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_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现阶段我国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_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我国企业现阶段实行科学管理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管理论文,现阶段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管理是指企业在市场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以及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使各种资源(材料、设备、能源、信息及人力)得到总体配置优化和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质量、成本、交货等)而采取的各种计划、组织、控制及协调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因此科学管理便包含了经营决策的科学管理、生产的科学管理、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企业信息的科学管理以及管理过程本身的程序化、标准化和数量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经营决策科学管理

一个现代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首要条件是领导者经营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首先是民主性的问题。以往我国在中企业一般都是采用高度集权制,经营决策往往是厂长一个说了算,这种方式难免使得某些重大决策出现失误,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必须进行改革。这里可以参照国外企业的方式,即组成企业最高决策委员会,而且这些委员应该来自市场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部门,最后采用投票方式进行表决。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其他各项制度的改革,这种委员会制的决策方式将会得到逐步实现。

另外就是科学性的问题。以往有些企业领导者作出决策是凭经验和感觉进行,这显然不能适应当今竞争日益激烈、需求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有必要建立经营决策的信息支持系统(DSS), 使企业领导者的决策建立在准确可靠的数据基础上。具体来说,这些数据主要包括市场分析调查数据和企业内部数据,如:本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销售额的年、季、月度变化情况,国内外企业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变化趋势,与该产品有关的原材料以及生产设备的市场价格、销售量以及与该产品相关产品的市场情况;另外还有其他相关企业的政策措施以及本厂资金周转、产品库存及技术设备力量……。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能在这些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并预测市场走向,从而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设备购进、对外合作生产、生产计划和组织方式、组织结构优化及人力资源利用等作出必要更改。总之,作为企业经营决策者,只有做到充分掌握信息、“知己知彼”,才能正确决策,做到“百战不殆”。而其基础便是建立一套科学的数据收集、分析及预测体系。

二、生产的科学管理

领导层进行的科学决策,还需要通过生产来实现。因此生产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核心。我国企业在生产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首先是产品库存积压和质量问题。各种在制品以及成品库存积压严重,占用大量厂地和流动资金,资金周转速度缓慢;同时企业的各种技术设备及人员利用率低,不能满负荷生产,实际上造成浪费,这些都使得成本上升。除此之外,产品质量差,新产品开发少以及投放市场周期太长,交货期得不到保证也是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是服务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售后服务越来越成为赢得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我国企业这方面的意识比国外要差得多。以上总的来说实际上是四方面的问题, 即TQCS- Time (交货期)、 Quality(质量)、Cost(成本),Service(服务)。而解决这四方面的问题,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企业最终取得效益的根本。

T(交货期)、Q(质量)、C (成本)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几个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核心的是要采用合理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手段,使得生产系统中原材料、技术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等达到合理配置使用,使生产系统中物流和能力均达到平衡。需要指出的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引进吸收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如日本的准时制生产(JIT)、美国的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以及欧洲的最优化生产(OPT)等。具体是: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北京吉普车有限公司、南京汽车制造厂等曾推行日本JIT 方式;而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上海飞机制造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以及一汽、二汽等都引进了美国的MRP Ⅱ软件。这些工作都取得过一定的效果,但有些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们认为,在中国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一定要对前面这些企业引进国外管理模式后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要充分考虑到JIT和MRP Ⅱ以及OPT等这些管理方法产生于不同的国度,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与我国有很大不同。因此我们要在充分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然后根据我国国情、企业厂情加以改造和利用,建立真正适合本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原因、找到合适方法,然后才是有针对性地买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而不是二者倒置。在开始阶段要强调培训、学习和相互交流。这个阶段很重要,考虑得越充分,企业今后越主动。如果一上来就只注重形式,花钱买一大套计算机软硬件或硬搬国外模式,到时往往会难以进行下去,收不到实效。

第二便是要狠抓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准时制生产方式(JIT)中,并不设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 而是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每一道工序。他们生产的产品从装配线下来后可不经检验就直接送交用户,这一点比美国更为先进。在美国,质量的最后把关是在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采用抽样检查方式,而日本则是在整个生产中实行100%全检, 以确保产品质量。我国企业目前也是采用专设检验部门的方式,但由于各个生产环节控制不严,废品率较高,有时只得放宽要求。因此学习日本全面质量管理TQC,在生产中每个环节严格把关, 制订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体系,是改善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

缩短新产品开发生产周期、缩短交货期是企业竞争力的保证之一。因此必须改变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的方针,一方面要重视新产品技术开发工作,加强这方面的技术力量和经费投资。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国外最近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和方法。如并行工程技术就是一改原来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尽可能在设计的时候就将制造、加工、检测及维修等将来的各个环节考虑进去,从而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开发出新产品,投放市场,因此需要市场调查、开发设计、生产制造、检测维修等各部门的人员在一起并行工作。所以并行工程既是一种技术方法, 更是一种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手段。 另外还有质量功能布署(Quality Function Deploment.简称QFD)技术,它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种方法。它首先是从收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将这些语言化的需要转换成为对产品功能的具体要求,然后又进一步转化为组成零件的特性、工艺计划步骤以及工艺和质量控制参数。通过这些分解过程,保证用户对质量要求在各个阶段具体实施,从而缩短生产开发周期,提高竞争力。因此并行工程(CE)和质量功能布署(QFE)是我们在产品开发及其管理过程中须吸收和学习的。 另一方面就是要适当增设柔性化的生产设备,使得新产品设计出来后能很快投入生产制造,尽快占领市场。以往那种刚性机械化设备调整起来速度慢,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最后要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只有在充分对用户负责,提供主动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最终提高企业效益。

