计,都必须要能够严格按照行业规范进行。最后,定期开展一定的培訓工作,帮助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肃清团队当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工作态度,保证工作的整体质量。针对一些表现优异的员工,必须要通过有效的精神奖励或者是物质奖励,发挥带头榜样作用,使其带动团队整体工作朝向积极进步方向不断发展。

4、健全风险防控制度

规范化的电力调度运行流程需要严谨的制度体系提供保障。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制度不仅是开展各项调度管理工作的依据,而且对调度人员具有约束作用。通过在制度中明确责任分配情况、风险控制方法,可以确保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有序开展。针对以往存在的制度更新落后的问题,应定期开展实际工作调研活动,根据工作环境、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及时更新相应的制度内容,确保责任划分清晰、风险防控措施有效。同时应提升制度执行力,落实绩效考核及问责制度,切实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创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

5、创新管理技术手段

对于电力调度运行系统存在的内部风险问题,应从技术创新着手,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在此方面,应将远程监控技术与动态报警技术结合起来,针对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通过引进传感器技术、GPS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硬件设备的远程监控管理。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并采用软件监控技术,预先设定报警限值,将系统运行参数与报警限值进行比对,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调度人员安排检修活动。在发出报警的同时,系统会提供详细的故障信息,包括故障设备位置、故障类型等,提高系统检修效率,快速恢复电网正常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运行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风险问题,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开展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可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发生几率。与此同时,需要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为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建华.电力调度运行操作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J].电工技术,2019(12):160-162.

[2]王宇丁.浅谈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通讯世界,2018(22):364-365.

[3]贾涛.浅谈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9(17):173-174.

论文作者:晏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晏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