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论文_蒋乐

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论文_蒋乐

(国网黄石供电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现如今人们对于用电的各种要求逐渐提高,使我国的电力事业逐渐发展起来,现如今家电逐渐增多,电力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保证用电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变电站的安全,在整体运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想使变电检修技术不断创新,需要检测设备安全,使电网可以达到最佳的状态,这样一来用电才会达到安全和可靠,当今业内人士已经开始重视这个方面,利用可靠的检修,可以使设备的运营能力得到提高,使电力企业更加稳定,形成良好的格局,升级优化电力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变电检修;业务流程;常见故障;变电检修技术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民对于电量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投入到了变电站的工作当中。另外由于该设备大容量的特点也给相关人员的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做好变电检修的技术革新工作

一、优化变电检修流程的实际意义分析

(一)提高变电检修效率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带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础组成,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张,变电设备数量增长迅速,但由于变电检修人员数量相对固定,相应提高了变电检修的实际工作量。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是当前变电维修工作的主体内容,针对目前变电设备数量增长、系统复杂性提高等问题,优化变电检修流程,可实现现有检修人员资源和检修技术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变电检修效率,降低设备检修成本,从而为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检修保障。

(二)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电力能源的应用愈发广泛,人们对于电网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电力系统停电故障而言,多数是由于变电系统故障导致的,具体原因包括配电线路掉闸、变电故障检修等。优化变电检修流程,可进一步提高变电管理力度,及时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制定故障排除方案,以控制变电故障影响最小化,从而达到提高电力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二、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电力系统当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的检修模式为预防性的检修技术,该技术主要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的苏联,另外这种预防性的检修也称之为定期性的检修。我们围绕这一检修方式不断地进行研发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变电系统中供电工作的稳定安全性。但是,如此只是单纯地进行预防性的检修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具体工作的时候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没有清晰明了地制定变电检修的目的;参与变电检修工作的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低下,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检修成本往往超出预算很多;不同的供电单位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往往会出现同类型的检修问题会反复出现的情况。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变电检修技术的可持续进步。

三、变电检修技术

(一)设备状态监测

检修变电站的时候,涉及的方面很多,具有非常复杂的内容,因此检修的过程也是非常麻烦的,涉及到电气设备状态和电机局部的放电和可燃气体的含量等。不同的电力设备,自身具有不同的结构,工作原理也具有很大的差别,这样一来,电气设备监测项目也就具备不同的特征。电气设备的操作是不同的,但是自身的原理具有相通性,需要利用不同的传感器,形成电信被测信号,抽取到结构,进行有效的转换,最后形成的信号可以进行有效的识别,利用电缆进行传输,检测仪器可以接收到信号。近些年科技不断发展,现代变电站电气设备检测装置也逐渐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应用信息处理技术使检测的效率得到提高,建立数字测量系统,可以采取云处理的方式,充分利用数字滤波采集的装置,有效地转换被测的信号。

(二)设备的故障诊断

诊断设备故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预先检测设备,发挥预防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比较诊断法,利用的就是射线和噪音以及振动等各种技术,测算各种单项,从而比对各种相关的参数,如果结果和参数具有很大的差距,那么设备就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差距不大,那么设备就处于正常的状态。综合诊断法这种检测比较全面和系统,仔细地对比诊断参数和相关的数据,对于诊断前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仔细的对比,通过比较,可以找到异常之处,从而得到真实的参数。

四、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措施分析

(一)完善变电检修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各项变电检修工作有效落实的基础保障。随着变电系统不断发展,其设备数量不断增多、系统结构愈发复杂,对于变电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单位应从设备检修实际需求出发,综合变电检修工作特点,对传统的变电检修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变电检修人员检修工作有理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检修人员工作行为,提高变电检修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基于网络计划技术进行优化

网络计划技术具体是指针对工程项目实施系统、有效计划和控制的技术。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实施基础,借助网络图可直观地反映出工程各个工序间的关系和进度计划,进而借助不同工序间的时间参数完成科学的工作计划。检修管理人员可在关键性路线基础上,把握全局工作,并通过科学的网络分析,制定相应的日程计划,以达到方案优化的目的。在实际执行阶段,管理者应在信息反馈基础上,对各项工作的实施进度进行控制和监督,同时管理者可通过针对网络图中的串联工作改为交叉工作或并行工作的形式,优化变电检修资源配置,以达到提高检修效率、节约检修时间的目的。就变电检修网络图而言,每一个结构中的关键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时差,在工作持续时间以及开工时间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非关键工作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以提高关键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分析

业务流程再造具体是指在原有流程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再造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流程普遍具有规律性,通过相对固定的形式和次序制定,实现相应的结构。就任意活动而言,都存在输入和输出,输入值经过相应的流程后转变为输出值。从流程再造的角度对输出、输入进行分析,可明确输入与流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消除无关联的步骤,即不必要的步骤,可有效降低流程成本、提高业务绩效。应用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就变电检修而言,从检修工作实际项目入手,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的信息传递特点,对变电检修流程进行再造优化,取缔重复的审核环节,可进一步提高变电检修的工作效率。此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的共享率和有效利用率,为变电检修提供更加真实、准确、有效的故障信息,在降低检修难度的基础上提高检修安全性。

(四)创新变电检修理念

变电检修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作,并且随着变电系统不断发展,其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不断提高,对变电检修流程进行优化的同时,创新相关人员的变电检修理念,才能真正发挥现代变电检修工作的实际效用,避免严重故障的发生,降低变电故障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保持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变电系统故障较为复杂,检修人员需加强设备状态监测和设备故障诊断,提高变电运行管理力度,并通过科学的流程优化,提高检修效率和工作质量,以促进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承永. 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探讨[J]. 农村电气化,2015,12:11-12.

[2]舒芳华. 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49-50.

[3]庄桂钊. 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189-190.

[4]黄辉雄.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通讯世界,2016,23:241-242.

论文作者:蒋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论文_蒋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