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探究论文_董燕

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探究论文_董燕

青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董燕摘要:目的 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危险因素尝试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全部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数据研究有效的护理工作对策。结果:本研究选择的4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切除部位:右半肝1例、左半肝1例、左外叶1例、左内叶1例、其它肝段0例。以上患者有3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心律失常、2低蛋白血症、2低血钾。结论 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危险性因素,对患者的疾病预后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应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提升的患者的疾病康复率。

关键词:肝癌;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方法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2-CR

引 言:

肝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我们在针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多应用手术治疗方法。针对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病人都并发糖尿病,肝癌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较常见,肝癌和糖尿病之间产生互相影响,肝癌可引起糖代谢紊乱,使糖尿病加重;而且肝癌本身也可引肝源性糖尿病,使病情相对复杂,这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我们在介入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考虑手术风险以及手术前后的处理工作难度,这种情况下实施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全部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旨在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危险因素作出明确分析,提升术后护理干预工作有效性,减轻患者生存痛苦、优化手术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手术切除部位:右半肝1例、左半肝1例、左外叶1例、左内叶1例、其它肝段0例。以上患者包含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0.2±7.8)岁。以上患者均符合肝癌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影像学发现肝内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病灶大小2.2-8.5 cm;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切除肝叶。

1.2方法

1.2.1血糖控制

肝癌患者的糖代谢功能减退,对患者的肝糖原的合成以及储存产生影响,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糖代谢问题,加之肝癌患者在实施手术后,身体机能减弱,如果我们在术后护理中不关注患者的血糖控制问题,则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在具体的血糖控制过程中,首先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血糖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的糖分摄入量在合理范围内。其次,由于降血糖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肝脏功能,因此我们在护理干预工作中要合理控制降血糖药物的使用数量,如果不是非必要的条件下,我们不提倡使用长效降糖药。临床提倡在饭前指导患者应用普通胰岛素,具体用量要结合患者的个体病情。此外,我们还要做好血糖监测工作,患者三餐前后以及睡前都是我们进行血糖监测的重要时段。在介入治疗的手术过程中,血糖浓度需达到10mmol/L以下[1]。

1.2.2低蛋白血症处理

肝切除术后患者极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我们在临床护理中提倡为患者补充白蛋白,以促进患者的生理功能恢复。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在蛋白补充上作用十分显著,且具有补充凝血因子的作用,对患者的肝功能恢复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输血流程操作规则要严格遵守,三查七对,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患者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蛋白质补充,一般我们在临床护理中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汤、鱼汤或者蛋白粉,少食多餐为原则。

1.2.3心率失常护理

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等代谢紊乱,使其心脏容易出现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问题比较普遍[2]。在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的护理干预过程中,我们要在术前就做好风向评估工作,手术围期要做好血糖控制工作,其次是对高血压和电解质紊乱等诱因实施必要控制手段,使患者术后情况向着积极方向发展。术后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心电监护,发现心率过快问题要及时找到致因,如输液量和尿量等,一般我们在临床术后患者的心率监测工作中,重点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如果补液量足够,尿量少,中心静脉压增高,我们就要及时给予利尿,并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输液顺序和速度也要合理规划,降低患者出现心率失常的几率。

1.2.4 低血钾护理

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影响,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术后禁食且有利尿干预,加之长期使用胰岛素,患者很容易出现低血钾症状。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般会为术后患者补钾3-4.5g /d,通常要联合葡萄糖或者是氯化钠溶液500mL采取静脉滴注。临床上低于2.9 mmol/L的缺钾患者一般实施静脉补钾,低于3.5

mmol/L的轻度缺钾患者则采用口服补钾方式[3]。

1.2.5感染护理

针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我们在术前30min需要对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4],手术时间长于3h的情况下需要再一次补充用药,术后患者在抗生素选用上一般选择敏感抗生素,以免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损害,当然临床上也存在两联以上抗生素使用情况。感染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指导患者肺功能锻炼,避免皮肤感染或者口腔炎症发生,指导患者正确排痰[5]。

2结果

本研究选择的4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切除部位:右半肝1例、左半肝1例、左外叶1例、左内叶1例、其它肝段0例。以上患者有3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心律失常、2低蛋白血症、2低血钾,详情请参考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4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危险因素分析

手术切除部位 肺部感染 腹腔感染 心律失常 低蛋白血症 低血钾 右半肝 1 1 0 0 0 左半肝 1 0 1 1 0 左外叶 1 0 0 0 1 左内叶 0 1 0 1 1 总计 3 2 1 2 2 3讨论

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术后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减轻危险因素影响,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因此本研究将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全部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数据研究有效的护理工作对策。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选择4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切除部位:右半肝1例、左半肝1例、左外叶1例、左内叶1例、其它肝段0例。以上患者有3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心律失常、2低蛋白血症、2低血钾。可见,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危险性因素,对患者的疾病预后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应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提升的患者的疾病康复率。

参考文献:

[1]李国平.合并糖尿病对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3,17,11(02):104-205.

[2]凌巧.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02):97-98.

[3]李玲.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5):37-38.

[4] 任志鹏,梁玉海.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07):816-820.

[5]Tang H, Lu W, Yang Z, et al. Risk factors and long-term outcomefor postoperative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after hepatectomy fo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Medicine,2017,96(17):6795.

论文作者:董燕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探究论文_董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