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作用及路径探析论文

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作用及路径探析论文

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作用及路径探析

杨景添,杨谢兰

(曲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作用及实施路径进行研究。社区文化养老将社区养老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符合新时代养老的需求。认为中国象棋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国象棋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为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延缓老年人的认知老化。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应用应从政府、社会组织两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中国象棋;社区文化养老;老年人;作用;路径

1.引言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增加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们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选择离开家乡奔赴异地,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这说明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养老问题。因此,党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养老问题[1]。可见,社区养老在我国社会养老体系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以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为指导,不断完善社区养老将更有利于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养老问题。

中国象棋既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类游戏,也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其运动方式以大脑运动为主,具有“以静为动”的特点,对身体机能要求不高,很适合各种身体状态下的老年人共同参与[2]。同时,中国象棋传承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优秀文化内涵,可以给老年人提供精神粮食。因此,积极推进中国象棋运动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运用将更有利于社区文化养老的实施和落实。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明了中国象棋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对老年人的积极影响,并对如何发挥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作用进行了探析。

2.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作用

2.1 中国象棋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是“仁”。中国象棋的棋盘设置、着棋方式以及对弈双方的关系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整个棋盘被“楚河汉界”分为两部分,各部分均设有“九宫”。两国兴兵,以山河为界,以九宫为营,各路兵马各司其职,严阵以待,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兴兵之仁”的思想。在着棋方式上,各个棋子都有特定的行棋规则,如马走日、象走田等,体现了儒家文化中“进退有礼”的思想。在对弈过程中也遵从落子无悔,礼让言和、克己爱人等诸多蕴含儒家文化的着棋方式[3]。因此,中国象棋中蕴含着优秀的儒家文化思想。老人们若能在下棋的过程中不断体悟中国象棋中蕴含的优秀儒家文化,懂得不同棋子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人生哲理,有助于他们在晚年生活中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状态。优秀的道家传统文化以“道”为核心价值,讲求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象棋“十诀”中讲到“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舍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我弱取和[4]。”这体现了中国象棋以柔克刚、以静制远、动静有致的特点。遵从象棋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对弈中营造“无为”的棋势,从而达到“无不为”的境界。这也是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老人们在对弈过程中可以从中体悟到清静无为的恬淡心境和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老年人培养平和乐观的养老心态。

中国象棋所承载的儒家文化的“仁”的思想与道家文化中“道”的思想相互交织,共同塑造老年人的精神文化世界,有利于老年人在社区文化养老中“修身养性”。

本文在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钢骨混凝土柱进行模拟分析时,对于钢材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曲线采用的是完全弹塑性的双直线模型,如图3所示.

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统筹协调我国城乡养老体制建设,有计划地和持续地推进社区文化养老服务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养老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中国象棋作为社区文化养老中实施的具体项目,在其推广上,政府应鼓励学者们积极论证和验证其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作用,并为其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推广提供基本的资金投入、场所规划和人才培养,“自上而下”地鼓励中国象棋运动的开展。政府应掌握和引导其舆论风向,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力量广泛传播优秀的象棋文化知识,让公众认识到中国象棋的优点,积极地参与到象棋活动中去。并且象棋运动所需要的运动器材,棋盘和棋子的低成本性和其对对弈场所的低要求性,大大降低了其在社区文化养老中具体进行实施的难度。此外,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也会促进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2.2 中国象棋为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曲线发展,认知训练可有效锻炼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在下棋的过程中,老年人必须集中注意力,不断调整棋局思路,对对手的行棋策略进行分析和推理,思考如何行棋落子,再这个过程锻炼了老年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已有研究证实,中国象棋经验棋手在记忆棋局的策略上更加注重棋子之间的关系,借助棋子之间的潜在关联更准确地记忆棋局,而新手则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记忆策略[6]。说明参与象棋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老年人的空间记忆能力。此外, 中国象棋的熟练度越高,相应脑区(中央前、后回和左侧额叶上回)激活的范围和程度也会相应地增加,而这些脑区在运动控制和思维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7]。可见,积极地参与中国象棋活动能够激活相关脑区的活动模式,锻炼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起到延缓老年人认知老化的作用。

