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分析论文_刘志华,王艳霞,王丹,张艳华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重点。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97例患者做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分析两组心血管疾病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随访期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工作,保障各项护理服务行之有效,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保障其拥有最佳的预后。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预防;护理

心血管疾病属不容忽视的严重的疾病类型。临床研究证明,有效的预防工作结合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率,帮助患者避免风险因素的影响,促进患者获得最佳的预后[1]。本文分析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重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97例患者做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做为研究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对照组,有男性59例,女性38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是(56.4±5.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平均病程是(8.3±2.3)年;疾病类型:高血压30例,高脂血症19例,心肌梗死26例,风湿性心脏病22例。研究组,有男性61例,女性41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是(56.9±5.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7年,平均病程是(7.9±2.1)年;疾病类型:高血压32例,高脂血症18例,心肌梗死27例,风湿性心脏病2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既往我科所收治患者多是因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入院,此类患者年龄偏大且合并疾病多,还具有病程长、恢复慢等特点,此类患者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或长时间恢复,需要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保障在院时护理工作的有效性,积极预防,避免疾病进展。针对此症情况,我们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明确预防及护理重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护理实施计划。本文所选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在给予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两组患者在院时间20d~2个月,出院后均进行为为期1年的随访。

1.2.1心血管疾病预防 ①此项工作中健康教育是重要环节,分为在院时1对1健康教育、健康讲座等两大部分,同时我科室开展了心血管类疾病专科护理门诊,提供给患者在各个阶段随时咨询问题的平台。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普及患者所患疾病的发病机制,告知治疗重点,说明治疗期间、恢复期间、居家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与患者共同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强调遵医嘱用药、积极参与治疗的重要意义。(2)向患者说明吸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2],同时也是患者能够控制的风险因素,根据患者的烟龄指导患者科学戒烟,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与家庭氛围,共同帮助患者戒烟,还可介绍相关戒烟药物的用法,以提高戒烟效率。(3)饮食方面因素同样对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年轻患者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制定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科学的饮食,提醒患者戒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教会患者如何有效控制脂肪、胆固醇、盐分的摄入[3]。(4)生活习惯方面,患者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需予以重视,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确保睡眠时间充足并且多参与对身体有益的活动。②定期体检,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患者来说有积极意义。需定期电话提醒患者前来体检、复查,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予以相应指导。③延续护理,延续护理能将治疗效果从病房延续到院外,提高预防效率。此项工作首先是电话随访,保持每1个月1次,主要是了解患者对风险因素的预防情况、用药情况,予以鼓励;其次是上门家访,保持每3个月1次,主要是了解患者居家环境,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习惯,予以纠正并帮助患者解答问题。

1.2.2在院护理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提高治疗效率及效果,对预防疾病进展也同样重要。①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新鲜且温湿度适宜,减少噪声感染,提高治疗舒适度。②心理干预,心血管疾病患者普遍心理状况不佳,护理人员需重视与患者沟通的有效性,建立优质、稳固的护理基础;掌握患者各个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压力,疏导不良情绪,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治疗。③将患者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方法详细告知,说明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强调遵医嘱用药的积极意义;出院时予以针对性指导,发放科室印制的健康资料,主要内容是心血管疾病运动常识、预防并发症常识,发放医院联系卡,提醒患者若有不适,立即电话咨询或来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疾病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调查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疾病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随访期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疾病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讨论

临床发放、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具有反复性、多发性、严重性,对患者生活质量乃至生活安全影响均十分严重。当前,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预防与护理工作依然成为公众性问题,受到临床人员与广大群众广泛关注[4]。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严重后果,而这其中,有不少因素是能够通过予以足够重视进而避免的,在悉心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此类患者来说,也是提高治疗效率、缩短在院时间的重点所在。

此次研究给予研究组患者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干预,通过对既往患者全面分析,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预防及护理计划,患者入院后在心理、用药、基础护理方面予以重点干预,并将健康教育工作从院内延续到院外,同时辅以定期体检、延续护理提高预防效果及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随访期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充分表明,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工作,保障各项护理服务行之有效,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保障其拥有最佳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周席娥.心血管疾病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7(z1):220-221.

[2]牟改变.心血管病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6,31(20):143.

[3]景艳.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风险问题的发现及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0(22):86.

[4]田彩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实用预防医学.2017,12(18):2430-2431.

论文作者:刘志华,王艳霞,王丹,张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分析论文_刘志华,王艳霞,王丹,张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