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我国区域发展布局的新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我国区域发展布局的新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中国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布局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维论文,知识经济论文,中国论文,布局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三元中国”和“升岛成陆”

(一)现行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的反思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及后果。1979年以来,中国制定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及区域发展战略,有区域分工战略(包括地区比较优势分工理论、地区发展阶段理论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梯度推移战略、中心辐射战略(包括优区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城市中心理论)等。其理论基础基本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在研究借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且各有表述。这些主张虽然都有其价值,但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实践结果造成了沿海与内地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地区工业结构同构化、加工工业过重等不利于整体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有人提出不平衡协调发展论,但缺少可操作性。

2、现行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缺陷

(1)在国情分析上,粗略机械地以省区市级行政区划作为区域划分依据导致的国情考察失实,与客观现实的经济地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符,也忽视了大地区内部中、小地区的差异(各省区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在发展观上,基本都是将自然环境、历史基础、政策倾斜、工业化模式、经济效益水平等作为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较少考虑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观,更别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在发展模式上,一般采用二元结构分析法,如分为现代和传统经济部门、或城市与乡村经济、或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或工业与农业经济,而对知识经济革命和新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基本视若不见。

(二)“三元中国”划分和“升岛成陆”战略

1、“三元中国”划分。首先,打破通常的以省区市行政区划为区域的做法,而以现行县或地区(专区)级行政划分为区域来考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其次,适应当代世界的发展形势,面向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来建立分析、测评指标系统。再次,将对各区域的分析、测评结果分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工业化较高的区域和农业为主的区域,分别用红、黄、绿色在地图上标出。于是,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呈现出三元面貌——第一元是信息经济的,第二元是工业经济的,第三元则是农业经济的。

2、“升岛成陆”战略。如何将“三元中国”统一为信息经济的、知识经济的“一元中国”?这就得用“升岛成陆”战略,给中国经济发展一个良好的布局。让这些“信息中国”的“岛屿”首先发展知识经济,快速上升增长,“信息中国”的“岛屿”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同时,“工业中国”、“农业中国”的信息化、工业化水平也在日益上升,“工业中国”、“农业中国”也会冒出一些红色的“岛屿”、黄色的“岛屿”,并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冒出水面,可看到地图上,红色越来越多,绿色越来越少……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经济越来越发达,传统经济比重越来越小,各区域弱地变强、强地更强,到后来全国山河一片红,就像地质学中的大地运动,上升为一片“知识中国”的“新大陆”,“三元中国”被统一为大同的“知识中国”。

二、“升岛成陆”的具体实施

(一)从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制度创新着手

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首先可以和应当以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在制度创新中,我们选择行政体制创新与经济体制创新相结合,解决现行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

(二)再造中国省区市行政区划新格局

1、增加直辖市和重新划分省区。再造中国省区市行政区划新格局时,首先要让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发展知识经济(无论是东部,还是中部、西部),将“信息中国”的红色“岛屿”增设为直辖市,让它们可以在发展知识经济这一“造地运动”中先行上升。

2、精简政府行政层次。在重新划分省区市的同时,对政府管理层次进行精简,坚决取缔地级市(专区)和乡镇两级行政区划体制及其管理机构,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定为中央—省—县(中央—自治区—县,中央—直辖市—区)三级制,做到体制分明。基层村(社区)直接到县(区),增强村和社区级服务。而且,对中央—省—县(中央—自治区—县,中央—直辖市—区)三级行政体制和相应的名称规范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从技术上(交通、通讯等),三级制政府行政体制是完全可行的。从机制上,必须取消地市乡镇两级叠床架屋的行政级别,才能简政放权还政于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权力寻租对经济增长的阻碍。

(三)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市场机制和以信息化(知识化)、城市化为契机

“升岛成陆”战略的应用中进行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以信息化(知识化)、城市化为契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化,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质量,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动中国全面发展知识经济和进入知识社会。

三、“升岛成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升岛成陆”战略的优势

“升岛成陆”战略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发展上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批判吸收了已有的中国区域发展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把握住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世界环境和时代趋势,以知识经济理论和新区域发展理论为基础,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主要转到依靠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中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推进城市化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在“升岛成陆”战略中都得到高度的体现,既利用了后发优势,又避免了因制度创新不足而可能产生的“后发劣势”。对国情的认识即“三元中国”的划分,是根据经济体或区域经济增长发展的内在机制、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大趋势选择指标体系,并以地区(专区)或县为区域调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能清楚和实际地反映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实践中,像建立深圳市、海南省、重庆直辖市等通过行政区划制度变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完全可看作实施“升岛成陆”战略的成功试验。

(二)为根本解决扶贫、区域不平衡、政府投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新思路

中国政府在扶贫、中西部开发和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上一直有些捉襟见肘。但只要政府转换角色,做自己最应该和能做的事情——制度创新,让有条件的先发展知识经济,问题可迎刃而解。中西部地区和落后地区若还按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则必然永远落后,只有通过发展知识经济,才能实现赶超东部发达地区并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竞争,而且中西部有些地区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升岛成陆”战略可以尽快平衡中国巨大的区域发展差异、事半功倍地收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效、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式的扶贫。

(三)为推进城市化和解决就业问题等提供科学指导

中国发展知识经济主要在城市进行,且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升岛成陆”战略表明,在全球化、信息化、大都市化等新环境下,应该推动城市化、鼓励农民进城,以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农民脱贫等问题,注意以知识化、信息化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凸显城市化的经济社会效益,避免以工业化方式进行城市化的问题,让大中城市尽快成为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世界都市,加快融入世界城市体系。而且,现有城市布局主要是地理、历史等原因形成的,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国国土规划和整治、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就有可能再建10个新深圳、10个新浦东。

摘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福州),2005.3.27~30

标签:;  ;  ;  ;  ;  ;  ;  ;  ;  

知识经济与我国区域发展布局的新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