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探析论文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探析论文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探析

孟然然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摘 要: 在高职院校重专业轻基础的大环境中,大学语文课程处境略显困难,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文将就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开始展开论述。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全院学生设置的公共基础课,时常处于不被学生喜爱的尴尬境地,但由于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属性,又使得这门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研究大有必要。

一 大学语文是高职学生生活和工作的必须工具

近几年很多老师把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来研究,弱化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工具属性。人文素质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对于语言基础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语言的基础应用应该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解决今后工作和生活中语言应用的问题,帮助他们可以胜任工作并立足社会,帮助他们组建家庭并且完成社会交流[1]

以制造过程误差传递为基础,分析产品质量与成本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多工序零件质量成本优化模型,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产品的成本控制。成本函数作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以体育职业院校中健身健美专业的学生为例,教练岗位要求他们根据会员特殊情况做训练设计,这涉及到了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需要他们根据会员现场表现进行指导和反馈,这涉及到了口语表达和交流;训练之外还需要他们进行会员维护,这涉及到了各种通讯工具的使用包括朋友圈中的软文;此外还有团队合作中需要的沟通交流等等。这些都说明只会训练而不擅长语言沟通是没法成为一名合格教练的。在生活中亦是如此[2]。但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们会出现理解不畅,表达不清,总结不到位等一系列语言使用的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他们工作和生活;因此也很难感受到大学语文学习的满足感和乐趣,更别提高层次的人文素养提升了。

因此,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效实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

(一) 获取信息的工具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及创新能力,培养毅力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提升人文素养的意义。

(二) 进行思维的工具

高职三年,各个学科老师所能传授的知识有限,而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益发广泛,老师和学生都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每个人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和经验,结合最新获得的信息经过一系列思维而掌握的新的技能和知识。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获得、思维的整合、新技能的展示都需要语言工具。

(三) 表达意见的工具

在进行交流和思维的基础上,语言的更高要求是抒发心志。人是感情动物,总有自己的情感需要释放,从先秦诗经开始,人们都会通过诗歌、散文、辞赋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气,来排解抑郁和分享快乐。高职学生也是一样,例如竞技体育专业的学生经常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他们会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表达训练中的那份坚韧刚劲不言败的决心;在赛场上他们赢得比赛时,会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表达自己的豪迈气概。

遗憾的是能够在适当情景下运用语言来抒发心志的人很少,对于表达意见都有困难的学来说抒情言志的要求太高了[5-6]

第二,大学生创客教育拒绝填鸭式教学,追求体验式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有了较大提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受到影响。传统的书籍、课本等知识渠道的使用率逐渐降低,基于网络信息的知识渠道使用率随之提升,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化,其学习需求发生了改变,如果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教师要充分考虑当前大学生对体验式学习的追求,加强教学实践性,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创客活动。

(四) 抒情言志的工具

获取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对外界作出相应的反馈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意见除了行动之外我们经常会使用语言——通过语言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述出来[4]。可实际情况是,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意见时,要么言不尽意,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要么就胸无成竹,心中根本没有半点想法。学生经常是硬着头皮磕磕绊绊说不出来,或者干脆自我放弃式的一句“我不会”。这里一方面是因为思维是无限的,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所以语言在表达想法的时候本来就会有词不达意的现象;二是因为前面所述高职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获取信息和进行思维的问题,所以可说甚少。

继电保护通道故障的科学定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技术与方法的正确、合理,可减少误判,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提高故障处理效率,避免造成事故扩大而影响电力的安全生产。

(五) 自我学习的工具

获取关键信息之后我们就要借助语言通过已知信息推测未知事物,也就是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和概括。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例如我们要解决工作问题,首先要清楚工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有共性?针对共性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是否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调整?刚刚说到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信息获取能力不足,这导致他们获取的信息有限,加之对已有信息分析能力有限,最终会影响到他们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二 大学语文是高职学生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人们从小学习语言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听和读两个部分属于信息的输入,这是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语文老师会花很多时间通过讲解和阅读带领我们分析文本,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意思[3]。但高职语文教学中现实的情况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经常出现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解或者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捕捉关键信息,老师需要停下来反复强调重点内容帮助他们加强理解。这些的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会出现难以理解工作任务,不能有效使用已有资源完成工作;在生活中也容易因为无法捕捉对方的表达重点而产生误会。

(一) 提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许多国家的教育界早已纷纷摒弃了专业化教育模式,把高等教育转移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工作,还要关注行业发展;不仅要提升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拓展和深化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要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例如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史蒂夫·乔布斯的商业理念之一就是在产品中置入美学因素,他经宣称:能够让Macintosh成为伟大产品的部分因素就得益于从事此产品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是音乐家、诗人以及艺术家等,甚至还有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巧合的是,他们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而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仅仅是高科技领域,各行各业都一样,例如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体育产品销售人员,你不仅仅需要熟练掌握体育产品营销技巧,更要兴趣广泛善于沟通,这样在和客人沟通时才能更容易成为朋友和合作者,还要学些博弈和运筹,这样才能更为清晰和宏观地考虑问题。

(二) 培养毅力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中,我们了解了自己民族博大坚忍、自强不息的精神。《诗三百》内容丰富,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例如《七月》中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伐檀》中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在《离骚》中,我们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绚丽文采和宏伟结构中,看懂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们灾厄与不幸的痛心。……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了解中国优秀文化,重塑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也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决心和勇气。

(三) 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学语文课程所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反复对比而筛选出的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篇,学习这些文字,就像是与一位位先贤对话和同行,我们可以追随他们的人生足迹,探寻他们的人生故事,体验他们的人生感悟和智慧,学会用崇敬和感恩的心去工作和生活,不论将来要坚守在什么岗位,不论现在学习什么专业,都要怀着人类文明的道德操守和家国情怀,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专业人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端正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能力和品质,精益求精,潜心钻研,发挥工匠精神,执着追求,深入创新,在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可持续的发展。

[67][81]A Chronology of Burm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45—1948, Rangoon University, 1959, p.28, 57.

参考文献

[1] 熊明川.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新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28(06):137-142.

[2] 《新教师》书架 奉献精彩图书[J].新教师,2016(04):81-82.

[3] 朱煜.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04):77-79.

[4] 赵丽玲,何二元.务必重视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属性[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29(06):80-83.

[5] 朱军.略论大学语文工具性的第二维:思维工具[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06):31-33.

[6] 姜宁,叶滢,胡宝清.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4):151-153+156.

本文引用格式: 孟然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3):145-14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3.070

作者简介: 孟然然(1981-),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标签:;  ;  ;  ;  ;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