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王库会谈的推迟,由谁来负责?_两岸关系论文

第二次王库会谈的推迟,由谁来负责?_两岸关系论文

谁该为第二次汪辜会谈被迫推迟承担责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6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函台湾海基会指出,“鉴于台湾方面近期采取一系列破坏两岸关系的行动,使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及其预备性磋商气氛受到严重影响,不得不予以推迟。”此事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

众所周知,海协与海基会在5月底举行了第二次汪辜会谈第一次预备性磋商,就会谈议题等有关事宜进行了讨论,并计划于6月27日至7月1日进行第二次预备性磋商,7月20日左右在北京举行汪辜正式会谈。现在,第二次汪辜会谈及其第二次预备性磋商被迫推迟,完全是由台湾方面一手造成的。

台湾方面没有举行汪辜会谈的诚意

1993年4月举行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实现了海峡两岸40多年来高层人士以民间名义进行的首次公开接触,并建立了海协与海基会两个授权民间团体联系与协商的制度,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为加强两会联系与合作,海协会长汪道涵于去年2月和6月两次致函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表达了愿再度会晤的真诚期望。一年多来,海协多次提出尽早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并主张这项会谈“可以设特定议题深入讨论,也可以不设议题,就双方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意见”,以期达到“加深了解、培养互信”、“推动两岸经济等各项交流与合作”、“缓和、稳定并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目的。应该说,海协从加强两岸沟通、扩大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出发,倡议和推动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其真诚愿望和善意是始终如一的。

然而,尽管大陆方面一再表示出诚意,两岸广大同胞也对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以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怀有热切期待,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台湾方面对海协的倡议一直迟迟未予同意。究其原因,正如台湾舆论和各界有识之士指出的,台湾当局并不愿意举行汪辜会谈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于是玩弄所谓的“连环套”策略,即企图以逼迫大陆方面在“两岸海上渔事纠纷之处理”等三项事务性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作为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的前提。为此,其总是以“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为由对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加以推托。这一并不高明的“策略”,真实地反映了台湾当局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用心,不仅为各界洞悉,而且一直遭到舆论的谴责。

时至今日,在两岸同胞的强烈要求和推动下,台湾方面虽然在表面上不得不放弃“连环套策略”,同意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但实际上却仍然无此诚心。从情理上说,举行两岸授权民间团体领导人会谈,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双方理应就此配合,并各自做好认真准备,包括为顺利举行正式会谈创造好的气氛与条件,以期达到推进两会联系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目的,这才是应有的合乎常理的态度,也是两岸同胞共同期待的。然而,就在大陆方面本着真挚诚意,积极着手为举行这次会谈进行各项准备的时候,台湾方面却异乎寻常地采取了一系列严重毒化会谈气氛、恶化两岸关系的行动。一方面,李登辉刻意挑起两岸政治冲突,以赴美进行所谓“私人访问”的形式,与美国反华势力相互利用,公然从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并在近期的讲话中恶毒攻击、谩骂大陆是“儿子”;另一方面,台湾当局并在5月底至6月初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连续举行了4次针对大陆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上述作为,显然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安排的横逆,其目的,旨在蓄意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破坏第二次汪辜会谈顺利进行。正如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所指出,这次会谈不能按原计划举行,完全是由台湾方面一手造成的。说到底,台湾当局原本就没有举行这项会谈的诚意。

是谁在利用两岸政治分歧干扰两会联系与合作?

近日,台湾方面有一种说法,称第二次汪辜会谈被迫推迟,是大陆方面将两会联系与合作“政治化”的结果,云云。这完全是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为台湾当局的不光彩作为推卸责任。

大陆方面一贯主张,政治分歧不应影响海协与海基会的联系与合作,不应影响两岸的各项交流。这一主张是在充分考虑到了两岸关系现状、两会运作的特殊背景与环境后提出的,其出发点,就是为了使两会作为授权民间团体的运作能够尽量地单纯化,避免使其受到两岸政治分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利通过真正务实的协商与合作,切实地解决涉及两岸同胞实际利益的具体问题,推动两岸交流顺畅进行,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发展。这一态度,是冷静务实、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在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得到了两岸广大同胞的赞同和支持。但是,在海协与海基会过去几年的协商过程中,台湾方面总是一再提出通过两会的事务性议题协议确立其“独立的管辖权”等不当要求,极欲达到其体现“两岸对等政治实体”的目的,致使两会协商复杂化,一再出现波折。海协方面多次指出,将政治性敏感问题引入两会联系与协商,使其复杂化、政治化,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有害的做法,不仅对商谈本身、对解决事务性问题、维护两岸同胞权益构成障碍,而且严重破坏两岸关系气氛,极大损害两会合作与双方互信,是两岸同胞坚决反对的。令人失望的是,台湾当局对这一忠告置若罔闻,仍然一意孤行,继续坚持其政治企图,为两会商谈制造新的障碍,直至发展到现在变本加厉地不惜以极端恶劣的政治手段毒化两岸关系气氛,达到破坏两会高层会谈、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目的。究竟是谁在利用两岸政治分歧干扰两会联系与合作,结论显然是很清楚的。

需要指出的是,大陆方面主张两岸的政治分歧不应影响作为民间团体的海协与海基会的联系与合作,与此同时,也积极主张通过其他适当方式与台湾方面就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进行接触和商谈。大陆方面早已提出并一再重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问题,应当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政治谈判予以讨论以求得解决,两岸可以适当方式就此商谈。但是,台湾当局一方面奉行“鸵鸟政策”,拒绝大陆方面的多次诚恳呼吁,拒绝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问题,另一方面,又不愿在两岸授权民间团体的联系与协商中放弃其政治意图,其结果,必然是将政治因素强加于两会的关系之中,直至以政治手段干扰和破坏两会联系与合作。台湾当局这种作为,正是导致两会联系与合作屡屡遭遇障碍、呈现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根本原因,第二次汪辜会谈被迫推迟举行,就是其蓄意采取政治敌对行动破坏两会协商与合作的典型恶例。

两会协商与合作正面临考验

海协与海基会的联系与合作,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二次汪辜会谈被迫推迟举行,使两岸同胞清楚地看到了台湾当局挟外人以自重、破坏两岸关系发展造成的损害,也进一步看到了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中国内部事务带来的恶果。同时,这一事件也清楚地显示,两会的联系与合作正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过去几年里两会商谈及其他合作积累的经验与教训表明,只有真正秉持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切实排除政治因素的干扰,两会的协商与合作才能取得有效成果,对扩大两岸各项交流交往、增进了解与沟通、解决两岸同胞交往中产生的具体问题、维护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两会的协商与合作能否恢复其应有的单纯性并取得顺利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方面是否能真正停止其政治手段的介入与干预,第二次汪辜会谈能否早日恢复进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方面是否真正具有诚意。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与必然趋势。台湾当局是顺应民心还是逆流而动,两岸同胞将拭目以待。

标签:;  ;  ;  ;  ;  ;  ;  

第二次王库会谈的推迟,由谁来负责?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