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论文_马丽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论文_马丽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小学 830000

摘 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但是在推动阅读中,我们常常遇到“有心栽花花不开”的情况;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只有让学生爱上阅读,才能达到这个根本目的。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互动

新课标要求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与发展者,从这个角度讲,读书也是时代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而理解语言又是运用语言的基础,只有理解准确、透彻了,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恰如其分。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1.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来理解。有些句子单独理解比较难懂,如果联系上下文就容易理解了。如《金色的草地》,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中草地到底为什么可爱,蒲公英为什么有趣呢?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就知道了。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因此,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读,直至读懂意思,这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方法。

2.通过演示动作来理解。有的句子中有一个或几个连续动作的,教师可边读句子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三年级《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中这一句:“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在读时,教师只要加一个动作演示一下,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中有些句子,如写景、写场面的,一般可以通过想象,联系生活中、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情景去理解,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句子的理解当然不成问题了。

4.运用课文插图来理解。不少句子内容是课文插图上有的,那就充分利用图片去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图片、幻灯、投影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突破理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化难为易。如三下语文《太阳》,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5.引导关键词来理解。学生不理解句子的意思,经常是因为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词。有时句子中并没有什么新词,而是因为句子中用了这个词的引申义或这个词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其特定的意思。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自制力低、意志较为薄弱,想让他们爱上读书,最关键的就在于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阅读情境,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就是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多媒体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表现手法为多种表现手法。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连续的动作,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三、家校合作拓展阅读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阶段,各方面不能独立的孩子对我们有着天然的依赖,所以他就有模仿我们的天然本性。我们在家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双眼和心灵,无时无刻不在追随,记录、感受着父母的举动。如果父母都是爱读书的人,那么孩子不爱读书的就极少。如果父母再用些心的话,就会在孩子面前一本正经地把适合儿童的书当成自己的书(专业书)来津津有味地读。等孩子自己捧书读起时,自然会发现一片新天地,自然会被吸引住。因此,只要我们的父母爱读书,有读书的习惯,那么我们真的不用愁我们的孩子不爱读书。

2.环境的营造。不管你有上百平米的敞亮大房间,还是只有几十平米的昏暗小蜗居,只要有孩子,你就应该努力为他营造一个干净、利落,充满书香的家庭生活小环境。书柜、书架、书桌上当然要有书。床头、枕下、茶几上也要有书,甚至我们在洗手间也要放两本书,让孩子每天的出入,起居都能看到书,感觉到书。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书籍是家庭生活的必须品,也是他自己生活的必备品。孩子在小学阶段,我们一定更要让他有这种意识。我们应当定期和孩子去书店选书、买书,增加藏书量,送孩子一枚藏书专用印章,让孩子与小朋友交换阅读图书,教孩子给图书帖标签、建档案、包书皮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热爱读书,营造书香世界提供良好条件。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要立足课本,从指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学生阅读,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论文作者:马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论文_马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