2.3 中国象棋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认知老化

中国象棋是广大群众日常休闲和智力较量的娱乐活动之一。中国象棋作为一个切磋棋艺与思想交流的平台,既可以两个人在一块对弈下棋,同时也可以多人围观。通过以棋会友的方式,老人们可以与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群成为朋友,包括上学的学生,市场的商贩,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等,无形中扩大了老年人的人际交往范围,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老人们在社区参与象棋活动能与邻里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因而避免孤独感的产生[5]。因此,老年人积极参加象棋文化活动,既能锻炼身体机能地作用,又能享受到人际交往的滋润,形成良性的人际互动循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和缓解由子女不在身边产生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并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实现路径

3.1 政府:积极制定并大力推动社会文化养老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得到快速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体系构建日渐深入,有效促进了基层乡镇农业生产水平的进步,改善了农业发展质量。在基层农机的应用和管理服务上,如果不能实行有效的变革,将严重制约基层乡镇农业的建设进度。基于此,本文立足当前农机发展管理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基层农机的综合管理服务进行了全面分析,探索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突破口,力争在基层的农机管理服务上提升质量效益,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农业的发展,促进基层农机管理的正规化建设。

3.2 社会组织:积极组织协调开展老年人象棋活动

目前,我国的象棋类社会组织大多关注象棋运动在青少年儿童和大学生中的开展,相对忽略了老年人群体。因此,象棋类社会组织应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制定的社区文化养老政策制度和规范,结合中国象棋自身的文化和运动特性,与社区管理者和社区文化服务者建立联系,采取“以学为主,学乐结合”的引导形式,紧紧围绕着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和促进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理念来设计象棋活动的形式和内容[8],开展一些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娱乐性象棋运动。另外,其他社会组织,例如老年大学等,可以开设相关的象棋课程,培养老年人的象棋运动知识和技能,组织老年人参加象棋活动。在中国象棋的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也会带动有关老年人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此外,老年人还可以与社区文化服务者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中国象棋运动在社区的发展和应用,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无线传感技术的高危人群在押人员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通过该监测系统可以连续采集在押人员的心率、心电、血压和血氧等多个生命体征参数,医护人员和值班民警可以通过监控中心远程实时监控在押人员的重要生命体征参数,当在押人员身体出现紧急情况或突发疾病时,系统能自动传输报警信息。同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搭建健康分析数据模型可以对在押人员的生理参数进行分析诊断,以此对在押人员进行疾病管控、健康干预和医护指导。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架构如图3 所示。

4.结论

老年人口的增加给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养老保障和医疗健康服务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象棋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优秀文化内涵和运动特性将在社区文化养老中起到重要作用,积极推广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 http://cpc.people.com.cn/n/2015/1103/c399243-27772351.html.

[2] 汪 流,王凯真,赵 婧.创办全国老年运动会研究.体育文化导刊[J].2009,(09):20-23+52.

[3] 邢金善.传统象棋文化与全民健身[J].体育文化导刊,2016,(06):61-64.

[4] 单霞丽.象棋与中国文化[J].棋艺:象棋,2012,(11):72-74.

[5] 吴国婷,张敏强,倪雨菡,等.老年人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潜在转变分析[J].心理学报,2018,50(09):1061-1070.

[6] 王福兴,侯秀娟,段朝辉,等.中国象棋经验棋手与新手的知觉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48(05):457-471.

[7] 梁冬梅,刘承宜,邱丽华,等.不同级别中国象棋运动员脑功能成像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08):69-72.

[8] 黎文普,龚正伟.“文化养老”视域下社区体育文化养老路径探析[J].体育学刊,2014,21(04):46-49.

作者简介: 杨景添(1994—),男,山东淄博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杨谢兰(1994—),女,湖北天门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10.16730/j.cnki.61-1019/g8.2019.05.044

【责任编辑 田泽鑫】

标签:;  ;  ;  ;  ;  ;  

中国象棋在社区文化养老中的作用及路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