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引入人格教育的探讨论文_李晓艳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引入人格教育的探讨论文_李晓艳

李晓艳 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中心小学 444322

【摘要】语文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崇高的教育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思想,知道什么是美,懂得什么是美,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这些都可以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人格教育去解决;而什么叫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什么叫现代健全的人格,都应该通过语文作文教学,通过活生生的感性形象来解决。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格教育 课改新理念 教育策略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005-02

小学生从6岁到12岁,是心理最丰富的年龄阶段,也是对人生充满幻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将从不自觉变得一点一点地自觉地意识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所以小学语文是不是具有人文性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教育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如何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都需要在这一阶段完成。小学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健康人格的塑造。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1.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需要提出人格教育。目前,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学生容易受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逐渐被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这一切都说明,语文课程改革重点定位在怎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仅是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功能,更是实现语文教育“元”的价值。

2.从小学语文教学功能的角度出发,它的全面性、深入性以及发展性,需要人格教育来体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多地向学生传授统一的理论和经验,很少因材施教,虽然也一直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在很多方面绩效不高。同时,还存在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问题,使得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与现代教育理论相悖,不能够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挖掘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3.人格教育有利于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目前,一部分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常见的有:自控能力差、思维方式极端、团队协作能力差、心理平衡能力差。从语文教学角度考虑,以上情况表明语文教育功能从某种意义上偏离了其本质——燃烧起受教育者心底的火种,让他们生命之光焕发出炫丽的光辉,从而使他们身心健康。

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具体措施

1、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关于作文,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写作文。”叶老先生这番话言简意赅,点明要义。学会写作的本领,等于掌握了社会交际的工具。这种工具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日趋重要,对于任何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终身受益。也许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目的吧。《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从这句对写作的要求来看,强调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竭力教育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树立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好学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观察周围世界,辨别真善美丑

五彩缤纷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这些真善美,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是大有裨益的。在教学过程中,可确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与健康人格密切相关的内容为题目进行作文。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答案,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人格认识。如学生每天穿越马路上学,会不时遇到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问起对他们的印象,大多数同学只停留在他们在工作这各简单的认识层面上。于是布置一个作业:选择双休日分组去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回来讨论。后来同学们纷纷叙述所见所闻,各有所感:有的说环卫叔叔、阿姨每天打扫卫生太辛苦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在路上乱扔垃圾;有的说,他们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自觉地把香蕉皮放到垃圾桶,令人赞叹;还有的同学说,有些叔叔阿姨不遵守公德,在马路上乱仍菜叶、方便袋等垃圾……同学们讲述所见所想,每个人都有了新的认识,并从中分辨了是非,发现了真善美。

3、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4、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的唯一源泉。一定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学生唯有找到本身生活的切实体会,才容易写出内容丰富,充实感人的文章。所以,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写随笔,让他们明白,这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我发现我班有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办事小心谨慎,但自信力不够,比赛活动总是害怕参加,躲在一旁。我意识到学生能否具备自信、自强的心理,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成为生活的强者、事业的强者、竞争的强者,也关系到咱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于这种情形,我常常冲破常规,从生活中捕获瞬间,抓住重要环节进行作文训练,并针对其进行人格教育,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这种把学生作文训练生活化的做法对学生表达本领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都不无裨益。所以,我认为语文老师应有敏锐的细察力,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的本性特征来进行作文训练,把作文与做人紧密联合,这样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方便于培养其完美的人格。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努力塑造人格魅力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的智慧和人性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波 语文作文教育与文化人格的培养.临沂师范学报,2002, (7):66。

[2]孙云 语文作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策略.科学教育家,2009,(2):55。

[3]程红兵 实施人格教育.中国教育报,2004,(8):78.

[4]陈杰 人格对话:语文教学的时代论释.学科教育,2003,(8):87。

论文作者:李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引入人格教育的探讨论文_李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