三、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方法的载体,而人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环节。我国企业传统组织结构是50年代依照苏联模式,以二百多年前西方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为理论依据建立的金字塔式的多级层层管理,而且部门分工越来越细,机构庞大臃肿。不仅中国,美国等一些国家都曾采用过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最近世界管理学界对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反思。美国学者哈默通过对比日本和美国企业及其生产方式,写了一本书《重新构造企业》,曾在世界各国引起极大反响,也传入了我国。其中对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分工方法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的组织分工存在下列问题:(1 )分工太多太细,层层管理,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慢,不利于对外部变化激烈的市场环境作出迅速反应。(2)部门之间是分割管理,本位主义、 部门主义严重,互相扯皮的事情太多,间接管理费用大,不带来任何附加值,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3)工人只是机器的延伸,技能单一,适应性差。 这些显然也是我国目前组织结构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于我国企业还存在下列特殊问题:(1 )尽管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分工过多过细,但在某些重要部门的设置上却严重空缺。如市场信息研究部门、开发部门、售后服务机构、职工培训、教育机构等。(2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对领导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制度,领导对企业难以真正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企业从上到下缺乏真正的凝聚力。

所有这些弊端都是我国企业实行科学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组织结构就象一张无形的网,阻碍着企业的各项改革,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这里可吸收国外如日本精益生产方式和美国企业重构以及敏捷制造的一些思想,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厂情进行改革。如日本精益生产企业中,工人都是通过定期职务轮换和培训成为多面手,他们可能同时具有加工、质量检测和设备维修等技术。他们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或多功能项目组,完成一定的工作。如生产中不设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生产和质量检查是在同一个团队里面完成。工人边生产边检验,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直接送入用户手中。美国企业重构思想主张企业组织应按照其工作流程来进行设置,应该使原来过细的分支机构合并、重组以减少向上级请示审批等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同时也给员工带来工作上的兴趣与成就感。敏捷制造思想的核心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内外资源。从本公司和其他公司中选出各种优势力量,组成一个临时的经营生产实体即虚拟公司来共同完成某一产品或项目。而一旦所承接的产品或项目完成,虚拟公司即自行解体,公司的各种人员也立即转入其他项目。只有采用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灵活多样的动态组织结构才能充分利用企业内外资源,赢得竞争。

要在我国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阻力一定很大,只能逐步实施。综合考虑传统组织结构弊端以及国外先进的思想,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须进行下列几方面工作:

(1)系统分析企业的工作流程(包括物流和业务流), 使机构的设置与物流和业务流保持一致,以此为指导思想大力精简机构,将关系密切且原来扯皮严重的部门加以合并。如生产部门和质量检验部门便可以合并,这样能更好的强化质量管理。

(2)增设必要的部门:如新产品技术开发部门、 市场信息研究开发部门、售后服务机构以及企业培训和教育部门。

(3)决策权适当下放到下面的各级生产、 销售以及市场研究等部门,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员工工作的成就感。

(4)企业从领导到工人实行满负荷工作制,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及设备潜力,为此要建立各种工作标准。对员工建立合理的考评、工资待遇制度,并引入竞争机制。对领导的管理绩效也要建立监督考核办法。将领导和员工的收入与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和班组等不同层次利益都挂上钩。同时领导要从不同渠道听取职工合理化建议,对职工积极参与管理授予奖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从领导到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企业凝聚力。

(5)实行定期培训、教育制度, 将学习培训成绩也同员工收入挂钩,以激励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力争成为多面手。

(6)要从观念上扩大企业组织的概念。在市场需要的情况下, 要充分利用企业内外资源,组成各种临时联合生产经营实体,从而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投放市场,赢得竞争。

四、企业信息的科学管理

以上谈到的经营决策管理、生产管理、企业管理、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都涉及到信息的传递、交换和处理问题,因此企业信息的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因此采用计算机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企业这几年采用了一些财务管理软件和局部信息系统,这是良好的基础。但要实现全企业信息的计算机管理,使企业经营、生产、销售、劳资等各部门能共享数据,加快信息传递,则还需要一段艰难的工作,这需要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建立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 将使主管人员能够在办公室就能通过终端看到企业各方面运行数据,从而将大大改变企业的工作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五、管理过程的程序化、标准化、数量化

以上谈了四个方面的管理。要想真正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就必须使这些管理过程本身程序化、标准化、数量化。例如领导者的决策应该符合必要的程序,工人的工作应制定各种标准(作业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工资奖金标准等),对领导绩效也要建立评定标准,等等。这些标准最后都尽量向数量化方向发展,要做到可操作。总之,这些程序化、标准化、数量化体系的建立是进行科学管理的有力保证。

六、营造适合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文化

科学的管理需要合适的文化氛围,需要企业精神作依托。众所周知,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进行良好管理,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善于把中国文化(如儒家思想)、西方文化与其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日本企业文化,其“公司至上”的企业精神和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在世界上著名。这一点是其能够全面推行科学管理,实行精益生产、准时制生产的根源所在。我们在学习它们先进的管理方法时,一定要联系其企业文化进行思考。在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加强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营造现代企业文化的过程。

标签:;  ;  ;  ;  ;  ;  ;  ;  

现阶段我国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_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